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史迹|长乐区圣寿宝塔及天妃灵应之记碑
2020-11-2604-53-03来源: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网

  圣寿宝塔

  圣寿宝塔始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十月二十三日竣工,距今已有900年历史,原为宋徽宗祝寿而建,故名圣寿宝塔,明·嘉靖年间长乐知县潘府改名雁塔。

   塔为八角七级仿阁楼式石塔,通高27.4米,穿心式结构,内设塔梯,外设平座,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一层南面阴刻“雁塔”横额,塔壁饰有佛教故事精美浮雕,二层南面正门挂“圣寿宝塔”石匾额,是研究宋代建筑石雕艺术的珍贵实物。塔的样式、构造、做法极具地方特色,代表了我国东南沿海造塔技术的先进水平。

  该塔是郑和俯瞰其停泊太平港船队的瞭望塔,也是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从宋代至明代不断得到僧人募缘、乡人舍财、官府捐资重修。郑和下西洋时多次重修圣寿宝塔。

  1961年5月10日,由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2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福州遗址地。 

1606380897646066.jpg

圣寿宝塔全貌图 

  《天妃灵应之记碑》 

  俗称郑和碑,今藏于长乐市郑和史迹陈列馆内。碑文分前后两个部分,详细记载从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公元1405~1431年)前后二十八余年期间,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的经过和结果,以及第七次下西洋的任务等。 

  该碑是郑和于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第七次奉使西洋,又驻舟师于福建长乐太平港,再次整修天妃宫、南山塔寺并新建三清宝殿,竣工时立于南山天妃宫并由郑和亲自撰文。 

  碑座为花岗石质、碑身黑色页岩质。碑高一百六十二厘米,宽七十八厘米,厚十六厘米,碑额正中阴刻篆书“天妃灵应之记”六字,其中两字残损;字框的上端及两边阴刻如意云水纹,顶端涌现祥云捧月的图案,碑体四周边框刻缠枝番莲纹;碑文阴刻楷书共三十一行,每行六十八字,共计一千一百七十六字,除其中有个九字磨损外,碑文至今基本完整可读。 

  由于年久失修,天妃宫倒塌后碑被埋于土中。1930年,一位农民在天妃宫遗址挖土时发现了这块碑。当时的长乐县长吴鼎芬立即派人将碑移到县署“思善斋”侧。吴鼎芬离任后,此碑又被乱草掩盖。1935年,湖南人王伯秋担任福建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长乐县长时,偶然间在县署档案中看到了这块碑的记载,于是派人到处寻找,终于在草丛中发现了它。王伯秋对碑文进行摹拓后,分寄国内外学者鉴定。石碑的发现在当时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学者们纷纷写文章进行评述、考证,掀起了研究热潮。之后抗日战争爆发,为免遭战争破坏,特将此碑运至南平市保存。战后运回,移到现长乐师范附小院内。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建碑亭加以保护 。 

1606380953765064.jpg

天妃灵应之记碑文拓片图

  (长乐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