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新生·正谊书院
2021-03-1603-35-34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陈婕

正谊书院.jpg

在中国古代,书院的选址一般都在名山大川,而正谊书院却选在了福州最繁华的市区,成为闹市区一块宁静的桃花源。许多第一次踏进正谊书院的访客,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淡淡的木头香味,缭绕着古琴音乐,传统样式的建筑格局,仿佛在为都市的心灵提供一个放松的栖息地。许多访客并不知道,在一百多年前,这座小小的书院曾走出一批卓然大家,对闽都文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到达福州,他下令设正谊书局重刻《正谊堂全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一时学子云集,盛况空前。当年十月,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离开福建,随后沈葆桢、杨庆琛等人请建书院。第二年,裁撤书局,设立正谊书院,开启了专课福州十郡贡生举人的人才培养之路,聘请的首任山长是清代福建第一位状元林鸿年。值得一提的是,左宗棠在离开之前,曾应福州众士子之请,为正谊书局题写楹联一副。他温酒下肚,挥毫写下:“青眼高歌,异日应多天下士;华阴回首,当年共读古人书。”书局改建为书院后,这幅联悬挂于正谊书院正堂。左宗棠可能没有想到,这幅对联像一个预言,激励着书院莘莘学子经世致用、经纶天下。在首任山长林鸿年主讲书院教席的19年中,培养出一批英杰才俊,有清末教育家叶大焯,末代帝师陈宝琛,近代翻译家林纾,《福建通志》总编纂陈衍,近代藏书家、福建经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图书馆馆长吴曾祺等等。正谊书院作为清代福州四大书院之一,在闽都文化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如今的正谊书院属于福建省图书馆,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打造高端学术讲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开启了正谊明道的历史新篇章。2015年重修开院至今,已面向全体市民举办公益活动1092场次,接待读者近19万人次。在这里,百年书院演绎千年南音,芳华越剧碰撞柳永宋词,庭院剧《与妻书》打造视听阅读盛宴。我们通过国学课程、国学讲座、文化活动、文化展览、文化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今,正谊书院已成为热门的榕城国学教育基地,成为福州市民节假日前来学习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文脉薪尽火传,正谊书院在新的时代也将继续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福州市正谊书院)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