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钩沉|琅岐海堤的变迁
2020-08-2710-00-09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赖晨


20200824_A07_02_28.jpg

琅岐环岛公路

20200824_A07_02_27.jpg

琅岐围海大堤

  琅岐岛古称“琅琦岛”“琅琦山”“嘉登岛”,因为刘姓人家较早迁入岛上,俗称“刘岐”。因为其地处闽江入海口,素有闽江口明珠之称。岛东西长十五公里,南北宽八公里,全岛总面积约五十六平方公里。琅岐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有山有水,背江面海,岛上一派田园风光。而作为重要水利设施的琅岐海堤,也经历了岁月的变迁。

  琅岐旧堤

  琅岐镇系闽江口大岛,全岛地势有如龟背,四周海水咸苦,不能灌溉或饮用,每逢闽江发洪水或台风海潮时,常有许多岛沿平地和居民住宅受淹。

  涨潮,洼地一片汪洋,变成泽国;暴雨,山洪肆虐,田园被淹;全岛有三分之二的耕地,涨潮便被淹,无雨便干旱。由于山洪冲刷和海潮侵袭,水土严重流失,土质越来越贫瘠;海边土地盐碱化,不长庄稼;许多本来可以种两季庄稼的土地只能种一季,而且产量很低。在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琅岐岛的人民常年“糠菜充饥,衣不蔽体”,遇到特大灾害,不是饿死,便是背井离乡外出逃荒。1949年前自然灾害频繁,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围海大堤建成之前,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

  琅岐镇自唐宋以后农业繁荣,岛屿周边或浦岸上修筑有大小堤坝十九处,总长约20公里。琅岐旧堤主要分布在云龙、金砂、凤窝、衙前、海屿、吴庄、三平等乡村。但由于当时施工技术和条件限制,几乎都是就地取材,并用一些石灰和石头砌护。这些旧堤虽经历代修补,但规模仍然很小,堤顶宽度仅1.0~2.5米,且小于1.6米的居多。堤高按地势不同,约1.2~3.5米,其中2.5米以下的居多,只能防范一般洪水或小潮。

  此外,在封建时代,由于土地私有制,这些堤坝各自独立,没有形成防洪整体工程。都是以“围”为单位,围地而筑,以保护某一“围”范围内的村宅田地。大“围”者二三百亩,小“围”者二三十亩,参差不齐。加之,该地蟹类繁多,常在堤身掘穴为巢,在急风狂浪之下溃堤于蟹穴是常事,故而年年要修堤补洞。倘若年久失修或遇大潮又因防洪能力不足,往往招致堤毁田淹。

  初战海潮

  1951年,闽侯二区(琅岐)曾对这些海堤进行检查,提出维修计划,报告闽侯县政府审批。同时,先由各村自修自建小水利工程22处,其中,开挖疏浚河浦11处,开沟修渠6处,挖修水塘5处,初步改善8695亩农田的灌溉条件。

  翌年,琅岐全岛分段实施环岛新堤修建工作,首建金砂段海堤,北起瓜浦边南止当里,全长3.5公里,投劳三万多工日,护田两千余亩。同年,各村陆续修筑各段小堤。1956年,全岛2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村)八千多农户投工八十万工日,修堤、建闸。

  到1957年底,全岛建成大小23条、共长41公里的海堤,另外还建造了21座水闸、18个水库和水塘,逐步减弱了海潮和旱涝灾害。1957年,全岛粮食总产量比1953年增长了44%,比1949年增长了1.2倍,从缺粮区变成余粮区。

  从1949年至1958年,虽然初步制服了海潮,让生产得到了发展,民生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水灾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却没有根本解除。这时期修起来的海堤,由于堤身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堤段互不相连,仍然挡不住特大的海患。1957年一次大海潮,海堤有二十多处溃决,堤内七千多亩土地被淹没;接着又是一场连续八十多天的大干旱。党和政府虽然积极组织群众抗旱,但依然有七千多亩稻田颗粒无收。

