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管、笛子、笙等管乐之声欢快跳脱,椰胡、板胡、大胡等弓弦曲调委婉如歌,云锣、清鼓、狼帐、大小锣、大小钹等敲打出铿锵激昂之声……位于琯头镇的连江十番古乐研究会,老艺人仍坚持定期弹拉练习,让传统技艺保持充沛活力。
这里是连江十番古乐研究会的基地。“纯如轩”乐队的20多名成员中,有一半以上是从美国归来。
赤子情深 重振十番伬班
“十番”是一种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与古代的宫廷音乐一脉相承。对董家宝、倪孔坚来说,从美国回来重振连江十番古乐,实际上是一场寻根之旅。
拱屿十番是茶亭十番的分支。清朝年间,福州茶亭名师来俤师傅被聘到连江县琯头镇拱屿村教习十番,将一身绝学倾囊教授,临走时还将伬谱相赠弟子。拱屿十番伬班从此技艺猛进。1978年,拱屿十番作为曲艺代表队,获得福建省 《武夷之春》曲艺会演大奖。
茶亭十番伬班因数次搬迁,以致风格流变。而拱屿十番藏于乡野,父子相承,兄弟相授,反而保持了原有风味。“拱屿十番的笛子高亢,胡琴有力,有着乡野的生气和韵味。”著名作曲家郭祖荣说。
拱屿十番伬班的第二代关门弟子倪易泉,把一支箫吹得出神入化。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学员纷纷出国谋生,伬班沉寂了10多年。
“重新拿起来,曾担心会不会手生了,可一听这音乐立马就记起来了。练了10多年,伬谱都刻到血液里了。”63岁的董家宝说。他是拱屿伬班的第三代传人。
“童年时,便常常看见父亲在十番乐队中打板鼓。”他16岁就加入拱屿十番乐队“纯如轩”,演奏三弦和大胡,靠着自己的悟性,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十番乐手。
上世纪80年代末期,董家宝下海经商,之后出国。其他乐手也相继出国打拼。十番乐声冷清下来。
“不能让祖辈的东西在我们手里失传。”2008年前后,因处理家事多次回乡的董家宝,开始联络分散在美国各地的乐队成员。华侨们自掏腰包,十番古乐重新在琯头镇响起。
“一开始每年定期聚几次。现在,我们几个老家伙大半年时间都呆在家乡。”5年前,董家宝拿出积蓄在镇区开了茶馆,兼作乐队的演奏及排练场所。
百年流响再现“华夏正声”
“由于地理交通和地域文化的原因,连江十番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古朴的演奏风格。”连江十番音乐研究会的理事林瑞霖说。
在连江十番古乐基地,记者看到十番古乐的历史影像资料及乐器展览室。“我们的椰胡用木板和椰子壳制作而成,这是上世纪50年代华人们在马来西亚演奏时使用,后传入国内,带着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印记。”林瑞霖说,“云锣也有上百年历史。这是一种铜质乐器,嵌入大小不一的10面小锣,每面小锣音高不同,与乐队合奏时,有着非同一般的音色。”
连江十番古乐有别于其他乐种的,一是演奏特色,笛子的超高八度吹奏,板面胡琴保留着古代“奚琴”碎弓的演奏技巧;二是乐谱特色,至今还保留着用工尺谱记录的老乐谱。打击乐谱与工尺谱同唱的识谱方式,在全国也绝无仅有。
“连江十番古乐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有关,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是‘和色雅韵,华夏正声’。”中国音乐学院桑海波教授说。2012年9月,他带领中国音乐学院师生到拱屿采风,听完乐队演奏的《雁来红》《西江月》《海底天》等古曲,惊讶地发现其乐器、曲谱、演奏技巧依然保留了古朴的风格,十分震撼。2012年,拱屿十番乐队被邀请至北京,为中国音乐学院师生专场演出,演出资料作为中华古乐素材收藏于中国音乐学院资料库。
2013年,连江县十番音乐研究会在拱屿村成立,集合琯头、东岱、东湖等乡镇多支十番乐队的力量,合力打造连江十番的文化名片。研究会请桑海波教授及其研究生小组对十番古乐进行学术鉴定和研究。中国音乐学院也计划以“纯如轩”十番古乐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连江设立古乐研究基地。
校园授艺 解决断层危机
由于过去十番乐队“传男不传女”及曲谱不公开的传统,十番古乐的传承一度面临断层的危机。
“年龄最大的队员胡依能,今年95岁了,是斗管好手,拱屿十番的第二代传人。”董家宝介绍,“现在队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拱屿十番率先打破传统,开门向女性传艺,并公开曲谱。
从2014年起,琯头中小学开展古乐进校园活动。而从民间到学校的这一“跨”,十番古乐的传承跨出了新境界,既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又实现了传统音乐后继有人的愿望。
陈扬是一名音乐老师,她所在的琯头中心小学是连江十番音乐传承基地之一。现在她每周都到乐队中向老艺人学习演奏技巧。
“先学小锣,主要是把曲谱学通。包括我在内,我们学校有5位老师在学习十番乐器和曲谱。”陈扬说,琯头中心小学还成立了兴趣小组,每周有20名学生参加,邀请老乐手们和当值音乐老师一起登台授课。
通过这一渠道,挖掘到不少好苗子。三年级的吴瑞,他原来学葫芦丝和小提琴,现在爱上了十番中的笛子和逗管。
“学校将把连江十番编写进地方乡土教材,作为孩子们的选修课。”琯头中心小学副校长陈俊栋说。
古乐和鸣的背后
在中国,民间乐社并不少见,但像“纯如轩”这样历经百年还活跃乡间的却不多。十番古乐和鸣的背后,是乡音萦怀的华侨,是潜心研究的学者,是执着坚守的演奏者,是肩负传承的教育家。
“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十番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甚至更早时期,它不但包含着中国古代音乐的信息,同时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福州茶亭传至青芝山脚下的拱屿村,历经百年沧桑。拱屿十番没有在音乐海洋中消失,而且还能以汉唐古乐风范回响在乡村,受到海峡两岸国乐界的关注,这是民俗文化传承的一件幸事,也缘于几代人的坚守。许多海外定居的老队员,一旦国内有重大演出活动,就自掏腰包乘机回国,他们为的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消失”。民间音乐演奏家林祥星自称是义工,常自费到各大院校推介十番古乐。作曲家郭祖辉在感动之余,多次赴拱屿与乐队交流,并在国内外高端的音乐界学术研讨会上不遗余力地大力推荐。
得益于华侨的慷慨解囊和专家的支持,拱屿十番乐队如今转向收集、整理、重建传统民乐文化系统的阶段,但乐队扩大之后,迫切需要一处可以排练、展示、交流的场所。希望地方政府能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把十番古乐打造成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