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8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人民日报重刊习近平总书记2002年为《福州古厝》一书所撰写的序言。
《福州古厝》序
习近平
福州派江吻海,山水相依,城中有山,山中有城,是一座天然环境优越、十分美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古建筑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要素之一。
古建筑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体,古建筑也是历史载体。当我们来到戚公祠,似乎可以感受到它正气宇轩昂地向我们介绍戚将军带领着戚家军杀得倭寇丢盔弃甲的战史。当我们来到马尾昭忠祠,它正语气凝重地向我们叙谈福建水师遭到法国军舰突袭奋起反抗的悲壮历史。当我们来到林文忠祠,它正眉飞色舞地向我们讲起,林公则徐气壮山河的壮举——指挥军民在虎门销烟的历史。当我们来到开元寺,它正自豪得意地向我们表述,大铁佛是我们的先人掌握高超的冶铸技术的证明——古建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福建有福州、泉州、漳州、长汀四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是福建的骄傲。另外,还有许多省级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同样也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因此,在经济发展了的时候,应加大保护名城、保护文物、保护古建筑的投入,而名城保护好了,就能够加大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现在有些地方名城保护、古建筑的保护出现一些问题,根源就在于只顾眼前的一些经济利益,随意改变文物管理体制,将原为文物部门管理的文物保护单位移交别的部门管理。殊不知古建筑的保护、传统街区的保护、任何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的保护,都需有专门业务知识和掌握国家文物法规政策才能保护好。福建也出现有这样的苗头,我们不希望出现问题,要求依法加强管理保护。
我曾有幸主持过福州这座美丽古城的工作,曾为保护名城做了一些工作,保护了一批名人故居、传统街区,加强了文物管理机构,增加文物保护的财政投入。衷心希望我的后任和全省各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比我做得更好一些。
保护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传统风貌和个性。现在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中,毁掉许多古建筑,搬来许多洋建筑,城市逐渐失去个性。在城市建设开发时,应注意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这有利于保持城市的个性。
《福州古厝》一书,林林总总,介绍福州城乡许多功能各异的古建筑,它将让人们了解名城的魅力,相信读者会从中受益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古厝》的序言中写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海纳百川、底蕴深厚的闽都文化,也造就了黛瓦相连、百年沧桑的古建筑。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序言中提到的四处文物保护单位。
- 开元寺 -
位于福州的老城区,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佛寺之一;
- 林文忠公祠 -
位于鼓楼区澳门路,靠近乌山风景区,为纪念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而建;
- 戚公祠 -
位于福州的于山历史风貌区,为纪念抗倭名将戚继光而设;
- 昭忠祠 -
于马尾区,为纪念甲申马江海战和甲午海战英烈而建,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座海军烈士专祠。
习近平总书记主政福州期间,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1990年6月8日,《福州古厝》作者曾意丹(右一)陪同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在福州华林寺调研。
(冰心、林觉民故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正确处理好名城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得知,因为道路拓宽改造,林觉民、冰心故居面临拆除,亲自主持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确定将其保护下来进行修缮。
在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高度重视下,福州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在地级市中,开创了“四个一”的工作机制。
图1.《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批复文件
图2.《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20年)》批复文件
“四个一”
一个局:1994年11月,习近平主持召开的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专题研究,在机构改革中考虑设立市文物管理局。次年6月,福州市文物管理局正式成立。
一个队:1991年3月现场办公会明确提出,建立福州市考古队,1991年6月正式成立,定编8人。
一颗印:从1992年开始,城建项目立项时需要征求文物部门的意见,加盖市文管会(后改为市文物局)的印章。
一百万元:过去,福州全市每年的文物修缮经费只是从城市维护费中列支8万元,1991年3月现场会议定,从当年开始,每年市财政拨款100万元为文物修缮经费,以后逐年增加。
这一系列举措
为保护传承福州历史文化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福州古厝论坛
近年来,我市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思想、重大举措。2019年7月28日,由福州市委、市政府、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举办的福州古厝保护与文化传承论坛开幕式暨主论坛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福州市委、市政府通过强化立法保障,夯实名城保护的法治基础。先后颁布了名城保护管理条例等12部名城保护法规。通过完善规划,把名城保护融入城市总体布局。编制了《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32项专项规划。
论坛围绕“古厝保护与文化传承”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发布了《福州宣言》,力图通过本次论坛共同总结古厝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存城市风貌特质提供方案、路径。
福州是幸运的
正是如此
“我们更要承担起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历史责任
共同守住中华文化的‘根’
留住中华民族的‘魂’
携手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