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展飞
闽侯县素称八闽首邑,山川灵秀,人文荟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境内群山连绵,山峦重叠,气势雄伟,北部山地属鹫峰山东伸支脉,由闽清、古田入境。西南部山地属戴云山北延山麓,自德化、永泰入境。唐诗人刘禹锡《陋室铭》诗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闽侯之山虽不是很有名,与人文相结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仍然留下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
“刘庄礼上天”
五峰山,又名五龙岩山,当地俗称“刘庄礼上天”。《闽侯七里志》载:“五峰山,又名五龙岩山,位于七里南面,地处青口镇东台村,东接青龙山脉,西连南阳顶山脉,主峰五龙岩高535.7米,相传长乐屠夫刘庄礼在此得道升天。”闽侯县青口镇西台村与东台村相邻,四面环山,自古就是福州南大门的交通要道。唐宋古驿道从村中经过,往南过相思岭可通往福清及闽南等地,往西翻过后山就是义客岭。义客岭是古驿道的重要枢纽,因客人在此结伴同行而出名。位于东台村与西台村之间的五峰山,也是相思岭支脉,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顶有一奇峰突兀,人们称之为“五龙岩”,像一把利剑直插云天。峰上云雾缭绕,置身其中,顿觉脚下白云飘逸,腾云驾雾一般,给人一种神秘莫测飘飘欲仙的感觉。这座奇特的山峰,当地人赋予其更奇特的名字:刘庄礼上天。
传说,早年有一个长乐人,姓刘,名叫庄礼,亦作遵礼。他身材魁梧,腰圆膀粗,一双浓眉豹眼,让人望而生畏。刘庄礼以杀猪卖肉为生,因长相凶恶,态度生硬,人们多敬而远之,结果无人买肉。刘庄礼在长乐无法生存,辗转来到闽侯县西台村,还是杀猪卖肉。刘庄礼在西台村恶习不改,凭借一身蛮力,仍然短斤少两,欺行霸市。
一天早晨,刘庄礼醒来发觉浑身疼痛奇痒。他开始并不在意,咬咬牙,坚持去卖肉。后来,他的病情日益严重,从早到晚坐立不安,弄得他苦不堪言。乡民见此状况都认为是老天对他的惩罚。一些好心人见刘庄礼如此痛苦,难免同情,为他出谋献策。有村民提出,相思岭福海禅寺有高僧精通医术,何不请高僧帮忙。刘庄礼认为有理,想走就走,一刻也不想耽搁。可惜他这段时间吃不好,睡不好,浑身无力,连站立都困难,根本无力出行。于是,几个乡民拿来一副担架,爬山越岭,把刘庄礼送到相思岭福海禅寺。
福海禅寺高僧见刘庄礼病状,马上望闻问切,查找病因,随后语重心长地说:“施主之病非良药所能治,它是因果报应。施主应积德行善,消除内心的邪恶和贪欲。”经过高僧耐心开导,刘庄礼有所省悟。随后便留在寺里,一边治病,一边跟随高僧参禅。
刘庄礼病情好转后,就从福海禅寺回到西台村。他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洗心革面,丢弃屠刀,不再从事杀猪卖肉生意,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村里,他与人为善,经常帮村民做好事。说也奇怪,刘庄礼的病在不知不觉中竟痊愈了。
此后,刘庄礼更加注重修身养性,为村民做了许多好事善事。刘庄礼为了提高自身修养,到五龙岩修炼道家之术。有一天早晨,太阳还未出来,刘庄礼又到五龙岩去修炼,他来到山的最高峰,盘腿而坐,随着东边太阳慢慢升起,突然一声雷响,刘庄礼在山顶上飞升而去。
村民到五龙岩寻找刘庄礼,山顶上只留下一双足印和两把化为石头的宝剑,村民把它们作为镇山之物。当地人为了纪念刘庄礼,把刘庄礼飞升的这座山称为“刘庄礼上天”,一直延续至今。
天龙将军山
闽侯县荆溪镇关西村有座山,叫“天龙山”,也叫“天龙将军山”,具有险、秀、奇、雄四大特点,有赐仙洞、祖屋鬼洞、金龟五福仙师洞、石仙眠床、佃脚大石臼、仙迹岩等景观。山顶建有一座罗白将军殿,站在殿前极目远眺,山峦起伏,闽江流淌,田园交错,令人心旷神怡。那么,为什么“天龙山”会叫“天龙将军山”呢?
