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党史系列专题片|中共福州地委首任书记——方尔灏
2021-04-2003-45-59来源: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发挥师北伐,吹响了打倒军阀封建统治的号角。势如破竹的北伐军令盘踞福建的军阀感到紧张,也让一位身在福州的青年人为之振奋。

当军阀张毅部队在北伐军的追逐下向福州逃窜时,这个青年人高举旗帜,与数十名党员群众直冲福建省防司令部,要求司令李生春迅速表态,支持北伐。这位冲锋在前的青年人,正是当时中共福州地方组织的优秀代表——方尔灏。

福建临近广东,是军阀牵制和威胁广州国民政府的重要力量,也是北伐军的重要战场之一。

1926年秋冬,为了顺利迎接北伐军入闽,党中央派王荷波、陈昭礼到福州领导福州地委发动群众运动。长期投身工农学生运动的经验,使得方尔灏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方尔灏响应工作指示,积极组织工农运动,发动工会、农民、劳动童子军等各方人员,自制武器,站岗放哨。   

在北伐军入闽的关键时刻,王荷波亲自出面,组织三方会谈,成功说服马尾海军堵截军阀张毅部队并迫其放下武器接受改编,为北伐军顺利进入福州扫清了障碍。而福州城内由于方尔灏等人的进逼和其他各方力量的施压,省防司令李生春终于同意归顺,接受改编。

内外的完美配合促成了北伐军顺利地进入福州,推翻了军阀势力的统治。历史的篇章上记录着战役胜利的热血与鼓舞,也记录下方尔灏此时的身份——中共福州地委宣传部长。

这一切的改变要从福州党组织的建立开始说起。

在五四运动思潮的熏陶下,福州的优秀青年们创办《学术月刊》《闽潮周刊》,出售《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为福州这座千年古城注入了思想活力。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福州的革命思潮愈加兴盛。当时在福建省立二中的方尔灏与陈任民、叶敏修等,在1922年底率先组织形成了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进步社团——“民社”。

1925年4月,经团中央批准,共青团福州支部成立,方尔灏等人正式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一年后,他与林铮等17名团员经党中央批准,转为中国共产党员,成立中共福州地方执行委员会,方尔灏被任命为首任地委书记。

由于福州地委建立初期经费紧张,方尔灏主动将自己家让出来当做地委机关办公地。

但此时,福州地委内部出现了一些矛盾。为了化解内部分歧,党中央派蔡珊来到福州地委进行调解与改组,并将方尔灏改任为宣传部长。方尔灏没有任何怨言,一如既往地协助新任书记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顺利迎接北伐军入闽,快速发展福州党组织。到1927年4月,福州地委在一年间发展了26个党支部、150多名党员。但是在这澎湃的发展浪潮之中,国民党右派与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却越发激烈。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日益嚣张的气焰,福州地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疏散隐蔽,只留少数人在福州工作。而方尔灏主动选择成为了这一批少数人之一。

1927年4月3日,白色恐怖笼罩着福州,特务分子潜行于夜幕之下,秘密逮捕共产党员。方尔灏摸黑潜回家中烧毁机密文件,并告别了母亲,说自己要外出很久,勿念。

由于叛徒出卖,方尔灏不幸于4月4日被捕。

面对反动派的严刑拷打,方尔灏坚贞不屈,始终没有动摇他的革命信念。4月27日,年仅23岁的方尔灏在西门鸡角弄刑场上英勇就义。中国革命的进程上再也没有了这个青年人的身影,但他高喊的“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胜利万岁”却一直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