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咏春拳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咏春拳相传由福清南少林五枚师太创于明末清初,最早流传于福建沿海一带,后在广东、香港、云南等海内外各地广为流传。
该拳法是中国武学历史上稀有的专为女性所创的拳法之一,其拳理充分剖析女性弱点和特长,利用人体力学、杠杆结构,三角力学等原理,精确把握与利用空间,用己之长攻敌之短,快稳准狠、以弱胜强。
咏春拳尊五枚师太为始祖,至今仍完整保留了五枚师太创拳时的整体风格,几百年来从未失传。其传承严格按辈份区分,以拳路名称“小念头、寻桥、标指、刀、棍”排辈(如第二代是‘小’字辈,第三代是‘念’字辈,依次类推),迄今已传承到第9代‘刀’字辈。
咏春拳从福建起源并逐步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播发展,在国际上影响深远。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著名艺人梁朝伟、洪金宝、谢霆锋、甄子丹、章子仪、宋慧乔等都曾拍摄过有关咏春拳的影视作品,或拜师学习詠春拳。据不完全统计,咏春拳习练者已遍及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上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拳种之一,是中华武术在海外最庞大的单项武术组织,为传播中华武术优秀文化,推动海峡两岸合作互动,促进中外人民沟通交流,起到了不可小视的积极作用。
2009年6月,咏春拳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该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