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阮道明/文 杨柳州/摄
俯瞰郭婆村。
郭婆村。
中共北茭半岛地区中心工作委员会(沿海地区工委)旧址。
北茭半岛革命根据地遗址公园。
连江县安凯乡郭婆村,位于黄岐半岛西北部,虽处天涯海角大山深处,却是个神奇的地方。这个村东邻飞红村,北联下宫乡,南眺马祖澳,西瞰可门港;境内山高林密,溪水丰盈,地势险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土地革命时期的苏区。
解放前,郭婆村为郭婆乡的主村。1930年冬天,当郭婆乡青年黄孝林、黄绍库,在福州拉车做苦力工时,与连江在福州读书的中共地下党党员陈茂昌、杨而菖不期而遇。在他俩革命思想影响和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秘密开展革命活动。
1932年7月,黄孝林和黄绍库受地下党组织委派回故乡,他们秘密宣传和发动群众,组织和发展农会,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始建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的郭婆村黄氏宗祠,坐落在村中心地段。当年它背靠一片茂密的树林,祠堂左侧不远处是高耸的大帽山,正面是郭婆民居的古厝群,成了他们聚集活动场所。1932年8月在此组建起郭婆乡党支部,黄绍库担任党支部书记。同年11月,郭婆乡苏维埃政府也在黄氏宗祠成立,黄绍库当选苏维埃政府主席。
由于郭婆村群众基础好,又建立了红色政权,闽东红军十三游击支队在杨而菖率领下,曾经进驻过郭婆村,指挥部设在离黄氏宗祠几十米的洋楼厝。游击队以短枪为主要武器,在黄岐、北茭、定海、下宫等沿海地带开展游击斗争,清除反动武装,发动贫苦群众,打击土豪劣绅,把土地革命搞得红红火火。后来,闽东红军十三团连江独立营和连江海上游击队整编后,新成立的闽东红军西南团,武装力量更加强大,如同屹立在黄岐半岛上的一座革命烽火台。
为了保卫革命果实和红色政权,1933年12月,在红军帮助下,郭婆村贫苦农渔民建立了一支(60多人)郭婆村赤卫队(游击队),队址设在大王宫,由黄孝林、黄柱柱分别担任赤卫队队长、副队长,黄发顺为儿童团团长。一批贫苦青年农渔民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了党组织和自己的武装,郭婆村掀起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斗争热潮,其影响波及到飞红、黄家洞、上宫、黄岐、北茭等村落。
随着红色政权的建立和革命武装的壮大,国民党军队多次集结重兵,“围剿”郭婆村。其间,1933年,县保安团及国民党87师沈发藻旅出动1000多兵力,在黄岐地主民团配合下,“围剿”郭婆村,放火焚烧了乡苏维埃政府驻地黄氏祠堂,以及黄孝林、黄绍库等地下党员和村民的住宅,共48间。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红军与郭婆村赤卫队转移至大帽山腹地的深山密林中,以游击战术伺机周旋,袭扰与打击敌人,反“围剿”战斗最终化险为夷。
1934年9月,闽东工农红军第十三独立团500余人,奉中共闽东特委命令,前往宁德支提寺与福安红二团、寿宁独立营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国民党反动派趁机又一次“围剿”与洗劫郭婆村。但郭婆村革命群众无畏无惧,利用进山种地、放牛牧羊、砍柴割草等方式,向游击队送粮、送菜、送弹药等,击碎敌人围剿梦想。
眼前的郭婆村,一座砖木结构的老房子——黄克瑞厝格外引人注目。1947年8月,李铁同志主持,在这里成立城工部中共北茭半岛地区特别委员会,书记林落影,下辖中共郭婆总支和中共北茭总支(解放战争时期连江地下党仅有的两个总支)。1948年1月,林白主持,再度在郭婆黄绍菊祖厝(黄克瑞厝)召开城工部“郭婆会议”。决定将中共北茭特委升格为中共北茭半岛地区中心工作委员会,书记郑荫敏,副书记林落影,下辖中共郭婆区、北茭区、上宫区三个区工委,并建立北茭半岛地区郭婆交通站。
郭婆交通站,由于区位优势,成了马祖澳、闽江口沿海“地下红色交通线”或称“海上红色交通线”的中转站,勇敢冲破囯民党军队的“军事清剿和政治清乡”,风雨无阻地为闽东苏区和闽东红军提供军需物品。
不久,五县中心县委成立,整顿了北茭半岛地区(郭婆山区)游击队,并于1948年8月,在郭婆通山王宫成立连江北茭游击支队。支队长、政委分别由郑荫敏(福州人)、林落影(北茭村人)担任。游击支队下辖郭婆中队、北茭中队、上下宫3个中队,游击队员发展至300多人,是一支能征善战的人民武装队伍。游击队进驻郭婆,接受林白、凌尚武为首的城工部领导。
连江党领导的各支游击队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略战术,粉碎敌人“围剿”后,于1949年4月26日,在五县中心县委书记林白指挥下,以北茭游击队为主力,各支游击队协同作战,地方农渔民群众的全力支援,从水陆两路奇袭国民党驻北茭水上警察中队;击毙国民党北茭水警中队警兵3人,伤4人,其余被我俘虏,缴获机枪、步枪、短枪、子弹等一批军用品。这一仗打得敌人狼狈不堪。
1949年7月1日,北茭半岛地区工作委员会书记林落影,在郭婆大王宫主持成立闽东支前委员会第一分会,即郭婆支前供应站(北茭半岛地区总站),出色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续写郭婆村的红色篇章。
在党的领导下革命斗争终于取得胜利。郭婆村留下了许多红色足迹。那座占地面积980平方米、建筑面积430平方米的黄氏宗祠,历经风雨沧桑依然如故,掩映在绿荫丛中。玉峰禅寺,曾是红13团和闽东红军东南团驻地,显得肃穆庄严。当年城工部领导人林白住过的黄克瑞厝、时任连江县委书记凌尚武住过的黄绍笃厝、郑荫敏住过的黄克城厝等保存完好。古厝融合人文,见证了峥嵘岁月。
郭婆村在福州革命史和闽东革命史上,留下了璀璨的星光。大帽山上当年红军住过的山洞,被称为“红军洞",成了缅怀革命先烈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初期,受毛主席接见的革命老妈妈杨母(杨而菖烈士母亲),曾三次来到郭婆村,瞻仰革命遗址,慰问黄孝林、黄孝才革命烈士亲属。如今在旧址上建起的“北茭半岛革命根据地遗址公园”,讲述昔日不凡的对敌斗争故事,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的平台。
《福州晚报》2021年4月4日 A07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