处暑在阳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时开始。处,指躲藏,表示暑气即将逐渐消失。所以,福州谚有“处暑一过脸觑厝”,意思指立秋的秋烘热煞,人们多离宅往鼓岭、雪峰等郊外消暑,到了处暑节气,大家脸已瞅厝,指要从郊外回宅居住,再不会炎热了。
处暑,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渐趋下降,雨量见少。江南地区农谚“处暑萝卜白露菜”,指的是农村忙于播种萝卜。福州正忙晚稻田间管理,抓好耘草和施肥;番薯也要锄草、翻畦和施肥。这一节气过了,施肥的意义就不大了,定要不失时机,把积蓄的农家肥施下田地,还要施点必要的化肥,促得晚稻长势旺盛,番薯藤茁叶壮。
处暑时节,正是龙眼成熟的时候,人们喜尝龙眼以进补。民间常把龙眼剥皮之后,用米汤冲热吃,也有调稀饭吃,更多的是佐调“白丸仔”(糯米磨制的)吃。所谓“八月龙眼串素珠”,形容地产的龙眼遍布城乡,人人喜吃,核子串了素珠,让儿女串挂脖子上,逗人喜爱。农家多自栽果树,龙眼自给之外,还可上市。名产俗称“长乐青山下龙眼”,实是青山、青桥、沙京一带山野龙眼林的果实,以新鲜、清甜和廉价,博得福州城内人们的青睐。这比两广地区远运入榕的龙眼好得多。
(摘自:《福州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