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儒家拳
2020-04-1001-43-23来源: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

  明末年间,闽越古都有四位儒士结伴进京赶考,科考未果,故遍访名山古寺,习文演武,随后习得源于唐代梨山老母八个女徒弟所传的内家拳,并将老子的“无为而治观”“有无观”“运动变化观”“动静观”和“虚实观”等哲学思想贯穿于武学拳路中,形成独特的儒士之拳——儒家拳。

40479660762995576.jpg

传授儒家拳

儒家拳讲究柔化刚发,集柔刚于一势(亦柔亦刚);阴阳翻转,揉阴阳于一体(亦阴亦阳)。避实就虚,合虚实于一身(亦虚亦实);意动身随,归万动为一念(万动归心)。它发祥于福州,1913年在福州开馆授以来,迅速发展壮大。直至今日,潘立腾一代,成立了福州市传统武术协会的专门机构,使儒家拳得到蓬勃发展。儒家拳主要流行于福州,辐射到周边地区,甚至远播台湾、香港等地区以及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40479657791561716.jpg

对练儒家拳

儒家拳分为儒法、鱼法、鸡法、狗法共四种拳法。儒家拳儒法上盘遍身软,前后身八卦摆平整。以柔为主,快慢相间,强调整体相随,身随柔劲,气随意转。方法多弧圆,阴阳翻转,与太极拳风格相类似,属内家拳法一种。其拳法多以掌打四面,步踩八方,游身转换。儒家拳鱼法模仿鱼的形态及渔翁捕鱼和生活的动作。借力生力,借势发力,黏势化势,化势生势,侧重把“内功”和“外功”结合一体。儒家拳鸡法模仿鸡飞走斗,讲究翅打、嘴啄、爪功,形象逼真。金鸡踏斗步,虚实间灵活快变,不求子午端正,只求引进落空,败中求胜。强调以意守气,以气运动,以气催力,形意相随,形到功到,见力生力,以柔克刚,以巧制胜。儒家拳狗法下地篷车莲,跌扑翻滚应伏沉,轻巧猛迅变无穷,登踢捆绑见其能,无搭不成脚。以其似南非南,似北非北,长于倒地后施展竞技搏击为特点。下盘以北拳为特点。倒地后靠双腿绊、剪、绞、蹬、踢施展各种技击动作,以脚为主,用手为辅。

儒家拳因儒士所创,将我国圣人的哲学思想贯穿于拳路中,是中国功夫的重要组成部分。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