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永仙
永泰县白云乡的世家,除黄氏外还有力氏。力氏人才辈出,其家族中数位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史中都发挥过重要作用。
力氏在白云算小姓,就算在永泰知道的人也不多,力钧是力氏的领军人物。那么力钧为何许人也?少有人知。但如果说起庐隐,这位民国时期的才女,想必知道的人不少。
庐隐是力钧的外甥女,童年时代曾跟力钧在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
力钧(1855-1925年)光绪十五年己丑举人,晚清一代御医。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看过病,首创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兼用的实践者,同时创立了中西医结合的医学思想与理论。他的次子力舒东是民国时期给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看过病的“御医”;他的孙女力伯畏是新中国第一代“红墙医生”,几乎所有“副国级”领导,都是她的保健对象。
力氏一门,有三人四院士:力钧的外甥女婿严东生是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无机材料科学技术的奠基人;力钧的孙女婿张履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雷达和航天电子技术专家。力钧胞弟力锵,是一位“拓荒者”,他与闽清的黄乃裳,带领福州千余名乡亲远赴马来西亚诗巫拓荒,建造了“新福州”城;力钧大妹的女儿,正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庐隐;力钧的大儿子力嘉禾,出版了《力氏灵验本草》,首次将100多种中药名称分门别类译成英文;小儿子力易周早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解放前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孙子力一(曾名伯皖),1942年在延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驻会干事,1942年至1949年先后在陕甘宁边区及山东解放区通讯兵部队任工程师、试验室主任,电信工厂厂长;筹建了华东新华广播电台;建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兼中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总工程师、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核学会粒子加速器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器学会第一届理事长。
力钧是个有理想、有情怀,务实严谨、视野开阔的人。他有过留学的经历,有着中华传统思想,又有西文开明的见识。他给慈禧太后看病,力排众议,药方简单:每天饮鸡汤三次,慈禧多年宿疾,数日内便化解;他给光绪看病,主张尽量不吃药和少吃药,因光绪“所增诸病,皆药积也”。他于光绪二十年返乡时,正好遇到福州鼠疫大流行,他散尽家财配置大量“大青汤”,义诊施予百姓,治愈千人。他的施医问药,思路简单、清晰,这是他客观而务实的一面。
1891年,力均受邀赴新加坡医病,在新加坡期间,认识了西医师普比农,从他那里得到了数例处方,经过试用功效显著,由此开始了中西医兼用。1910年,他随使访问英国,并考察欧洲数国,参观医院医校,购买大量医书、器械回国研究应用。他是我国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兼用的先行者,这是他视野开阔而不拘守狭隘的一面。为推广新式教育,改变国人守旧落后思想,1896年,他在福州创办“苍霞英文学堂”。他还赴日考察,带回造币改良设备,开办福建第一家用机器制造银圆的工厂。
一个世家中,必有一位充满人格力量的人,像标杆一样竖立,引导后辈人效仿。力钧幼年时,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拳头再大不过墙,笔杆会尖能过洋”“田产虽低宁可少买,诗书再难也要多读”。
《福州晚报》2021年4月4日 A07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