相传很早以前,荆溪镇关西山上有座寺院,称“嵩山镇国寺”,乡人也称其为“荷洋寺”,寺里有个外号叫“单眼仙师”的和尚,纠集一批法术高强的妖魔鬼怪在寺内,经常下山到闽江上抢劫商家货船,为非作歹,民愤极大。当地官员上报朝廷,朝廷多次派兵剿灭,屡战屡败。众将领闻之胆战心惊,不敢领兵出征。罗白将军自告奋勇前往剿灭,双方打得天昏地暗,死伤惨重。罗白将军麾下一员大将,在一次战斗中临阵脱逃。罗白将军发现后,连发两箭,一箭被躲过,另一箭正中其脖子。后罗白将军饶其性命,罚其化为石龟镇守当地,保护一方水土,这个地方现今为关西村石龟自然村。后来,罗白将军终因寡不敌众退逃到天龙山顶白石崖,拔剑自刎,升化在山峰。石龟脖子上中箭的地方,如今长出一棵荔枝树,镇压这只神龟。乡民为纪念罗白将军的功绩,将山峰命名为“将军山”,通称“天龙将军山”,并在山顶建了一座罗白将军殿,至今香火旺盛。
鸡冠岩
闽侯县廷坪乡池坑村穴头自然村通往古田的主干道上,有一块天然的大岩石,乡人称之为“鸡冠岩”。鸡冠岩形状像鸡冠,中间凸出,两侧为岩壁,长约一公里。从鸡冠岩顶往下看,两边则是万丈深渊,深不可测。主干道从鸡冠岩顶上通过,顶宽只容两人侧身而过,行人从岩顶走过,一个个胆战心惊,两眼不敢看前方,更不敢看脚下,若是挑着重担经过此处,再加上雨天路滑,其危险性可想而知。
相传很早以前,当地村民认为,这样一个险峻奇特的地方,一定是个风水宝地,会出皇帝或者是大官。许多人都把祖上墓穴设在鸡冠岩下,期望后代子孙能大富大贵。
有一天早上,雷公经过鸡冠岩上空,听见鸡冠岩在鸣叫,感到奇怪,就降下云层查个究竟。看见山下有一座大墓,占尽了鸡冠岩风水,墓上冒着青烟,很快就有人才出世。雷公屈指一算,不好,这个地势太凶恶了,不会出大富大贵的正人君子,而会出大奸大恶之人。如果这人出世,天下将会大乱。于是,雷公展开神威,一口气把鸡冠岩炸平。从此,鸡冠岩的一端成为平地,鸡冠岩再也不会鸣叫。
金鸡山和石鼓山
相传,远古时期,在闽侯县七里平原上,西边有一块圆形如鼓的大石头,质地坚硬,敲打起来铿锵作响,人们称其为“石鼓”;东边有一块形如公鸡的怪石,大风吹来,发出公鸡鸣叫的声音,人们称其为“金鸡”。不知过了多少年代,金鸡忽然三声鸣唱,竞长大三尺;石鼓咚咚咚三响,也长大三尺,如此循环不断,平地上出现两座小山。山在不断升高扩大,毁坏了良田、道路和房屋。原来是金鸡和石鼓成精斗法,害苦了七里百姓。这事惊动了开天辟地的盘古爷,盘古爷施法镇住金鸡、石鼓。从此金鸡山虽不再长高,但仍会鸣叫;石鼓山虽不再扩大,但仍会铿锵作响。两山之间留下一片小平川,就是今天青口镇的大义、坊口、溪东等村庄,人们在此耕读生息,安居乐业。为感激盘古爷恩德,人们在金鸡山麓建一座盘古庙祭祀之,香火不断。
到了明代,丞相叶向高路过这里,得知金鸡山和石鼓山的故事后,特别感兴趣。接连登上金鸡山、石鼓山。当晚,叶向高就在大义村住下。
第二天拂晓,叶向高还在睡梦中,突然被金鸡的鸣叫声和鼓声惊醒,叶向高披衣而起,来到室外。此时,东边的太阳刚刚升起,金鸡山和石鼓山在晨光的照耀下,山上的植被特别明亮,像是被一层厚厚的光芒笼罩着。叶向高见状大为震惊,决定要破此风水。
叶向高调来兵将,在金鸡山的西向山坡上挖了一口井,说是井,其实不是井,也就是一个稍大的深坑。刚开始,坑里慢慢涌出红红的水,渐渐地就转成清水了。后来有人认为坑的地方是金鸡的后脑部位,金鸡后脑被刺破死去,从此再也不会鸣叫。
叶向高另安排部分兵将,来到石鼓山,在石鼓岩的四周进行清山。说是清山,也就是把石鼓岩周边的植被砍光,土壤翻一遍。叶向高的兵将走后,当地乡民见山坡光秃秃,马上安排人手植树造林,想保住石鼓山的风水,可惜来不及了,鼓皮已经被破坏,石鼓再也不会响了。
雷打石
从福州上福泉高速公路,过乌龙江特大桥后不久,迎面有一座大山,村民称它为“雷打石”,山中有一条隧道,隧道上方用金色大字写着“雷打石隧道”。这个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呢?
