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首次推出的以昙石山文化为主题的巡回展览,该展览目前已完成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地的展出。
导语:
中国东南沿海孕育了众多的史前文化,它们或昙花一现,或流传千年,共同汇集成为中国南方文明进程中的文化因子,在中华文明的血液脉络中绵延万代。
昙石山文化即是其中之一。
从上世纪50年代发现至今,经过几代考古人的艰苦工作,它终于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它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的发掘与研究为福建史前文化树立了一个标尺。
(一)解读昙石山
昙石山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为东南沿海地区、海峡两岸和南岛语族的历史和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昙石山遗址的四大期史前文化从少到多,由近及远向外扩展,逐步形成以昙石山遗址为核心的闽江下游史前文化圈。从这个意义上说昙石山遗址是福建海洋文化的摇篮,也是先秦闽族的发源地。它所蕴含的丰厚历史文化,对东南沿海地区,乃至中华古代文明进程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昙石山遗址四大期文化分布图
【昙石山遗址】
昙石山遗址位于闽江北岸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旁的小山上,1954年村民在这里修堤取土时被发现并开始发掘,至2009年历经10次正式科学的考古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发现了壕沟、灰沟、灰坑、祭祀坑、陶窑、灶、柱洞等大批生产和生活遗迹,还发现了百余座墓葬,出土了包括石器、玉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陶器和原始瓷器在内的种类丰富、数量可观的文化遗物,昙石山遗址的发掘开启了新中国福建考古的第一篇章。
2001年昙石山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昙石山遗址区位图(全国、全省)
昙石山遗址远景
第一次发掘(1954.04) 第二次发掘(1959.12)
第三次发掘(1960.03) 第四次发掘(1960.07)
第五次发掘(1963.09) 第六次发掘(1964.09)
第八次发掘(1996.11) 第九次发掘(2004.02)
第十次发掘(2009.04)
昙石山遗址图地层剖面图
昙石山遗址考古发掘沿革
【昙石山文化】
“昙石山文化”年代距今5000-4300年,是福建新石器时代晚期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也是东南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此类遗址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地区各干支流的河岸低缓的台地上或丘陵上,以贝丘堆积为主要特征的聚落方式。昙石山文化的生产工具较为发达,以石器、角骨器、贝器为主。陶器以灰色为主要特征,器物群以釜、罐、豆、壶、碗、簋、杯等七种器类最常见。
昙石山文化遗址分布图
【昙石山人种特征】
根据头骨还原的女性雕塑
昙石山人的头骨形态大多呈卵圆形,颅顶缝较为简单,有些头骨上还存在有矢状嵴,面部较为扁平,颧骨大且向前突出。无论是从外观形态上观察或者是同现代以及国内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很多同属蒙古人种的测量指数对比,都显示出新石器时代的昙石山人,应该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
昙石山组人头骨测量与蒙古人种的比较(男性)
(二)生态环境
袅袅闽江,人杰地灵。山海资源富饶的闽江下游流域,是孕育和诞生福建古代文明的摇篮。昙石山文化就是崛起于闽江畔的一颗明星。
【自然生态】
昙石山遗址地处福建最大河流——闽江下游北岸的丘陵地带边缘。遗址北边有中、低山环绕,其西南端还有小溪经过,遗址周边的低洼湿地非常开阔,整体地势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自然环境十分优越。
