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香店拳
2019-12-1212-15-21来源:福建省情网

2007年8月,香店拳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承人:王华南(省一批)、严孟永(省一批)、廖贵(省二批)、房贞义(省二批)

香店拳又名香店手或香店法。起源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南少林僧众因反清复明被清延毁剿。当时武僧智远潜匿到福州“庆香林”香店以避清延缉拿,免遭了灭顶之灾。为表感激之情,便在店内传授罗汉拳,并定下规矩,只传内(香店老板和工人)不传外,因避嫌隐名为“香店拳”。后经香店历代拳师吸取南北各派系功夫之精华,融汇成了独特的武术派系而闻名武林,并代代相传。至第五代香店拳传人房利贵进一步发扬光大,打破旧传统观念,将武艺传授于社会各界青少年。

香店拳具有健身、防身、修身养性之功能,是不可多得的武术流派。其套路有:三战、硬三战、八步(上、中、下盘)、十字、少林、罗汉、五十四母拳、十八伏魔腿(四门脚)、三步三、鸡法、徒手打对套路(八步对打)、刀术、棍术、锄头、扁担等十多种,甚为独特。

目前香店拳在海内外弟子有几千人,遍布世界各地,单在福州的弟子就有数百人,对南少林拳种的传承,起到极大的作用。如今,秘制之香店拳创伤科秘方列为医药国家星火计划,给跌打损伤、中医推拿、疑难杂症等开辟了一条中国古老医疗之路。

image.png

(资料来源:中国非遗网、《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委资料)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