相传,明永乐年间,成祖朱棣出征,因疲惫劳累,身患疑难痼疾,虽经“用药百计,罔底无效”,病情不见好转,数日水米不沾,以至发晕昏迷。后得到青圃灵济宫江王徐知证、饶王徐知谔两位真人的治疗而康复。永乐皇帝随即颁诰敕封,号“妙应、洪恩两真人”,赐庙额曰“洪恩灵济宫”,并春秋二祭,岁易衣冠,命翰林院祭酒陈广同张天师前赴宣文致祭。
《闽都别记》载:张天师即同翰林院祭酒陈广奉诏起程来闽,由山东、江西抵闽,入西门,出南门,到乌龙江过渡。摆渡的舟人禀请钦差大人祭江,拈香行礼。陈祭酒问故,舟人曰:“此江中有精怪,常兴波作浪,翻覆行舟。有舟经过者,皆备牲礼致祭,可保无虞,若不祭,通船性命莫保。”陈祭酒听了,笑说:“太岁头上敢来动土。”随问天师:“可祭否?”天师即问:“是何精怪?”舟人答:“有时现出一头白龟,任极大之船,只在下面一顶,船无不覆。常人言‘东西洋易渡,乌龙江难渡。’有过渡的人,过了乌龙江者,都会寄信回家报平安。”张天师即笑曰:“我玄天上帝,即治龟蛇。不须祭,今且过,待回来收之。”言讫即开船。刚至中流,波浪涌起,天师于腰间解一条丝条,抛于涌浪中,即刻浪静平稳。至南岸,一直往青圃灵济宫方向赶路。
却说乌龙江中的石龟精被张天师绑住,想要报复张天师。见张天师一行来到峡南与枕峰之间的一座大山时,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突然施展法力,瞬间乌云翻滚,大大小小,无数岩石从天上飞来,向张天师、翰林院祭酒陈广等一行人劈头盖脸砸下来。情况非常危急,如果被砸中的话必死无疑。与张天师同行的人一个个惊慌失措,躲也无处躲,逃也逃不了,心想这下全完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张天师仗剑在手,口中念念有词,突然间,电闪雷鸣,雷电交加,飞岩碎落,乌云散去,一切都恢复了平静。张天师一行人继续往灵济宫而去。后人把这里称为“雷打石”,一直流传至今。
五宰埕
闽侯县南屿镇双峰村位于旗山之巅,这里山高峰险,云雾弥漫,林木青翠茂盛,现为国家森林公园。
相传明朝时期,江西一位堪舆名家顺着旗山山脉寻找风水宝地,找到双峰村,在离村不远的地方,相中了一块宝地。他对同往的徒弟说:“这里群山罗列,涧水环流,龟岩、鳖岩、眠牛岩错落排开。溪涧之中有百年灵蛙,夜至蛙声洪亮,声及里许。此地能出宰相,但穴位难定,你要好生寻找。”这位堪舆名家自从旗山回江西老家后,便卧床不起,不久别世。
这位江西堪舆名家的徒弟是闽侯县南屿人,在师父死后的十几年间,不断到双峰村周边探寻宝穴,一直找不出宝地的穴处。
明朝首辅叶向高与南屿水西林林如楚结为儿女亲家。一天,叶向高返乡省亲来到水西林女婿家,听到人们谈论旗山上双峰村有块风水宝地,能出宰相。叶向高对风水颇感兴趣,次日,他不畏山道坎坷,乘舆来到双峰村。这天刚好大雾弥漫,经久不散,临近中午仍然烟雾迷蒙,山岳潜形,叶向高只好扫兴下山。此后三天,叶向高都乘舆前往双峰村,然而三天都是大雾。
过几天,他再次请轿夫抬他上山。这次到达双峰村时,又是云雾弥漫。叶向高取出了带去的香烛点燃后,向苍天喃喃数语,祈求老天,拉开雾幔,让他观瞻此地一番,并表示决不损坏这里的风水。不一会儿,大雾慢慢散去,山脉涧水罗列开来。叶向高在周边看看走走,走走看看,随后下山。叶向高究竟看到什么,无人知晓。
宰相叶向高五次来双峰村的消息不胫而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传越玄。后来,人们便传这里为“五宰埕”,是个能出五位宰相的风水宝地。双峰村民怕风水宝地被他乡人得去,便把耕牛牵放于此,让牛屎牛尿渗透地下,成了秽地,因此又成了“牛屎埕”。
如今,“牛屎埕”的知名度仍然很高。不少知道它来历的人,到旗山森林公园游览时,车到此处便会停下来,观赏观赏它的面目。
《福州晚报》(2020年10月23日 A13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