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曾被认为是一个贫油国。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石油勘探和开发。1959年9月,钻探人员在东北松辽盆地找到工业性油流,这标志着一个伟大油田的诞生。时值国庆10周年前夕,这个新油田被命名为“大庆油田”。
10月,玉门油田的劳动模范王进喜作为观礼团代表来到北京。他看到,由于缺油,首都的公共汽车上都背着笨重的煤气包。作为一名石油工人,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听说松辽发现了特大油田,他立即请缨去大庆。
1960年2月,经中央批准,石油工业部从全国抽调几十个优秀钻井队、几千名科技人员、工人和7万余吨器材、设备,加上当年退伍的3万名军人,组成一支4万人的石油勘探大军,进驻大庆油田核心地带——萨尔图。
此时,草原上覆盖着厚厚的冻土层,一无房屋,二无床铺,队员们只好住帐篷、牛棚、马厩、地窖。到了冬天,大伙儿挖土打夯,建造了30万平方米的干打夯,才解决了住的问题。
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粮食蔬菜供应严重不足,队员们就打草籽、挖野菜。锅灶炊具不够,队员们就用铝盔盛饭,用脸盆熬汤。后来,会战工委组织家属集体垦荒,才缓解了生活困难。
刚到大庆的时候,由于吊装设备紧张,石油勘探大队的队员们靠人拉肩扛加滚杠的办法,将几万吨的设备从火车上卸下来,拖到几公里外的井场,竖起井架。
开钻需要水源,队员们破冰取水,用脸盆、饭盒装水运到井场,没有盛水的东西,就将刨下的大冰块扛到井场,送到钻井需要的泥浆池。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队员们没有退缩。他们知道,大庆油田承担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责任。4月11日,一场石油大会战拉开序幕。
王进喜带领的1205钻井队在萨55井的井位上竖起井架。4月14日,萨55井开钻,5天后,大庆石油会战第一口井开始喷油。油柱像黑龙一样腾空而起,整个井场欢声雷动。
1205钻井队打的第二口井地处高压区,打到700多米时突然发生井喷,气流水流裹着泥浆冲天而起,如果不及时制止,势必导致井毁人亡。
王进喜当机立断决定往浆池里加水泥,可水泥加进去就沉了底。见此情况,他立即带头跳入两米深的浆池,用手脚搅拌泥浆。3个多小时后,井喷被压住了,而王进喜身上、手上、脸上被浆池中的烧碱烧出了血泡。
1963年,大庆探明了一个含油面积800多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2.6亿吨的大油田。这是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大油田之一。仅用三年半的时间就夺取了大会战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面貌,一举甩掉了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
1963年11月17日,周恩来总理在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由此进入一个新纪元。至1965年底,我国实现了国内消费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其中,大庆油田提供的高产原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人,在油田开发最艰苦的时期,吃大苦,耐大劳,公而忘私,奋勇拼搏,创造了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奇迹。他们“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牺牲精神,他们“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奋斗决心,感动和教育了几代人。
由于大庆人创造出了辉煌业绩,表现出了伟大的奉献精神,党中央和毛泽东于1964年提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铁人王进喜那句“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