  围海大堤

  1958年,琅岐岛的党和政府根据全岛情况和群众的要求,制定了彻底战胜海潮等自然灾害和发展多种经营的全面规划。根据这个蓝图,要把原来经不起风浪、互不连接的小海堤,加宽培厚,连接成一道环岛的标准海堤;山上的每一条山沟,大的修水库,小的建水塘;堤上、河上再修建水闸,引淡水排咸水;结合整治排灌系统,开渠挖沟,平整土地,改良土壤,修建田间大道,彻底解决水旱灾害的威胁。

  海堤动工时,正是秋收大潮快要到来的时候,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把海堤修好,堤内即将成熟的庄稼就将无法保住收成。时间紧迫,全岛男男女女一万多人上阵,不分昼夜,不避风雨,在堤边搭起工棚,办起食堂,夜以继日地同海水进行搏斗。

  要建成这条海堤,需要填堵32处大河浦,人要站在深及胸脯的咸水中劳动,还有被大风、猛浪卷到海里去的危险。但是人们丝毫没有被这个困难吓倒,像上火线一样,愈战愈勇,毫不畏怯。有一次,衙前大队正在修建中的一个河浦,由于浪猛、水急,已填进去的数万担沙石、泥土眼看就要被冲垮。危急时刻,支部书记陈起湘、陈奋奎,毫不犹豫地跳进激流,用自己的身体堵住缺口。当群众拦阻时,他们说:“就是龙潭虎穴也要跳下去。”在他们的影响下,接连一百多人跳入海中,手挽手、肩并肩,挺起胸膛堵住了缺口。这使全村群众大为振奋,他们立即把几百块门板送到工地,经过紧张抢修,终于把河浦填好了。像这样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事迹,在每一队、每一村都能找到。

  没有现代化的测量仪器,他们便用一个装满清水的碗,放在一个普通木尺上来代替;没有钢筋水泥,他们就上山打石头来代替;缺乏工具,农具厂、木料厂就彻夜赶制工具,送上工地,缺乏其他材料,他们就积极寻找废料。

  勤劳勇敢的琅岐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把原定的建设计划全部实现了。除了建成长达45公里的环岛海堤外,还增修水闸24座26孔,水库、水塘30个,挖渠1000多条,安装抽水机6部。

  后续建堤

  1965年,琅岐岛人民把北兜闸改到沪沙口,围海大堤总长缩短5公里,耕地面积增加五百亩。

  1975年10月,全岛再次全面整修围海海堤,继续加高培厚。把堤顶增高到罗零标高(罗星塔水准零点)7.6~9.2米,宽度从2.6~2.8米加宽到3.1~3.5米,海堤的防浪墙高也增加到9.2~10米,增强抗潮能力。

  琅岐镇把岛西部与南部的海堤称作“万亩片海堤”,起自凤窝上道,沿渡亭坟、沃头浦、坟尾至南尾水闸转向东行,经过屿洋、公婆、海屿、三保闸,止于东岐金鸡山,该海堤长20.5公里,保护农地两万八千五百亩。岛东北部、东部和雁行洲的海堤称为“千亩片海堤”,全长19.5公里,保护耕地九千五百亩。其中雁行洲内的海堤总长约12公里,保护农地五千亩,人口一千五百人,始建于1970年,原堤顶高7~7.5米,宽1.4~2米,1995年堤顶加宽至3.1米,堤坝增高到7.9米,防浪墙高8.7米。

  此外,琅岐镇云龙村村民历经艰辛,成功修建了“矮岭围垦堤”。1988年11月,云龙村投资两百万元动工兴建海堤,并命名为“矮岭围垦堤”,尚未建成即被1990年9月9日的十二级台风所毁。1991年6月动工复建,1992年5月竣工,同年8月,再次被强台风第二次毁坏大半,1993年2月再次复建。1996年7月31日,该堤第三次遭台风毁坏,当年9月第三次重建,次年5月完工。这次重修总结之前的教训,提高修建标准,重修后坝顶高达10~10.5米,总长约3公里。新堤可抵御十一级台风以及七米高浪的袭击。保护围垦开发面积两千零三十亩。建堤地点在云龙矮岭山至古尾岸线以东的海滩上,堤顶宽度为3.1米。

  (来源:《福州晚报》2020年8月24日 A07版 闽海神州,2020年8月27日 A12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