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若野 陈琼
在福州市闽侯县鸿尾乡鸿尾村,当农民们忙于犁田耕地时,出现了一个“奇观”。原来,该村一块水田里飞来一群牛背鹭,它们在水田里“徘徊”,迟迟不肯离去,数量多时达好几百只,场面极为壮观!这一幕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欣赏。
鹭舞田间 我心飞翔 摄影:王立强
记者来到位于鸿尾乡柏溪自然村的农田边,看见在数百亩宽阔的水田上,不少牛背鹭正在啄虫。尽管有村民在农田上用农机犁田,但鹭鸟们并不惧怕,它们或闲庭信步,或追逐嬉戏,不时还围绕在农机附近觅食,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卷。
跳跃的音符 摄影:王立强
记者拉近镜头发现,和一般的白鹭相比,牛背鹭的头比较圆润,橙黄色的头颈和蓑羽让它显得与众不同,再加上那一张淡黄色的犹如鸭嘴兽般粗短扁平的嘴巴,以及它们在牛背上时而“雀跃”、时而“矗立”的呆萌身姿,宛如一只只徜徉在田间的精灵。
翩翩起舞 摄影:吴国群
静静“矗立” 摄影:岑凤华
据悉,牛背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鹭科牛背鹭属的鸟类,别名黄头鹭、放牛郎等。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不以鱼为主食而以昆虫为主食的鹭类,常捕食被家畜从水草中惊飞的昆虫,与家畜,尤其是水牛形成了依附关系,由于常在牛背上歇息,因而得了个“牛背鹭”的名字。
牛背上的舞者 摄影:王立强
记者了解到,鸿尾村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超过3000亩,是鸿尾乡的产粮大村。
远方的家 摄影:王立强
63岁的村民叶老伯告诉记者,他儿时跟着家人耕地的时候,经常能看到牛背鹭在牛背上啄食苍蝇等。后来,随着农机的普及、耕牛的减少,特别是农民进城务工潮的兴起,大量的农村田地无人耕种,牛背鹭也很少看到。随着近几年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为牛背鹭的“归来”提供了良好条件。
大地调色板 摄影:王立强
“柏溪自然村的这片农田有近500亩,是当地最大的连片农田。”鸿尾村党支部书记叶世勇说,“近年来,这里的牛背鹭越来越多,大约每年5月飞来,持续到8月插秧结束,经常会看到上百只牛背鹭群飞群栖的现象,也吸引了众多省内摄影爱好者来拍摄。”
希望的田野 摄影:王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