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一轮古厝提升行动步履不停,记者1日从福州古厝集团获悉,提升行动重点项目之一的黄恒盛布行旧址修复工程现已启动,修复工期为9个月。
省级文保单位黄恒盛布行启动修复
当年曾引领福州风尚
1日,记者来到上杭路实地探访。走在青石板路上,两旁古厝的院墙挡住了艳阳的炙烤,消减了夏日的暑热,让人不由放慢了脚步。行至217号,一座气派的中西合璧建筑赫然出现在眼前,抬头仰视,“恒盛”两个大字抢人眼球。楼高两层,门面开阔,北侧墙体为欧洲哥特式,由白花岗岩条石砌成,中开圆弧顶石门框;二层墙体中设一圆形漏窗,两侧立一对多立克石柱,楼顶女墙环绕。虽历经百年风霜侵蚀,但仍让人不难看出其当年的堂皇、气派。
上下杭保护开发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黄恒盛布行创办于1890年,民国时期走向鼎盛,当年专门销售高档的丝绸和布料。许多摩登女性都到这里购买绸缎、布料,经过剪裁就成了时尚、流行的服装。这里当年可是福州的时尚风向标,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修复遵循“最小干预”原则
据介绍,黄恒盛布行一楼当年为销售区,二楼为办公区。一楼地面铺设着花瓷砖,花纹、色彩迄今依然清晰可见——当年地面铺设花瓷砖可是件“奢侈、任性”的事!
在二楼一侧楼梯上方的天花板上有两个小窗,据说小窗上当年装有玻璃(现已损毁),阳光可以透过玻璃照到楼梯上,楼梯护栏、扶手均有精美的雕花。
由于年代久远,黄恒盛布行内的木构件破损较为严重,负责工程修复的福州古厝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修复中,我们将严格遵循‘最小干预’的原则,采用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复。”
黄恒盛布行在修复前,曾有数十户人家居住于此,老福州林依伯便曾在此住了近60年,他告诉记者,小时候,其经常和小伙伴楼上楼下疯跑,嬉戏打闹,因为房子大,房间多,捉迷藏是当年小朋友的最爱。林依伯对记者说:“听说布行要修复了,我们都非常高兴,我们一群老邻居说好了,等修复后,我们一起再来这里看看。”
这里曾走出两位“百万富翁”
采访中,上下杭保护开发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黄恒盛布行背后的故事。据介绍,黄家三代经商,第一代为黄瞻鳌、黄瞻鸿两兄弟;第二代是黄瞻鸿之子黄如涛;第三代为黄瞻鳌之孙黄骏霖。黄家经商50载经久不衰,在福州商界传为佳话,黄瞻鳌、黄瞻鸿更是有“百万富商”之称,是当年福州帮的代表人物。
黄瞻鳌、黄瞻鸿之父黄玉山原务农,后在福州人林裕源在上海开设的“林怡记”汇兑庄当司账。黄瞻鳌13岁时,因其父的关系进入“林恒盛”染布行当学徒。他聪明好学、认真肯干,甚得店主林裕源的赏识。学徒期满后,黄瞻鳌转做店员负责送货和收款。他待客热情,口诀计算精确,对各种布料染色应用何种颜料、用量、工时等都有精确的计算,越发受林裕源器重,让他负责染布行的管理。不久黄瞻鳌应招入股,并与林裕源结为姻亲,主持行务。
林裕源去世后,黄瞻鳌承接行务自营,将招牌更名为“黄恒盛布行”。他独立经营后,将业务扩大到销售各类布匹、绸缎纱罗与高档商品,批发量占80%以上,成为布行的大户。黄瞻鳌之弟黄瞻鸿当时也从广东回福州,助兄管理“黄恒盛”企业。
黄如涛自幼聪明,甚得父辈赏识。他在挑起黄家总管的担子后,集商务、财务、家务管理于一身,其善于团结家族成员,企业发展顺利。黄骏霖20世纪30年代初毕业于燕京大学,相继在福州英华中学和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黄骏霖目睹日寇在上海的暴行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毅然弃教从商。1949年福州解放后,黄骏霖参与了市工商联的筹备工作。(福州日报记者 吴晖 文/摄 实习生 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