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40年代,每当夜幕降临,一束束神秘的电波,就从台江太平山“山仔里”16号高家大院发出,将重要军事情报发往闽北和华东。
高家大院位于台江区太平山山仔里16号,是中共闽浙赣省委福州太平山联络总站旧址。
革命战争年代,这个充满革命浪漫传奇色彩的大家族一共走出15位革命者,不仅为游击队提供人员、物资和情报,还架设、掩护秘密电台,接收新华社的电讯并印发给福州地下党,用红色电波传播进步思想,壮大我党队伍。
这里的同志,还要做好省委负责同志和各地委负责同志来往住宿,保密保卫工作,为福州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摄影:叶诚)
(摄影:叶诚)
在高家大院建联络总站
从工业路拐进一条小路,前行几十米远,就能看到一栋西式旧洋房,这就是中共闽浙赣省委福州太平山联络总站旧址所在地——台江区太平山山仔里16号高家大院。
(摄影:叶诚)
1944年,省委需要在福州设立地下交通联络站。经周密考察,最终选择在省委机关负责电台工作的高振洋胞兄高振云位于潭尾街的“同和锡箔杂货行”作为据点。高振云当时是福州颇有名望的工商业主,还是林森县参议员,受其弟高振洋等人革命思想影响,他同情和支持革命。
1945年9月,省委先后派苏华、饶刚生、陈德义等人来福州负责联络工作。不久,联络总站移至太平山高家大院,高振洋随即担任太平山联络总站电台台长。
(摄影:叶诚)
做好省委负责同志和各地委负责同志来往住宿,开会的安全掩护和接待工作,是联络站最主要的任务。高振云靠着与乡长的关系,为地下党员打路条、开通行证。太平山支部党员和积极分子还想方设法筹款,为地下党活动提供经费,购买电讯器材零件、药品、枪支等物资,支援山上游击队。
(摄影:叶诚)
(摄影:叶诚)
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高振枢老人,以前在太平山联络总站工作过,对在那里的日子记忆犹新,高振枢曾对后辈讲述过那些峥嵘岁月。选择在高家大院建联络总站,是因为有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有利条件。天时,指的是国民党统治下,学生们反内战,掀起罢课运动。地利,指的是地理环境好。高家大院位于太平山后面人称“山仔里”的小村庄。这个村庄三面临河,一面是稻田,只有一座石桥与太平山相连。周围有田地、果树、河流,外人不容易发现或进入,地下党员轮流值班就行。人和,指的是房子里住的人家都是亲戚,且有背景,方便掩护工作。地下党员发电报时,都用棉被遮住电台,以免被人听到声音。
(摄影:叶诚)
红色电台为解放福州传递情报
党在恢复城市工作时期,就在太平山建立了中共闽浙赣省委福州太平山(包括潭尾街、山仔里)交通联络站。1949年春末夏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解放战争形势大好,6月,省委派苏华回榕,与陈明负责秘密电台工作。
苏华和她年轻时的照片(资料图)
苏华本姓黄叫德馥,后来为了表示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建设中华苏维埃的伟大事业,才改名苏华。她1926年参加大革命运动,1931年7月1日入党,当过莆田中心县委书记。在1937年7月召开的中共福建省委第一次党代会上,她当选为省委委员。1942年2月,她奉调省委负责党内机要交通工作,先后在邵武、建阳、南平等地建立地下交通站。1949年6月,为了解放福州,党组织决定让她再次潜入福州收集情报。
当时特务头子毛森专程到福州,布置对中共地下党的清剿,严查从闽北南下福州的人员,那天一早,地下航线调来了一艘快艇,专程送苏华到福州为十兵团搞情报。
为防万一,苏华此番来榕作了精心化妆,把自己打扮成一位老太婆,一身斜襟褂大裆裤打扮,将密电码藏在身上隐秘之处,由闽江地下航线的同志掩护,躲过了敌人多次搜索,顺利到达福州。发情报用的电台,已先期由闽浙赣省委警卫连指导员陈德义护送到福州太平山后山仔里村高家大院。
苏华到福州的当天晚上,就出去寻访地下党员,布置收集情报。因为十兵团有十万大军入闽,吃饭问题至关重要,所以搞到全省各县粮食年收成情况和国民党在福州周边粮库布置图,是最重要的情报。
令十兵团先遣队没有想到的是,苏华到福州的第三天,就将此情报送到了先遣队所在地建瓯。后勤先遣组组长夏勋成当时接到这封情报时都愣住了,没想到苏华这么快就搞来了情报,真是雪中送炭!他还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连说了好几遍:神了!神了!
红色电波不断划破白色恐怖日重的榕城夜空,敌人开始注意到山仔里高家大院。每回电台工作时,全村皆兵,连孩子都爬上村头的荔枝树站岗,一旦发现有可疑人员进村,马上报告,迅速转移电台。高振云还用重金买通密探,从而保障电台源源不断地向十兵团输送情报。
建筑保存完好
台江区太平山高家大院,建筑坐北朝南偏东,东西排列,西侧为主落,是中式传统民居,建于清光绪年间,面阔五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两层封火墙高耸,天井回廊,青砖外墙与东侧三层民国红砖楼,建于1930年。
(摄影:叶诚)
大院内建筑装饰精美,槛窗隔扇等均为楠木制作并鎏金,现保存完好,房子里每一级台阶,每一块木板,每一块青砖,每一根梁柱……都在诉说着那艰难的岁月,亦在宣告那不易的傲人事迹。
(摄影:叶诚)
文革期间,红卫兵破四旧,当时的高家大院住户们,用泥土把房屋的窗花都包裹住,这才让总站的旧址完好保存下来。
据悉,太平山联络总站旧址是台江区文物管理部门已经登记在册的文物保护单位。台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旧址的保护,在旧城改造中予以保留。
(摄影:叶诚)
后来,在高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台江区委、区政府在高家大院建立了中共闽浙赣省委太平山联络总站陈列室。陈列室通过展示发报机、油印机、会议手稿等党史资料,重现那段红色记忆。高家大院现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台江区关心下一代红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