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州市委旧址现场教学故事之四
“此身不作资阶杰,有日甘为无产奴!”这是福州市第一位为革命牺牲的共青团员翁良毓在狱中写下的诗句,反映了翁良毓毕生追随中国共产党,誓为无产阶级利益奋斗终生的壮志豪情。
1952年10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发印有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名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这是对翁良毓短暂一生的充分肯定。1956年,收到翁良毓母亲陈康善老人汇报儿子参加革命的信后,毛泽东主席让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的同志给陈老太太回信,向这位烈士母亲致敬。
下面,我跟大家讲述他的故事。
翁良毓,1905年9月出生于福州城内。他是福州首批的共青团员,参与创建福州共青团组织;他开办了传播马列主义的书店,专售各种革命读物。在反抗帝国主义文化入侵,开展“收回教育权运动”中,他身先群众,与反动政府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倚仗不平等条约,通过传教士在我省各地开设了不少教会学校,其目的含有文化侵略。1919年列强在福建创办的教会学校多达1709所,其中大中专15所、中小学1694所。福州城内外有格致、华英、三育、华南、英华、培元、协和、三一、青年会等学校和日本的东瀛学校。
这些教会学校,既不向中国教育部门立案注册,也不受中国教育团体的干预。在教会学校的控制下,学生的言论、思想、行动、信仰等各种自由都被剥夺殆尽。面对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学生的爱国热情,教会学校百般阻挠。协和中学学生因为参加五九国耻游行,竟遭全体除名;在青年会学校,凡属爱国之举,均遭白眼;三一学校的专制比他校十倍有加,对于热心社会,矢志救国的学生横加压迫禁锢,稍一不慎,即被开除。
1925年9月12日,福建学生联合会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正式成立,共青团福州地委工农委员兼组织部长翁良毓担任委员长,大会致电全国发出宣言,表明“收回教育权之决心”。各县学生联合会、各校学生会组织支会,一致行动;向教会学校学生宣传脱离教会学校,“争国家之主权,保个人之人格”;警告教会学校除应呈请教育部立案外,必须执行下列条件:一、各教会学校应向我国教育部门立案,并完全受其行政和课程支配;二、不得实行宗教教育;三、学生得参与校政;四、恢复学生自由,不得干涉学生爱国运动;五、校长与教务长须聘中国人。
为了扩大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影响,经共青团福州地委并由翁良毓积极筹备,福建学联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于1925年10月30日公开发行了宣传刊物《收回教育权运动》。翁良毓为该刊撰写了两篇文章:《设立教会学校的原因和反对的理由》《告观望踌躇的教会同学》。文章直指教会学校的文化侵略本质,称其是帝国主义制造文化侵略的机关和制造顺民的工厂,他们只许你爱上帝,不许你爱国;只许你做帝国主义的顺民,不许做帝国主义的叛徒。他号召尚未脱离教会学校的同学不要再观望踌躇,要积极投身到收回教育权的运动中,下决心与帝国主义恶魔作斗争。
在翁良毓的发动、领导下,福州收回教育权运动蓬勃发展。到11月,已有数百名学生自动退学,离开教会学校。如培元中学、陶淑女中只剩下数十个学生,进德女校学生还不及10人,华英女校则“宣告停办”。从英华书院退出的师生另组了闽江中学,从青年会中学退出的师生也组织了三山公学。在学生运动的冲击下,一些教会学校不得不由不信教的人来充当校长,被迫表示不再禁止学生运动。同时,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还动员教会学校的学生转学非教会学校,并规定各种鼓励、优待办法。收回教育权运动取得了重大成果。福州各校纷纷成立支会,积极参与到运动中。10月10日,福州各校学生上街游行,高呼“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教育权”等口号,推动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翁良毓的言行,引起了帝国主义走狗、福建军阀头子周荫人的极大仇视。他派出特务,伪装教员,打入学校,进行破坏活动;暗布特务包围翁良毓住宅,直至下令逮捕。但是,他镇定自若,毫不畏惧。1925年12月23日,为了掩护其他同志,翁良毓被周荫人派出的侦探队特务抓捕。面对凶残的敌人,翁良毓视死如归,正气凛然,始终保持一个革命者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于翌年9月就义,当时年仅21岁。
福州的反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运动虽然最后被镇压下去,虽然其目标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真正实现,但1925年这次运动产生的积极影响十分深远。它与全国的反帝国主义文化侵略运动一起,严重打击了教会当局的嚣张气焰,迫使中国当局对教会学校逐步采取一些管理措施,促使了教会学校的逐步改制和立案。这次运动永远载入福建、福州革命的史册,翁良毓的英雄事迹也将永远光照后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今天,我们学习翁良毓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的认同和尊崇,身体力行坚守文化阵地。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西方文化入侵的脚步仍未停止,我们仍然要提高警惕,积极与西方反动思想文化作斗争。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保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部署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