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识别码】钓鱼台国宾馆
2020-09-1402-47-00来源:《共和国识别码》

钓鱼台国宾馆,原是一处古代皇家园林,20世纪50年代末作为北京十大建筑之一予以改造,成为中国国家领导人进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国家接待各国元首和重要客人的主要宾馆。

钓鱼台国宾馆坐落在北京阜成门外古钓鱼台风景区,玉渊潭东侧,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0.5公里,总面积42万平方米。环境幽雅清宁,楼台亭阁间碧水红花、林木石桥,是中国古典建筑情趣与现代建筑格调的完美融合。

古钓鱼台是北京著名的园林之一,因金章宗皇帝在此筑台垂钓而得名,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明代万历年间,成为明代皇亲的京郊别墅。至清代,乾隆皇帝敕命疏浚玉渊潭并在此兴建行宫,营造了多处建筑,并引来香山之水,通至阜成门外护城河,成为皇家园林。乾隆皇帝还为每座亭、台、楼、阁亲笔题写了匾额,为钓鱼台西侧瓮门赋诗题匾“钓鱼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外交活动发展迅速。1958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并接待应邀来华参加国庆的一些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中央决定选古钓鱼台风景区为址,建一座国宾馆,定名为“钓鱼台国宾馆”,由外交部具体实施。

经过一年多努力,建成了17栋接待楼,大多是二层青砖红瓦楼房,外部保持原有风格,内部改成现代化装修。各楼从东门北边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编号。为体现大小国一律平等,不设“1号楼”;为尊重欧洲国家习惯,不设“13号楼”;为尊重中国传统,以“芳菲苑”称“17号楼”,以“八方苑”称“4号楼”。第18号楼总统套楼是最豪华的建筑,外形是纯中国皇帝宫殿结构。其他有西方别墅式的、伊斯兰式的、东方民族式的。建成后,园内景色大为改观,原钓鱼台行宫和现代化17栋楼连成一片,古今相映、珠联璧合。

1959年国庆10周年庆典前夕,钓鱼台国宾馆迎来了首批国宾。12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团,每个代表团入住一栋楼。率领苏联代表团的是赫鲁晓夫,他在18号楼的大门前,栽下了象征和平友好的纪念树。金日成率领的朝鲜代表团住进12号楼。胡志明住进11号楼。各代表团都在自己住的楼前栽树纪念。

此后,国宾馆专门接待来华访问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世界知名人士,并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事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自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彭真等中央领导人有时也到钓鱼台国宾馆召集会议,或临时小住,或会见外宾。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钓鱼台国宾馆除了仍然接待外国贵宾、举行外事活动外,1980年开始对社会开放营业。

据介绍,钓鱼台国宾馆已经先后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总统、国王、总理近1000人次,其中600余位下榻18号楼。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进行历史性的“破冰之旅”,下榻之处便是钓鱼台国宾馆18号楼。此前基辛格秘密访华时,住在6号楼。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入住钓鱼台12号楼。20世纪80年代,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谈判,以及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谈判都是在钓鱼台进行的。1992年,中韩双方经过谈判,在17号楼芳菲苑签署了建交公报。1999年12月,江泽民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最后一次以俄罗斯总统身份访华的叶利钦。从2003年8月开始,世人瞩目的六方会谈在芳菲苑举行,历经波折,终于在2007年实现突破,通过“二·一三”共同文件;2007年10月3日晚,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又发表《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

钓鱼台国宾馆见证了中国外交的众多事件和逸事,因此是世界和媒体瞩目的地方。

(本文摘编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共和国识别码》)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