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会馆前身非凡
2021-05-0604-27-43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岫云

  清朝满族人建立的福州“八旗会馆”,在今鼓楼区道山路180号华苑公寓入口前右侧。会馆历史悠久,来历非凡。

  史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驸马都尉王恭修建府城,在此处取土,形成六个大水塘。一百多年后,太监高寀,当时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市舶提举司的督舶太监,就取土的水塘创建了园林,时常在这里宴请宾客,当时俗称“中使园”,又称“官园”。因在城西南,所以又有个名字叫“西园”。据记载,明中使园“高台曲池,花竹清幽”,有夕佳阁(即夕佳楼)、蒹葭草堂、水云亭、宾莲塘、山镜堂、阆风楼、鱼我桥诸胜景。

  历代诗人留有诗歌说其事,明·郑善夫《西园燕集》:“乌山秀色平临水,中使池园事事奇。斜日亭台朱夏薄,晚风箫鼓画船移。鱼惊舞袖翻深浪,鸟讶歌筵出下枝。金屋铜鞮那比数,几回吟望忆明时”。清·郭柏心《西园怀古》诗:“三十四城都尉劳,六塘取土复增高。七穿井受千家汲,八角楼当一面豪。客散荒池惟蛙黾,秋归别院尚蓬蒿。权珰词客皆尘土,我独临风酹浊醪”。

  市舶提举司是中国在唐、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因此这地方也是福州进出口贸易历史的一见证地。

  明朝到清朝,此园子多次易主,清中叶才建成奉直会馆,成为奉天、直隶两省八旗旅闽京官要员住宿之所,民间俗称“八旗会馆”。该建筑前后五进,主要建筑有厅堂、戏台、厨房、亭台楼阁等,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

  清末,八旗会馆破损。2004年3月,在原址附近重建,长方形,面积360平方米,四面围墙,双坡屋顶,穿斗式木构架,原藻井保存较好。大堂南面一座戏台,三面是精雕各种花鸟图案的隔扇、门扇,可容纳500人左右,具清代满族建筑风格。现为福州市曲艺团演出驻地。

  《福州晚报》2021年5月5日  A07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