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后,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国情实现的第二次飞跃,也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结晶。第二轮志书记述的主要是改革开放后的事物,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是确保志书质量的根本保障。
一 坚持邓小平理论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邓小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1]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不能用本本去框实践,而只能用实践去发展本本。如果一切都要先看本本上有没有,要看老祖宗讲过没有,本本上有的就一句也不能改,本本上没有的就一步不敢迈,那就很难在实践中开创新局面。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永不自满和懈怠,勇于探索新实践,善于创造新经验,不断概括新理论,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理论创新,真正做到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经典著作要认真读,又要写出新篇章,革命传统要弘扬,又要创造新经验,才能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当代志书编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尤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1.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党中央最新的战略思想,深入掌握新时代、新形势、新特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提高修志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
解放思想,首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党中央最新的战略思想,才能对编纂志书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有清醒的认识,才能站在历史的、时代的高度,分析研究一个地域新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其情况要比以往的革命和建设复杂得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采取“摸着石子过河”的边试验、边前进的方法,有计划、分步骤进行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几十年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力量,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旧习惯势力的影响,以及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二元化结构的差别和某些领域改革成果享受不够平衡而引起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向,都呈现异常复杂的情况。总之,当代修志面对20年左右的历史和现状,总体上处于生产力和经济建设大发展时期,同时又是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大转变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新事物与旧事物、新生力量和旧的习惯势力、成熟的东西和尚未定型的过渡性的东西交织存在,情况异常复杂,有不少现象和事物在老祖宗本本中没有记载,有的即使有所论述,其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也完全不一样,不能教条式照搬。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下,志书编纂必须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自己先要解放思想,从旧的过时的观念束缚中解脱出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党中央最新的战略思想,用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来武装自己,才能正确分析形势、分析国情、分析地情,才能使新编志书的编纂不迷失方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实际上已经违反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事物,在地方保护主义的掩盖下,往往以正面的、肯定的、客观的材料记载在政府档案之中。如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片面追求当地的生产总值,盲目发展高污染、高耗能的化工、造纸等产业;有的不顾安全生产的法令法规,放任私营业主开采小煤矿、小砖窑等造成严重后果;有的盲目搞形象工程,建造高标准城市中心广场等。地方志在记述这些事物时,既不能更改事实数据,也不能照搬档案的“客观记载”,而要独立思考,以新的理论来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历史背景及社会后果,才能达到真正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2.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大量新的材料,特别是掌握好新生事物和转型事物的来龙去脉,使志书的编纂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史实基础上。
当代志书编纂面临许多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逐步转化。并进一步向信息社会迈进;人民生活水平在整体上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少数地区已向现代化迈进。在这段时期中。城乡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就业结构等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成为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运行机制。对外开放从沿海、沿江、沿边推进到内陆地区。改革已从经济领域推进到整个社会领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以及民主建设都有很大发展。在这段时期中,整个社会的新陈代谢呈加速发展趋势,许多旧事物逐渐淡化,甚至退出了历史舞台,新事物不断涌现。社会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甚至连人际交往、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话语表达都在发生变化。如此全面的、深刻的、涉及各个领域的变化在修志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为此,当代编纂志书要驾驭这样复杂的情况,首先必须深入掌握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的第一手材料,加以深入研究,分析哪些变化反映事物在新形势下符合发展规律,预示社会发展趋势;哪些变化可能是沉渣泛起,貌似新事物,实为良田中的杂草、新瓶中的旧酒。其次。要清醒地看到各地情况干差万别,差异性很大。南部和北部不同,东部和西部不同。沿海沿边和内地不同,这个市县和那个市县不同。在共性中显示更浓的个性特征、地方特征。首轮编纂通志式志书历史跨度虽然很长,但除历史部分外,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工作都是全国统一布置的,比如镇反、土改、合作化、“一化三改造”、“三反五反”、人民公社化运动、整风反右,“四清”、“文化大革命”等,共性东西很多。改革开放后,情况大不一样,社会发展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要在这样复杂的多样性中寻找社会发展本质,使志书记述真正符合历史真实,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也绝不是抄摘现成档案和第二、三手材料就能完成,而是必须用新的观点,以刻苦的精神,精心作调查研究,深入掌握第—手材料,才能透过现象找到本质,才能真正做到求真存实。
3.在继承修志优良传统基础上,用“与时俱进”的思想使志书编纂工作有所创新,达到新的突破、新的发展。
创新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地方志工作创新必须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实践和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科学准确地记述变化了的或者变化着的客观现实,既不要墨守旧章,更不能削足适履。
志书的框架结构既是表现内容的形式,更是表现内容的脉络、骨骼、纲目,它反映编者特别是主编的指导思想,符合内容要求的框架结构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能够更深刻、更好地表现内容,提高整个志书的质量。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原来志书的框架结构的某些方面已装不进发展变化了的新内容,比如多种所有制的控股企业(公司),跨行业的复合性经营企业集团,农工商联合体,跨地区跨国籍的跨国公司等,原来的框架结构已容纳不进这些经济实体了。当代新方志必须既遵循科学分类又兼顾社会实际分工,及时创立新的篇章。在突出地方特色上也要允许“升格”增立门类。
在体例上,首轮新方志在原有的记志图录基础上已经增加了总述(概述)、综述、无题小序,增强了志书的整体性、著述性和事类之间的关联性。在人物记述上,坚持“生不立传”的传统,但强调生可以写“简介”,可以“列表”,外籍人包括外国人也可以入志,尤其用“以事系人”形式大大扩大了对人物活动的记述。在“记”体运用上,除“大事记”外,加强了高质量的各类专记,尤其是有深度的专题调查报告。在“录”体运用上,已不局限于文艺作品,而将当地对经济社会有重要影响的文件、论文、专题报告也作为历史文献保留在志书中。至于“越境不书”的传统,在当今信息社会中,随着经济文化交流范围的日益扩大,早已突破。当代修志还要寻求更好的形式来扩大记述范围。
