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海军起义之闽人林遵
2020-05-1103-29-09来源:《福建党史月刊》2019年第八期

在中国海军历史上,一个叫林遵的名字不可或缺。1949年,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于4月21日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发起渡江作战。在这关键时刻,4月23日林遵率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毅然在南京江面起义,紧密配合并加速了渡江战役的胜利,当天华东军区海军成立。那一天,也被定为海军纪念日。

林遵,又名林尊之。1905年生于福建福州,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侄孙,父亲林朝曦曾供职于北洋海军,并参加了中日甲午海战。由于祖辈的影响和近代中国海军发祥地的熏陶,青年时代的林遵对海军便情有独钟。1924年,19岁的林遵满怀振兴中国海军、洗雪甲午之耻的雄心壮志,以优异成绩考入烟台海军学校。1929年,林遵被派往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留学,1934年毕业回国,在国民党海军中任航海官、副舰长。1937年赴德国学习潜艇技术,1939年回国后,历任国民党海军“永绥”舰代副舰长,第五游击布雷大队大队长,国防部研究院海军研究员,参谋总长办公室海军参谋,驻美国大使馆海军副武官,驻西沙群岛舰队指挥官,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抗战期间,他曾率领第五游击布雷大队与日军作战,与新四军有过来往。日本投降后,他率“太平”、“中业”两舰接收南沙群岛,将南沙主岛以所乘军舰舰名改为“太平岛”,并在岛上树立刻有“太平岛”字样的纪念碑。这是林遵人生中辉煌的一页,倾注了他的一腔热血。

1948年2月,他被任命为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驻防长江地区,配合国民党陆军抵御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1949年2月25日,国民党海军“重庆号”巡洋舰在上海吴淞口宣布起义,林遵得到鼓舞和推动,即派亲信参谋与上海地下党员联系,商量起义的具体事项。中共中央社会部通知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速与联系,但因故未能联系上。社会部又改派上海地下党与林遵联系,传达中共中央的指示,要求先按兵不动,待解放大军渡江时,再突然调转炮口起义。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接着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命令林遵的第二舰队全部集中南京江面,并要林遵23日拂晓前到海军总司令部报到,接受新任务。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1200余名官兵、25艘舰艇在南京篱斗山江面起义。毛泽东称赞这次起义是“在南京江面上的壮举”。

(摘自《军事史林》2010年10期卢家陵、孙党铭《国民党海军起义与人民海军的建立》)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