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福州10月9日电记者江宝章报道:尽管岁月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然而黄花岗上革命先驱们为结束帝制而起义的枪声依然在人们的心头回响。福州市档案馆日前向社会公布了一批馆藏民国时期档案,13名新发现的榕籍黄花岗义士和烈士第一次从硝烟中向世人走来。
1911年4月27日,中国同盟会在广州黄花岗领导了举国震动的反清起义。大批福州籍革命志士以身许国,奔赴广州,不少人为国捐躯。林觉民、方声洞等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究竟有多少福州籍志士在这场起义中献身,一直无法准确统计。福州市档案局副局长兼档案馆副馆长李运启告诉记者,今年7、8月间,档案馆为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结合档案数字化工作,对馆藏民国时期的档案进行认真整理,意外发现了这批与黄花岗起义有关的资料。
在福州市档案馆几册纸质已经发黄变脆的档案册上,记者看到了民国33年(1944年)5月福州市政筹备处应发义烈士赡养费清单、民国34年(1945年)8月由黄花岗生还义士施卫民提供市政筹备处转呈福建省政府察核的黄花岗“革命烈士遗族、生还义士姓名及住址清册”,以及民国33年(1944年)1月福建省政府主席关于增加义烈士赡养费的训令、民国33年(1944年)6月林觉民、方声洞等烈士遗族和生还义士领取赡养费的收据等等。在民国33年(1944年)5月福州市政筹备处应发义烈士赡养费清单和民国34年(1945年)8月市政筹备处转呈省政府的黄花岗烈士遗族、生还义士姓名及住址清册上,分别详列了28名和29名(增加史称“福建十杰”之一的烈士刘六符)黄花岗烈士、烈士遗族及生还义士的籍贯、住址、领恤人、每月赡养费原额、每月新增赡养费金额等。经与以往公布的史料文献和专著对照,发现有13名生还义士和烈士以前未被提及,他们是:生还义士施卫民,烈士林錡、王清铨、齐政、林大琪、萨蒲智、王麟年、许歌、王杰功、杨韵珂、杨子明、江道淼、宋振。
李运启说,这次新发现的黄花岗义烈士名单,对于研究福州乃至全国的辛亥革命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福州市档案馆还将继续对馆藏档案进行认真整理,以期对历史研究做出应有贡献。
(人民网2001年10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