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统音乐:林浦安南伬
2019-11-2210-18-29来源: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网站

2007年8月,林浦安南伬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类别:传统音乐

传承人:林仁华

林浦安南伬旧称安南鼓,是一种流传于福建省福州市林浦一带的汉族传统锣鼓器乐曲。相传为南宋端宗赵昰在林浦泰山宫设行宫后流行。经数百年演变为伬乐,乐队由鼓点指挥,唢呐为主奏,用三弦、椰胡、六八、逗管等协奏。曲调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欢乐。

相传,唐代古越南国(时称之为安南国)使者到古都长安进贡礼品总是一路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后来便成了长安群众喜闻乐见的汉族民间音乐,广为传播。南宋末年,广王赵罡南逃福州林浦称帝,随从队伍中的乐师把这种异国音乐传授给当地民间艺人,以后在流传过程中,广泛吸收了许多闽曲琴唱(幕间曲)加强了管弦乐部分的演奏效果,逐渐演变为安南伬。

另传说系明末清初由闽南传入林浦乡,随肩挑小贩走街串巷而铿锵登场,在鼓楼南街附近传播。福州人称闽南为“下南”,“安南伬”实为“下南伬”,因福州话“安”“下”难分而混为一谈。

林浦安南伬乐队常用的乐器分三大类,打击乐部分有:战鼓、高音鼓、大钹、小钹、桐铃、木鱼、清鼓、檀板以及大锣、小锣、云锣等;管乐部分有:笛子、拱箫、高低音锁呐、低音逗管及拗拗(巴鸟)笙等;弦乐部分有:大胡(低音胡)、中胡、二胡、椰胡、板胡、梅快(高音胡)等;弹拨乐有双清、月琴、三弦等乐器。林浦安南伬汉族民间音乐作品有:《一枝花》《九连环》《柳青娘》《卖蚕豆》等。

在表现形式上,安南伬音乐以节奏欢快、轻松自如为群众所喜爱。林浦安南伬表演场景 演奏分台演奏和行进中演奏两种。演奏时由掌鼓(乐队指挥)指挥, 一阵高亢嘹亮的锣鼓序曲之后,则由高低唢呐钦奏,配以三弦、二胡、梅快(高音胡)、逗管等乐器吹奏烘托,然后逐步加入其它管弦类民间乐器,时而分部,时而齐奏,形成独特悦耳的旋律自慢转快。如演奏传统曲牌《一枝花》时,先在一阵激昂的锣鼓声之后,由高音唢呐领奏高亢悠扬的序曲,接入各种526分部加入,形成雄伟激昂的音乐效果。齐奏过后,弦管5分组演奏,随后有分有合,一首曲牌重复4至5次,安南伬演奏多由散板开始,然后随着鼓点的不断加快,把音乐逐步 推向高潮,最后转快四板结束。

林浦安南伬属家庭单代直传的汉族民间音乐,其节奏靠掌鼓师随机应变,众乐师心领神会,默契合作一气呵成,乐队灵魂人物为掌鼓师。

image.png

(资料来源:中国非遗网、《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委资料)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