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创办历史回顾之七:船政建筑大观
2020-07-0302-32-53来源:学习强国

船政建筑营造工作开始于1866年夏季,首先建设配套的衙署、洋楼等行政办公和教育、居住建筑,在1866年末全面开始生产厂区的建设,全部工程至1868年下半年基本告成,共营建各类建筑80余处,奠定了船政建筑群的基本格局。船政建筑群是中国近代史上经过科学规划的,以工业生产为主要功能的大型建筑群落,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形式丰富,在中国规划史、建筑史、工业史上都具有开创性的地位。

按照功能的不同,船政建筑群可大致分作行政教育区、生产厂区。

一、行政、教育区

船政的行政、教育区分布在莺脰山一带,船政官员、工匠以及洋员们的宿舍等也多营建于此,范围内的主要建筑包括:

船政衙署

1.jpg

船政衙署旧影。(摄影:[法]Chusseau Flaviens)

历史上称为节使署,俗称船政衙门,是船政大臣的办公场所和官邸。

天后宫

2.jpg

船政天后宫旧影。(图片来源: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船政天后宫建于1868年,由船政大臣沈葆桢组织营建,供奉天后妈祖,清廷赐匾“德施功溥”。

前、后学堂

1593758335204611.jpg

船政前学堂旧影。(图片来源: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

4.jpg

船政后学堂旧影。(图片来源: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

前、后学堂是船政重要的教育机构,是两处结构相似的建筑群,主体是一栋高大的二层洋楼,是教学和办公楼,洋楼后方是一圈“凹”形的建筑,是学生宿舍、食堂、浴室所在的生活楼,办公楼和生活楼之间的空地是学校的操场。

艺圃、考工所

5.jpg

船政艺圃(左)与东考工所(右)旧影。(图片来源: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

艺圃、东考工所是两处造型相似的中式院落,内部房间密集。艺圃为船政学徒工的宿舍,东考工所是船政中国工匠的宿舍。

洋楼

6.jpg

日意格寓所洋楼舆图。(图片来源: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船政的行政教育区内还有四座造型和学堂办公楼相似的洋楼,分别是洋员正监督日意格、副监督德克碑,以及外国医生、外方总工程师等的寓所。

二、生产厂区

船政的主生产厂区由以木作为主的船体制造区,和制造机器的铁工制造区组成,其中的主要建筑是被称为“厂”的车间,俗称为“船政十三厂”,较重要的建筑包括:

船台

7.jpg

正在建造舰船的船政船台。(图片来源: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船台是造船的基础平台,船政于1867年12月30日建成第一号船台,之后至1868年末又陆续建成另外两座,3座船台相互平行并列,朝向马江,每座的长度大致约为76.8米,均为木质结构。

小铁厂、钟表厂

8.jpg

西方铜版画上绘制的船政小铁厂以及邻近的钟表厂。(图片来源: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

小铁厂落成于1868年,是船政第一座金属加工车间,该厂的投产也标志着船政创建阶段的中外合作“五年计划”时间开始起算。小铁厂不仅建造了船政造舰所需的铁件,也生产加工船政其他车间建筑所需的构件,现存船政轮机车间中的铁柱历史上就是由小铁厂生产。小铁厂后改为铁胁厂,生产舰船的龙骨、肋骨等大型金属结构件。

小铁厂邻近的钟表厂,是中国第一座航海仪器车间,生产船用罗经、六分仪等设备。

轮机厂、合拢厂、水缸厂、铸铁厂

9.jpg

船政历史照片,从左至右的三组大型建筑分别是水缸厂、轮机厂、铸铁厂。(图片来源: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

船政铁工制造片区最重要的三组车间分别是制造锅炉的水缸厂、制造蒸汽机的轮机厂(以及作为总装车间的合拢厂)、制造轮机大型部件的铸铁厂。这三座车间解决了蒸汽动力时代的核心关键部件——蒸汽机、锅炉的国产化。在轮机厂邻接的合拢厂楼上,还设有船政的生产设计部门绘事院。

打铁厂、拉铁厂

10.jpg

船政打铁厂、拉铁厂旧影,截面为方形的烟囱下就是拉铁厂。拉铁厂的方形烟囱与轮机厂的圆形烟囱,是船政重要的两座大型地标。(图片来源: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

船政打铁厂,即锻造车间,可以锻制锚链、传动轴、锚、装甲等部件。拉铁厂则是轧制车间,加工锅炉、轮机制造所需的铁板、铜板、角铁等。

铁船槽

11.jpg

中法马江之战后拍摄的船政铁船槽。(图片来源: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

铁船槽,又称铁板船槽,即拖船坞,类似于现代修造船所用的船排,可以通过排车将舰船拖曳上岸,实施离水维护。船政铁船槽最大可以维护2500吨级的舰船,是亚洲第一座此类设施。

铁水坪

12.jpg

船政历史舆图中的铁水坪。(图片来源: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

铁水坪,即铁质栈桥码头,安装有40吨级的大型门式起重架,是船政重要的起重和舾装码头。船政建造的舰船用锅炉、蒸汽机,即通过这一码头吊装上船体进行装配。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