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诞辰200周年(十):沈葆桢台湾办“番学”
2020-04-2804-51-26来源: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

  作者:林宇

所谓台湾“番学”,指清代在台湾少数民族区域为教育当地子弟而设立的义学、社学及其他类型的教育机构。

沈葆桢办的第一所义学,即枋寮义学,招收汉族与少数民族儿童入学,其中以后者为多。入学儿童实行“寄宿”制、伙食由官方供给。以后卑南厅也设义学。卑南厅呈文称:“招来‘原住民’儿童,生活困难,望予额外关照。”沈葆桢即批:“即送衫裤鞋帽及纸笔等,给予鼓励。”沈葆桢想,卑南办学既有种种难处,其他各地未必就好,又派梁鸣谦到各地详察申报。梁鸣谦果然发现恒春县各社义学都有类似的困难,于是恒春除了鼓励学生寄宿学校外,还给每人每月学费50钱至100钱、口粮3斗左右。至于台北府义学,待遇更为优惠:如官给衣食住处及文具,每年夏冬衫裤2套,膳费每人每月8钱,考试优秀者一月奖30钱左右。在他的努力下,仅光绪元年(1875年),台湾地方官员在埔里社设义学26处,恒春县设义学8处,凤山县设义学6处。

42039421275701763.jpg

沈葆桢手迹(来源:沈丹昆《沈葆桢手迹》P34)

除了物质鼓励外,沈葆桢还从教育制度上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文化地位。沈葆桢说:“台湾番童,向有应试者,不过取充佾生而止。该番童登进无路,难期鼓舞奋兴。”光绪三年(1877年),《抚番开山善后章程》强调指出:“番社附近市镇,均宜广设义学,遴选取善事劝导塾师,随时为之,讲说礼义,以导尊亲……各番社头目,尤应劝送子弟入学,以资化导。现已奏请准番童进庠序,将来番童如有读书明理者,准其应试上进,庶几怀我好音。仍随时派员分别稽查课程,考核塾师之优劣,分别赏罚,以儆怠惰。仍于朔望,宣读二次。”以后果然“将淡水厅番童陈宝华一名,取进府学,凤山县番童沈绍练一名,取充佾生,均勉以读书向上,为诸番唱。”沈葆桢又进一步建议“将来似应援照康熙五十四年湖南所属苗傜另编字号,于正额外酌量取进事例仿照举行。”

沈葆桢创办番学,更亲自同王凯泰联名监修《训番俚言》作为教材。《训番俚言》仿《三字经》,五言一句,共1210个字,主要的内容有:(一)介绍清廷各级行政机构及职能,宣传“中国有皇帝,万邦皆悦服”。(二)宣扬理学的五伦等道德规范,如:“在家孝父母,有兄当敬兄,有弟当爱弟,男女当有别,邻里要相亲,切勿思杀人。”(三)劝禁杀人、争斗、嗜酒、禁用刀剑。(四)提倡农耕,兴修水利。(五)提倡药物治病,反对迷信。这是台湾近代东部地区启蒙教育的开始。此外,还有《化番俚语》《教番歌》《条教》等。台湾配合进行宣传和教育说:“本镇会商总理全台营务处台澎提学道夏禀咨福建巡抚都院、闽浙总署部堂、总理船政大臣设立招商局,委员经理。尔等制田里,教树畜……复设立番学,延请蒙师,招置番童,教之以读书识字,使尔等沾染圣教,体浴皇仁,尽为熙朝赤子……因拟立《化番俚语》三十二条,刊刷成本,颁发尔等各社义学,以便日逐观览,并令蒙师授学之余讲解而指示之,俾知人情而通物理。合行谕饬,为此示仰尔番众人等,务将后开条款,时常诵读,默记于心。中间所列者,皆人伦日用之常,使尔等易行。”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