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宫正面牌楼式门墙
文昌宫天井三面环廊
梅溪镇樟洋村位于闽清县城西北,有800多年的历史,2015 年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2019 年入选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文昌宫位于樟洋村东南面,建于清代,后又重修。土木结构,前后两座,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前座正面牌楼式门墙,中部墙顶燕尾翘脊,左右马鞍墙相连,火墙翘角彩绘装饰,正门石框镶竖式青石匾额“文昌宫”。天井三面环廊。正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屋面双坡顶,正脊为燕尾式。内供奉文昌帝君。古时专用于办社学,后与时俱进,改革社学为新制小学。199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宫曾是以前学子求学的地方。
文昌宫见证耕读文化。樟洋村南面有一条万松岭古驿道,以前是文人学子进京赶考的必经之路,相传南宋时期在闽清县城梅溪书院读书的人常往返于万松岭,留下了“万松岭” 等诸多题刻。一位叫郑性之的书生状元及第后,樟洋村耕读传家的风气更加浓厚,旧时的乡村学堂“文昌宫”便是佐证之一。 文昌宫占地580平方米,是周边学子求学的地方,上世纪 60 年代仍有不少人在这里上学。随着时代的变迁,文昌宫不再作为学堂使用,建筑日渐破败。2015年起,本地乡贤集资 30万元修复文昌宫,如今这里成了村里的图书馆和村民健身中心。
(摘自:《福州历史文化村落》《福州晚报》2020年12月29日 A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