总之,时代不断前进,形势不断发展,地方志框架结构设置、体例、记述方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进—步深化、创新和发展的结果,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有自己的特色。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实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必须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3]生产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能从主观愿望、外国模式和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个别结论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中共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到新的高度。
志书要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注意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要充分反映各种并存的、矛盾的社会现象。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我国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均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我国总的讲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分析国情、地情时必须以此理论为武器,从实际出发,有分寸地把握各种并存的社会现象,如现代化大生产与小生产并存;人民生活总体向温饱型过渡和大量贫困地区并存;先进的科技与文盲科盲并存;较高的经济总量和较低的人均量并存;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并存;按劳分配与多种其他分配形式并存;沿海发达地区和内地不发达地区并存;人治与法治并存;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和大量非主流意识并存;不同阶层和不同集团在改革中所得的利益和所作贡献与牺牲不均衡中的多与少并存等。只有把这十方面并存关系搞清楚,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体面貌,才能准确反映一地的全面的地情。
二是要全面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真实地记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曲折。全面审视那些急于求成的运动的巨大代价和盲目求纯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只有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这一基本国情,才能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正确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就和失误、经验和教训,正确记述历史和现状。
(三)充分反映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985年3月,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动摇的,一直要干下去,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因为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害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两个开放,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改革需要继续开放”。[4]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要把改革作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需要深化改革,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需要扩大开放,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当代志书编纂必须把记述好改革开放作为重中之重,要注意几个方面。
1.要反映出改革开放既是全方位、渗透到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又是逐步推开,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的发展过程,重点应放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运行机制,计划经济体制已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其深厚的影响仍然存在。对外开放已从沿海、沿江、沿边推进到内陆地区。记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是重中之重。20世纪90年代最后几年,已经基本完成的国有经济中小企业的转制对于中小城市和大城市市辖区(县)是重要内容,应深入记述。本世纪初,正在开展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垄断性行业的改革是重点。如何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制度,深化集体企业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扩大对外开放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等,都要作为记述的重要内容。要记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记述好推行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还有,有些地方快速发展的民营经济已占半壁江山,以及采取资本运作的跨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方式也具有新的特点。这些都是首轮志书编纂没有碰到的新领域,用原有的方式记述已经难以适应,要在第二轮修志实践中加以探索,积累经验。
2.要记好政治体制改革。
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和方式,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从而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当前修志,尤其要深入了解如何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规范行政权力,调整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上内容在首轮志书尚未涉及或不够深入,需要在二轮修志中大力加强。
3.要记述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一些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增强,教育事业获得优先发展,文化事业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都有了可喜的发展。但从总体上讲,文化领域的改革仍然大大落后于经济、政治领域的改革,至于文化产业方面的体制改革更在摸索之中。首轮新志书编纂很少涉及文化领域的改革,当代编纂志书不能绕过去,而要深入调查研究,仔细搜集材料,积极加以反映。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不少属于这个领域,如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医疗服务问题、教育收费问题、素质教育问题等。
4.要掌握好记述改革开放的形势和方法。
对于改革开放的记述形式和方法,首轮修志和二轮编纂志书试点单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对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已创造了一些好的方法。已出版的或已成稿的志书,多数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专设“经济体制改革”专门篇章,同时在经济门类各分志中设改革专章予以重点记述。在志书的总述、各分志概述中,也从整体和与改革相关事物的互相推动上加以记述。上海市《杨浦区续志》根据“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的观点,对整个区域中正在进行的波澜壮阔、翻天覆地的大变革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了全区改革开放的总貌。该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也带来了几十万职工下岗再就业的困难;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区改造,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和住房制度的改革,加快了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带来了几十万人大动迁的矛盾;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管理中心下移,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加强,新社会阶层和流动党员的大批出现,把社区建设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制。由于掌握了大量材料,使志书在反映改革开放的内容上既有宏观的概括又有微观的记述,既有历史发展脉络的深度,又有相关领域相互联系的广度。《杨浦区续志》在改革开放的记述上,把经济领域的改革作为重中之重。尤其因该区国有工业特别集中,志书以一万余字的容量,着重写“市属工业企业的调整、改革与发展”,成为全市工业改革的一个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志书还着重写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崛起,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在政治领域上,着重写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制改革。此外,还写了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等新体制。为编纂新方志积累了经验。
