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福州疍民渔歌(福州疍民盘诗)
2019-11-2201-55-50来源:《传承与守望——老福州的记忆》

2009年5月,福州疍民渔歌(福州疍民盘诗)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类别:传统音乐

传承人:叶礼明

闽江之上,曾有这样一个特殊族群,他们以船为家,在风浪中讨生活,被称为疍民(疍,读音dàn)。长期的水上生活,让他们创造出独特的民歌形式——疍民渔歌,历史或已逾千年。

20世纪50年代,随着疍民大规模上岸定居,疍民渔歌鲜有人唱,至今濒临失传。2009年5月,疍民渔歌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年过七旬的非遗传承人叶礼明,靠着一支民间合唱团,坚持在闽江两岸传唱疍民渔歌。

据《辞海》释义:“疍民是过去广西、广东、福建沿海一带的水上居民。”作为汉族中一支特殊的民系,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的闽越族。古时,福州有许多地方还浸在水中,秦汉以后才慢慢浮出水面,疍民主要分布在义洲、帮洲、三县洲、鸭姆洲、鳌峰洲、泛船浦、上渡、中洲和苍霞洲等地。据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官方统计,台江一带疍户万余户,达数万人。

依据现有文字记载,福州疍民渔歌分为“盘诗”和“唱贺年歌”两种主要形式。歌词丰富,内容与疍民传统生活息息相关。“盘诗”类似于山歌对唱,多为男女对唱形式,或为求偶,或为嘲谑,或为互祝平安吉祥。“盘诗”有一定的曲调,除开场歌外,唱词都是依对方问词作答,属于即兴发挥。譬如:以开场歌“一条竹仔软丝丝,撩你对面来盘诗,跟你上段盘下段,莫盘坏诗盘好诗”为引导,便开始对唱。

而“唱贺年歌”则是正月初二至初四时,疍民向岸上人讨粿时所唱的吉利歌曲。歌词有:“正月正头开大门,只见龙凤两飞翔,船下贺年船规矩,只求吉利福寿长。”“一粒橄榄一碟姜,茉莉赛过夜来香,蟛海故赢金钱蟹,斋粿不输马鲛鲳。”有的贺年歌长达十句或十二句,如《十二月果》《十把白扇》等。

除了这两种形式外,疍民渔歌还包括“端午采莲歌”等。

附:疍民渔歌一首

侬是水上讨渔婆,母女二人下江河,

天晴是侬好日子,拍风下雨没奈何。

侬今使力来拔篷,一篷能转八面风,

篷转风顺船驶进,看着前面好地方。

妹你驶船莫大意,好好送客回家乡。

江上渔歌唱不尽,鱼香米香水也香。


疍民渔归渔歌起

演唱《渔民归渔歌》

(来源:《传承与守望——老福州的记忆》)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