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东西方各种学说和出版物大量传入中国,国内新思想活跃,学术活动增多。当时的知识分子纷纷仿效欧美研究社会的方法,调查社会,研究政经人文。年鉴这种新型书籍形式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
1913年,上海神州编译社出版《世界年鉴》。这是由中国人自己编纂出版的第一部具有现代性质的年鉴。该书于1912年7月开始编纂,12月31日出版,初版1万册,参加编辑的人员共69人。全书“沿东西各国世界年鉴之例而作,惟于分类一端,则由同人自运匠心,妥为支配,期得纲举目张之益,而收检查便利之功”,“资料由编译而成者约居十之七,其由直接调查而来者约居十之三”。(《世界年鉴(1913)》(1)例言,《民国丛书续编》第一编第1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世界年鉴》篇首收录了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副总统黎元洪题词,国务总理赵秉钩绪言,以及章太炎、王楫唐跋语,书名由程德全题署。地图部分收录了各国旗章图、各国元首写真,世界新地图、“中华民国”全图。全书1300多页,内容分为岁时类(历法、天文、时鉴、丛录)、地舆类(总部、地理、人文、丛录)、国际类(总部、法制、交涉、丛录)、政法类(总部、立法、行政、司法、丛录)、教育类(总部、学校、图书、丛录)、军警类(总部、陆军、海军、警务、丛录)、经济类(总部、岁入、岁出、金融、货币、丛录)、农林类(总部、农事、农产、丛录)、工商类(总部、工艺、商业、矿务、丛录)、交通类(总部、邮政、电信、航业、铁路、丛录)、人事类(交际、摄生、家政、游戏、丛录)、余录类(民国元年民国大事记、民国元年外国大事记、世界现今伟人事略、民国现今伟人事略、补遗、增订)12个大类。“大之宪章法典,小之名物象数,近之郡国州县,远之欧美非澳,凡一年内政治之陈迹、法制之变更、社会之进化、经济之现象,靡不包举无遗。”(熊希龄:民国3年《世界年鉴》序言,《世界年鉴(1914)》,《民国丛书续编》第一编第3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世界年鉴》博采国际国内各方面资料,结合国情分类编纂,并通过直接调查完善年鉴内容,在中国年鉴编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来综合年鉴的编纂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如果说《新译世界统计年鉴》是国人翻译的成果,引进了“年鉴”这一书籍概念,那么,《世界年鉴》则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标志着国人对“年鉴”的认识和编纂实践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水平。特别是由时任总统、副总统和国务总理亲自题词或作序,这在中外年鉴发展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20世纪初,创办发行的年鉴还有1914年由基督教全国大会中华续行委办会编制、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发行的《中华基督教会年鉴》,1916年江苏教育学会编纂的《江苏教育学会年鉴》等。
20世纪20年代,中国年鉴事业得到初步发展。年鉴编纂种类多样,初具规模。从编纂类型上看,既有综合性年鉴,又有专业性及统计性年鉴;既有国际性年鉴,又有全国性和地方性年鉴。从编纂内容和方法上看,既有翻译、摘编的内容和实地调查采访资料,又有地图、大事记、表格、附录等多种体裁形式。从编纂主体看,既有外交部、市政府等官方机构,又有商务印书馆、银行周报社、新亚书店等新闻出版单位,还有年鉴是个人主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年鉴的编纂手法在中国年鉴编纂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如《世界年鉴》彩色地图的运用,《中国年鉴》总目、细目的设计方法,等等。其中,19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发行的《中国年鉴(第一回)》,可谓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纂的全面反映中国国情的综合年鉴。该年鉴卷首附有五表,即“中华民国十二年阴阳历对照表”“中华民国十三年阴阳历对照表”“最近二百八十年中东西三历合表”“五千年间星期检查表”“中外度量衡比较表”,分土地人口(土地、人口)、政治军事(宪法、国会、官制、司法、外交、陆军、海军)、财政金融(财政、盐务、货币、银行)、交通水利(铁路、电政、邮政、航务、航空、治水及筑港)、农工商业(农业、林业、渔牧、矿业、工业、商会、公司、外国贸易、度量衡)、教育宗教(教育、宗教)六大部类,后列二十年来中国大事记和附录。《中国年鉴》的框架结构为民国时期各地编纂综合年鉴时所经常借鉴。
进入30年代,中国年鉴事业出现了一个高潮,有人称为短暂的“年鉴热”。1930—1949年,编辑出版了百余种年鉴。
民国时期出版的年鉴,有如下几个特点:
1.数量种类可观
据《民国时期总书目》统计,民国时期共出版各类年鉴280多种。(《民国丛书续编》编辑委员会:《〈民国丛书续编〉第一编的历史文献价值》,《民国丛书续编》第一编第1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此数字为约数,未进行全面校核。)。这在战事频繁、经济凋敝、文化落后的时期,实属不易。年鉴类型大致齐备,其中尤以地方性和专业性的年鉴为多。但出版年鉴的地区分布并不平衡,最多的属广州市,1928年该市出版《广州卫生年鉴》,1929年出版《广州统计年鉴》,1932—1933年出版《广州商业年鉴》,1947年在继续出版商业年鉴的同时,又出版《广州商场年鉴》和《广州工商年鉴》。江西和江苏等省还出现了《赣县年鉴》《无锡年鉴》《无锡县公安局年鉴》《吴县工运年鉴》这样的县级年鉴。而这一时期,部分省区未见年鉴出版的记载。
2.存续时间普遍较短
这280多种年鉴,80%以上只出版了一二回(部),昙花一现,寿命普遍不长,有的两回之间间隔长达10年以上。坚持连续出版三回以上的为数甚少,仅有《申报年鉴》《中国经济年鉴》《全国银行年鉴》《世界年鉴》《国民政府年鉴》《内政年鉴》《财政年鉴》《中国年鉴(英文)》《世界知识年鉴》《江苏教育会年鉴》《上海市年鉴》《广西年鉴》《湖南政治年鉴》(后改名为《湖南年鉴》)等,其中,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为《申报年鉴》和《中国经济年鉴》。
3.文献资料弥足珍贵
民国时期编纂出版的年鉴,尽管存续时间普遍较短,内容篇幅大小不一,编纂质量参差不齐,但保留了大量有价值的珍贵史料。当时的各种年鉴,除详细载录有关时事资讯外,还通过实地调查采访,收录了大量采访册、调查报告和统计资料,许多年鉴内容大多以调查统计资料为主。特别是部分年鉴连续出版时间相对较长、篇幅相对较大,更为后来的专题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逐年可比历史资料。当时还有一些伪满洲国和为日本侵略者服务编辑的年鉴,尽管立场、观点、方法都存在问题,但其中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资料、图片及统计数字仍然是十分珍贵的。
(摘自《地方综合年鉴编纂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