(四)充分反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历程
邓小平指出:“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是最根本的革命。”“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5]又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还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
首轮志书对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虽有不少记述,但由于当时尚在探索建立过程之中,不少领域的实践还属试验性质,有待进一步总结,加上在体制转换过程中搜集材料的渠道也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不少志书在总体上还反映得不深不透不完整。第二轮志书编纂的条件比首轮要好,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加强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的记述。
1.加强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记述
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方面,要研究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股份制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经验,特别要探索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形式的经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首轮新方志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记述相当薄弱。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方面,要正面记述其促进当地生产力发展、加快经济总量的增长、扩大社会就业、活跃城乡市场、增加财政税收的作用,同时也要加强记述政府包括服务和监督在内的管理工作。
2.加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的记述
20世纪90年代的最后几年,国有企业中的中小企业大部分已经转制,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方面。上海市《黄浦区续志》对大型国有(集团)企业和浦东新区《严桥镇志》对集体企业转制而成的大型(集团)企业,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加强国有资产监督和有效经营都有较详记述。深化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二轮志书在记述这方面内容时要深入系统。
3.加强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方面的记述
进入新世纪后,全国范围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加强新农村建设。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占用耕地,又不给农民合理补偿,造成很多社会矛盾。新方志要重视记述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给予农民合理补偿,保障农民权益的内容。还要注意记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注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等。
4.加强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次序方面的记述
多数方志对市场体系问题并未专门设章节记述。这方面虽然没有强求统一,但如何加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特别是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扩大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以及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形成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信用服务体系,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成信用经济,仍是新志书编纂必须加以重视的内容。
5.加强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的记述
新志书编纂已经比较重视有关加强宏观调控的记述,特别是要加强记述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不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抑制无序竞争和盲目重复建设等情况。
6.加强完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改革方面的记述
首轮出版新方志中。有相当数量的志书把财政、税收纳入“工商管理”篇章之中,甚至把金融也作为“经济管理”而不作为第三产业。这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篇目结构。二轮出版志书多已纠正过来。多数将财政和税收单独设立篇章,将金融列为第三产业设独立篇章;有的将对外经济贸易也从商业服务业中划出单独设篇章,说明已经重视对这些方面的记述。但对于这些领域的体制改革普遍记述不深不详,二轮志书编纂要重视进出口退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物业税等项税制改革。尤其要重视国有商业银行、保险、证券行业的改革和外国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的情况,以及中央银行加强金融调控的实施情况。
7.加强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方面的记述
涉外经济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包括健全外贸运行体制、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发挥外资作用,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扩大出口、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等,也是当代志书编纂的重要内容。
8.加强推进就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记述
这三个方面都是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矛盾比较尖锐的方面。首轮志书编纂时其重要性尚未突显。随着形势的发展,二轮志书的编纂要十分重视对这些内容的记述,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要重视搜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材料。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大就业的经验。在分配问题上,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实施时有不少新问题、新矛盾,特别是对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有些人非法收入极高,而低收入者水平极低的状况,更要重视。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在首轮志书的劳动篇章中均有记述,但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很多,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对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高度重视,在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方面进行了重要改革,加大了国家投入,二轮志书应十分重视对这方面的记述。
二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课题时,再一次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引导我们继续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观点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决定因素。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先进社会生产力从根本上影响和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首要的是要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又有先进的社会制度,就能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基础。志书编纂要反映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志书编纂要反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生产力的不断推进、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为志书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几方面的记述:一是记述中国共产党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记述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不断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是记述中国共产党敏锐地把握战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四是记述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观点