5000多年前,这里有茂盛的植被,充沛的雨量,河流、海湾、山地、森林到处都有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以栲、栎为代表的南亚热带常绿林,伴生旺盛的林下草木灌木、蕨类植被,说明当时的气候要比现在炎热、湿润,估计气温至少高于现在2.5°C左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与现在的闽南、广东、广西以及云南南部相似。
栎树 马尾松 凤尾蕨 蒿
【海陆变迁】
昙石山文化时期处于仰韶温暖期,福建沿海海面处于上升阶段,当时的海岸线推进到闽侯以西,侵入陆地纵深达60余公里,整个福州盆地都浸在海水之中,昙石山遗址当时的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水,非常适合人类的居住。
海陆地形图(史前)
海陆地形图(宋元)
海陆地形图(现代)
【昙石山遗址的水陆生物】
昙石山遗址是一处贝丘遗址,遗址中随处可见的贝壳是数量最多的自然遗物。在地层、遗迹和墓葬中都含有大量的贝壳遗物,生产工具的相当部分也为贝壳加工而成。经鉴定贝壳品种有蚬、魁蛤、牡蛎、小耳螺等,其中数量最多的为蚬和牡蛎两类,其主要生于咸淡水区域,即浅海与潮间带,也正符合昙石山遗址所处的海侵时期。
蚬 子 小耳螺 广口螺
牡 蛎 魁 蛤
昙石山遗址的动物骨骼数量仅次于贝壳。其出土时往往与蛤蜊壳混杂,也是作为食用后废弃的重要食物证据。合计历次出土的陆地生物标本包括骨骼、犄角、牙齿等数量达1000多件。其中最常见飞禽、鹿、猪和狗等四类动物。
虎 牙 熊 牙
象 骨
经火烧过的动物骨骼和贝壳 人工砸凿的动物骨骼
昙石山遗址先民在捕获动物的基础上,开始了家畜养殖,目前发现的饲养动物仅有猪和狗。饲养动物的出现为昙石山先民提供了更加稳定的肉食来源。
猪牙床
狗牙床
(三)生业形态
五千年前,昙石山人为生计所迫制作出各种简单的生产工具,凭着这些原始工具他们终于迈出了与自然抗争的第一步。他们海滩采贝,江边捕鱼,山林逐鹿,农耕畜牧,制陶纺织,创造了以海洋文明为基本元素的“昙石山文化”。
【生产经济】
昙石山先民主要采用渔猎、采集、养殖和农耕等几种生产经济,反映出当时食物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昙石山先民获取食物的生活方式主要为:以野生动物猎获为主和家畜饲养为辅的肉食获取方式,以野生植物采集和水稻农耕相结合的植物获取方式,以贝类为主和其他水生动物捕捞为辅的水产品获取方式等三种,作为食物来源的三大计生方式。
【生产工具】
昙石山文化时期的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和陶器等多类,其中石器、贝器和陶制工具最多。生产工具反映出昙石山先民的劳作内容:获取自然界的动植物、农业种植、加工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营造居住条件和环境、埋葬死者等内容。
1、石 器
石 凿 石 凿 凹 石
石 钺
2、骨器、角器
角 镞 角 镞 牙 锥 骨 镞
骨 针 雕刻器 骨 锥
3、贝 器
贝 铲
贝 刀
4、陶 器
陶纺轮 纺轮的使用方式
网坠的使用方式 陶网坠
陶拍,制作陶器的用具。陶拍表面刻有纹饰的槽沟,或缠有绳子。使用陶拍在陶器成型的外壁拍打,陶器外表就清楚地留有陶拍的印痕。这样不但可使裂缝弥合,陶坯质地紧密牢固,同时留下美丽的纹饰。
【生活用具】
昙石山文化时期的生活用具以陶器为主。昙石山遗址地层与墓葬陶器陶质的比例截然不同,显示生活实用器与墓葬随葬品之间存在着显著区别。陶器的质地较为细腻致密,手感光滑,制作技术成熟,虽在火候方面尚显不足,但足以体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器类涉及炊煮、饮食、盥洗、储存等多种用途,于水火泥土之中透出浓烈的生活气息,从侧面反映了昙石山文化的社会发展、食物来源及生活水平。
第149号墓葬,该墓葬不仅人骨保存尚好,且随葬品数量众多。从图中可以看出且随葬品绝大多数为陶器,其中有鼎、簋、杯、小罐、小碗、器盖等。从器物组合来看,炊煮器、盛食器等日常生活用具的各类别均在其中,各有定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墓主生前器物使用的实际情况,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某种期望。
1、炊煮器
陶 釜 支 脚 支 座 釜形鼎
2、盛食器
陶 豆 陶 簋
黑陶碗
3、盛水器
陶 壶 陶 杯
4、盛储器
陶 罐 彩陶罐
(四)生活信仰
昙石山文化时期有关生活信仰方面的材料主要体现在丧葬习俗。死者埋葬是最大的精神内涵表现,遗址内基本统一的墓葬形式,大多一致的头向,随葬品的摆放和陶器的组合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习俗;陶器的多样造型、多种装饰等方面简单的艺术加工方面反映了昙石山先民精神方面的初步审美情趣。
【埋葬习俗】
