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福州南后街花灯制作工艺
2020-01-0601-47-55来源: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网站

2007年8月福建省政府批准命名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地区:福州市 

花灯是以竹条编织成的竹架为框架,以纸、布或玻璃等包装装饰而成的彩灯。福州花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福州就成为全国盛行花灯活动的十大城市之一。每到元宵时,民间制灯、买灯、送灯非常活跃。南宋时,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灯赛中,福州花灯被评为上品。

福州的南后街是福州花灯的发源地,至今仍是福州市花灯手工制作的中心。福州元霄花灯品种多样,色泽鲜艳,独具福州乡土生活气息。

明清时期,南后街已有20多家商铺专事花灯制作,有加元、郑记、安工、水悌、桂英、依朋、福福等,其中郑氏花灯的制作工艺因历史较悠久、技艺较精湛,在南后街花灯制作艺人中较为突出。郑祥霖作为福州南后街郑氏花灯制作工艺的第三代传人,七八岁开始就跟随父亲郑安安学习花灯的传统制作工艺,深得真传,熟练掌握了花灯制作的各种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其制作的花灯尺寸比例搭配准确,造形美观大方,款式繁多,品种兼具简单及复杂,工艺精细考究,成品坚固防雨,制作工艺精湛,颇受大众喜爱与称赞。

image.png

(资料来源:中国非遗网、《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委资料)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