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群原名闽安镇虎头山清军义冢,是我国重要的涉台文物。
墓群位于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虎头山东北麓。墓群一面依山,三边濒临溪涧山谷,北枕罗长高速公路,面对九曲邢港河,周围植被茂盛,是殉国烈士安息的好地方。它是清代台湾“牡丹社事件”的产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统一台湾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巡抚管辖。台湾军队调自福建,属绿营兵,以万人更番,三年毕戍。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闽安镇水师协左、右营驻军开始轮戍台湾,应制三年换班轮值到台湾嘉义、淡水、高雄、澎湖列岛远戍。军士远渡重洋,台湾“三年一小乱、五年一大乱”的频繁战事,许多军士牺牲,他们的遗骸均用陶罐装回闽安安葬。
闽安水师驻军轮戍台达200余年,其时福建闽安镇与台湾镇是两处重镇。今台湾淡水、嘉义一带的“万福营”、高雄市的左营,是当年闽安镇协所辖的左右营轮守处。参加开发台湾的闽安副将蒋懋勋等将领还被列为台湾功勋名臣。一些驻台清军还乡后还带回台籍妻子。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月,日本借“牡丹社事件”侵略台湾,船政大臣沈葆桢受命援台,负责台湾防务兼理各国事务。六月,沈葆桢率闽安水师左右营、马尾船政水师等27个营及精锐淮军13个营近万人将士,乘马尾船政军舰十余艘赴台驱日。沈葆桢以“扬武”、“飞云”、“安澜”、“伏波”、“靖远”、“振威”六艘军舰常驻澎湖,正面保护台湾,其他船舰运送陆军和装运枪械、军火等。抵台后,沈葆桢率军民修筑城池,修复安平、东港、旗后、基隆、泸尾及澎湖大城北、妈宫诸炮台,强大的军事实力迫使日军于十一月二十四日撤出台湾。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就是当年跟随沈葆桢渡海保卫台湾的闽安水师左右营和马尾船政水师营等官兵,为国捐躯御敌阵亡的。有135具遗骸运回闽安归葬虎头山。这些阵亡或染瘴疾病亡的军士有闽邑(闽安、闽侯)53人、福清29人、长乐13人、同安15人、惠安3人、兴化2人、南安2人、闽清1人、安溪1人、连江1人、无地址7人、无名氏8人。
解放六十年来,闽安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受到良好的重视和保护。墓群坐西南向东北,两边和右侧用花岗石砌造,墓埕用三合土夯平。墓群面宽13米,纵深11.5米。墓内清军遗骸每位一圹,排列井然,各墓距离相等,横12行,直12行,西向后部缺9圹,均用三合土封顶,墓前各立花岗石小墓碑,高0.37米,宽0.24米,厚0.08米,碑面镌刻楷书:“义冢。同治岁次甲戍冬十月吉旦立。”古镇深坑里龟山口还有三座丛葬大义冢,义冢为三合土结构,东南向,面宽16.4米,纵深4.8米,碑载分别是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道光十三年(1833年)、光绪戍寅年(1878年),碑文阴刻:“义冢。左右营重修”等,都是轮戍台澎捐躯殉国清军将士的遗骸,用陶罐运回闽安安葬的。
中国坚决抗击日本借“牡丹社事件”侵台,挫败了日本首次入侵台湾的阴谋,维护了主权。沈葆桢率领福建闽安水师左右营、船政水师等营将士为保卫祖国神圣国土台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福州闽安戍守台湾将士墓群的突出价值体现在它的石刻纪年、明确纪年和有文字可考,为研究清朝台湾防卫和近代船政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将士墓群体现了清政府对台湾的主权地位。清军长期进驻台湾,保障了台湾地方政权的治理,巩固了中国的东南海疆。清军墓群反映了闽台血脉同宗,共击外寇的民族精神。驻台清军促进了台湾的发展,加强了闽台联系。清军将士同高山族人民浴血奋战,用生命保卫了台湾领土。
闽安戍守台湾将士墓群见证了马尾船政在近代海防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第一功”。马尾船政作为首批洋务军用企业的代表在抵御日本侵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清代驻台将士墓葬群是闽台血脉同宗关系的铁证,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深刻的涉台文化内涵。
2013年3月福建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