昙石山人的墓葬多以土坑竖穴墓为主,头向西南,仅有个别墓的埋葬方向与主流方向不同,即头向北或北偏东。从葬式上看,昙石山遗址所发现的墓葬大多属于单人仰身直肢葬。并且同一时期的墓葬均呈现出“成群成组同向排列”的特征,明显属于血缘氏族公共墓地的形式。昙石山文化时期的墓葬经统计约百余座,这些墓葬资料较为清楚地揭示了昙石山文化的埋葬制度和习俗。
第131号墓
第131号墓是座男女合葬墓,由于该墓葬距地表较浅,人骨大多被破坏,但从残留的骨骼及痕迹可断定其为合葬墓。这是昙石山文化中异性合葬墓的第二例,该现象反映了昙石山文化晚期父权制的确立。
第101号墓(墓主人为2-3岁的小孩)
在昙石山文化己发现的墓葬中,孩童墓葬的比例约占30%。昙石山人对儿童的埋葬采取和成人相同的仰身直肢葬,并埋葬随葬品的形式。
相叠压的三座墓葬
这组存在着叠压关系的三座墓葬,其年代相隔不少于500年,早中晚关系明晰,随葬品风格的演变也十分清楚。早期的先民在这里埋葬了死者,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另外的人又重新在这块地方埋葬亲人,这个现象反映了该墓地长时期被重复使用的情况。三叠层墓葬附近的地层中有大量的贝壳堆积,这一方面体现了昙石山海洋文化的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福建极具腐蚀性的红色土壤里,这些五千年前先民的骸骨仍能保存下来。因为贝壳是一种碱性物质,同时还可以起到干燥和中和土壤的作用。
塔式壶,这种造型的陶器迄今为止在我国的考古发现中尚属首次。出土时置于第125号墓墓主的头部,这座墓的随葬品也是目前发现的墓葬中较丰厚的一座,暗示了墓主生前的特殊身份。
1号壕沟
在公共墓地周围的这条大壕沟,实际上在当时它的作用主要是划分界限和防止野兽及外族入侵的作用,相当于后代的护城河。
【拔牙习俗】
在昙石山遗址发现的存在拔牙现象的墓葬中,目前仅发现有两例确切的拔牙现象,拔牙个体年龄均在 45 岁左右,且均为男性。
第122号墓
第122墓主是一个约45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考古学家发现,在他脱落的下颌骨上面,缺失了两颗门齿,依照年龄和脱落痕迹推断,应该不是自然脱落的,很有可能是拔牙习俗的体现。
【祭祀活动】
祭祀坑
昙石山遗址出土了黄土仑文化时期(距今约3500-2700年)的一处祭祀遗迹,其中编号为H139的殉狗坑内有一具保存完整的狗骨架。殉狗坑以西是编号为H125的祭祀坑,可见当时已有专门的宗教祭祀人员和规范的祭祀活动。
【审美情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生产与生活之间,昙石山文化先民用彩陶描绘山川河流的曲线,用骨饰品点缀生活。
昙石山遗址第一期陶片纹饰 昙石山遗址第二期陶片纹饰
昙石山遗址第三期陶片纹饰 昙石山遗址第四期陶片纹饰
压印的贝齿纹是昙石山遗址特具海洋文化特色的纹饰。就是利用各种贝壳的背部直接在陶器表面上压印出纹饰,这样可以清晰的看出贝壳的形状和花纹,是新石器时代沿海地区特有的陶器纹饰种类。对于贝齿纹的使用,反映了昙石山先民对于海洋的依恋情愫与向往。
(五)生灵血脉
昙石山文化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变革时期,此时聚落的数量、面积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聚落逐渐形成,墓葬随葬品也出现多寡不一的现象,说明私有财产开始出现,并且有了明显的贫富分化。发展到黄土仑文化时期祭祀坑和祭坛的发现,显示昙石山遗址居民的原始信仰和宗教已经逐渐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昙石山遗址与壳丘头文化】
壳丘头文化是福建沿海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文化堆积分上、下两个文化层,其中下层文化内涵比较单纯,是壳丘头文化的主要代表。壳丘头文化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和骨器。石器中打制或经粗磨的占有较大比例,且以小型梯形锛为主,少量穿孔石斧、穿孔石刀等。骨器多利用动物肢骨片制作成的凿、匕、锥等,多数只限于刃口加工,仅少量磨制精细。陶器制作及烧成水平还较低下,以夹砂陶为主,且羼和粗砂及贝屑的较多。器类也较为简单,以圜底及圈足器为主,器形有釜、罐、盘、豆、碗、壶等。
壳丘头遗址出土的陶支脚
【昙石山文化与黄瓜山文化】
昙石山文化与黄瓜山文化在地层关系上,黄瓜山文化层直接叠压在昙石山文化层之上,昙石山文化和黄瓜山文化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应是源流关系。黄瓜山文化有可能是在昙石山文化的基础上持续发展、演变的结果。
昙石山遗址黄瓜山文化时期陶窑
昙石山遗址黄瓜山文化时期彩陶图案
【昙石山遗址与黄土仑文化】
