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复旦大学共同举办的“2019年地方志理论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召开,主题为“地方志:理论研究与当代应用”。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生键红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长江学者黄洋,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成员、机关党委副书记孙刚主持开幕式。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巴兆祥主持大会交流总结。入选论文作者、特邀专家学者、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各区地方志办公室代表、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理事代表、上海市年鉴学会理事代表、复旦大学地方志专业学生等近百人参加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特别邀请了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研究员潘捷军,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巴兆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英聘分别作《对方志学学科基础的再度审视》《晚清以来“方志”与“地方志”的概念史考察》《方志地图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应用》主题报告。
来自全国地方志系统、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地方志和地方史专家学者30多人,就方志学学科基础、方志学理论研究综述、方志概念史、方志校勘学、方志文献、方志文化交流和方志传播学理论构建、地方志研究最新动态、新时代方志学科体系建设、新时代方志观和方志文风、如何发挥地方志在公共文化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若干上海地方史专题等方面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互相切磋,总结地方志编修实践规律,进一步深化地方志理论研究,提升地方志学术水平,加强方志学科建设,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功能,在中国文化自信的坚守中实现更大的担当。
2019年4月,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1市16区地方志工作机构科研力量在复旦大学专家指导下,开始启动《方志学述论》研究和编写工作。通过对方志学的范畴、特征、问题、对象、方法、理论基础和理论属性、体系、基本原理、历史源流、主要流派、成果形态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坚持创新,勇于挑战“无人区”、敢于突破固有观念,推出11篇学术论文,在《上海地方志》期刊上结集出版并在本次研讨会上宣读,获得积极反响。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