昙石山的第四期遗存,以印纹硬陶和原始瓷为主要特色,这类遗存与黄土仑遗存相类同,故应属黄土仑文化时期。昙石山文化与黄土仑文化是处在不同时代、同一地域的同一类的土著文化体系,彼此出自同源。不过,黄土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较多的外来因素。
昙石山遗址出土的硬陶罐 昙石山遗址出土的硬陶豆 昙石山遗址出土的硬陶壶
昙石山遗址出土的原始瓷豆 昙石山遗址出土的原始瓷罐
【闽台史前文化的交流】
福建、台湾,一水之隔,地理接近,自然生态环境相似,两地密切的人文联系源远流长。在福建南部的东山岛与台湾岛之间曾经有一条“古陆桥”,使两岸连为一体。在昙石山文化时期,两地先民就不断冲破惊涛骇浪的险阻,开始频繁的往来交流。
台湾海峡两岸新石器文化分布示意图
闽台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年代对应表
1、昙石山遗址与大坌坑文化
台湾新石器时代的大坌坑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台北县八里乡的大坌坑遗址而得名,考古学家研究结果表明,这个文化的主人是来自大陆东南沿海的新石器时代移民,距今年代在5000-6500 年。
大坌坑遗址采集的凹石 大坌坑遗址采集的有段石锛
2、昙石山遗址与凤鼻头文化
台湾新石器时代的凤鼻头文化,距今年代约为5000-3500年,集中分布于台湾中南部西海岸及澎湖列岛。凤鼻头文化与昙石山遗址下层文化中的红陶,中层的灰黑陶、中上层的彩陶和黄瓜山文化中普遍流行的彩陶工艺水平都非常接近。昙石山文化与凤鼻头文化的彩陶各自有源,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交流、相互影响。但从整个发展进程看,凤鼻头文化的彩陶发展相对昙石山文化更晚,这无疑体现出其受到大陆东南沿海几何纹彩陶文化的强烈影响。
凤鼻头遗址采集的石锛 凤鼻头遗址采集的陶器盖 凤鼻头遗址采集的陶杯
3、昙石山文化与圆山文化
台湾新石器时代的圆山文化,距今年代为4500-2500年,主要分布于台湾东北部海岸及台中盆地。圆山文化先民主要居住在山丘或山麓上,从事渔猎和农耕生产,使用的陶器以红褐陶为主,石器以有段石锛、有肩石斧为主要特色,这也与昙石山文化及黄瓜山文化存在一定联系。昙石山文化与台湾圆山文化,在文化内涵上有许多共性,关系十分密切。
圆山遗址采集的石斧 圆山遗址采集的石斧 圆山遗址采集的石锛
圆山遗址采集的陶罐
【昙石山人的族群迁徙与南岛语族】
“南岛语族”,即“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是指“现今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至太平洋群岛等海洋地带、民族语言亲缘和文化内涵相似的土著族群”,是目前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也是唯一主要分布在海岛上的一种语系,是一个海洋族群,他们有着共同的海洋文化。
以福建沿海为中心的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是南岛语族的最早源头。闽方言(包括闽南语、福州话等)和南岛语系具有相关性;南岛语族人和一般福建人外形上比较相似;和台湾相邻的东亚大陆地区(包括福建)是南岛语族的基因发源地;出土文物类同。
南岛语族聚落的起源和向大洋洲的扩散模式
“寻根之路”路线图
2010年初冬,南岛语族后人效仿先民,制作并驾乘独木舟,沿着先民当年迁徙至太平洋的路线,反向航行,花费116天,最终回到了“南岛语族最早发源地”福建。
“寻根之路”活动由法属波利尼西亚独木舟协会发起,有6名波利尼西亚人组成。他们驾驶一艘长 15 米,宽 7 米,重约 1.5 吨,且没有配备任何人工动力、导航设备甚至现代食品的仿古独木舟,按照古老的传统方法,借助星象、季风和洋流,从南太平洋上的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大溪地出发,途经 10 余个国家和地区,历时近 4 个月,经过 1.6万海里的艰难航行才最终到达中国,来到福建,来到昙石山遗址开展寻根活动。
掩卷沉思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漫长而曲折,我们来自哪里,去向何方,是人类永恒的问题。“昙石山”是泱泱华夏文明长河中的一条蜿蜒小径,我们依径觅踪,看尽它的千年轮回。从展出的昙石山先民的生产、生活与信仰之中,我们看到了昙石山先民与我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也许,我们血液中的某些因子就来源于他们,而千年之后的我们,也将成为历史沉积中的一粒沙尘,渺小,但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