先进文化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整体进步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一方面它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要求有先进的社会文化与之相适应,党要真正成为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必然要使自己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另一方面它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先进文化能促进和推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志书编纂要反映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志书编纂要反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我们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作为志书编纂的重要内容。志书编纂要加强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记述:一是记述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二是记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努力掌握和发展各种现代传播手段,积极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三是记述中国共产党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坚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四是记述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观点
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思想和行动所遵循的根本价值趋向和目标。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代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之所以要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代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更好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志书编纂要反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八十多年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志书编纂的重要内容。志书编纂要加强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记述:一是记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号召全党同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地为革命的胜利而英勇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党告诫全党同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党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勤奋工作。二是记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三是记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四是记述中国共产党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
三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经验和世界发展趋势,继承和发展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来的,开辟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志书编纂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充分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具体来说,要坚持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
志书编纂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民群众的活动为主线,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人民群众活动的总貌,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在各个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1.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地位,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其实早在千百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因此自古方志半人物,人历来是志书记述的主体。古代的民本思想,虽然也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弱人民负担的作用;但那时的“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因此,古代方志虽然重视人物篇章的编写,但往往看不到人民群众的活动,特别是看不到普通群众。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虽然继承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合理部分,但又与其有着实质上的区别。它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历史地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它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反映了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因此,当代编纂方志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根本观念,就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志的根本,作为一切记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充分记述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记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记述一切执政者都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2.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编纂当代志书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在整部志书中用大量资料回答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来享受这三个根本问题。发展要以人为目的,就是要在发展中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以及健康安全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体现。志书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十分重视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好建设和“吃饭”、生产和生活这两大关系。从当前情况看,尤其要重视对以下三方面情况的记述,即如何千方百计抓好就业再就业,如何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何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发展要以人为依靠。就是在发展中真心诚意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始终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始终是改革事业的创造者,改革起步初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落实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修志者必须重视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中贯彻群众观点这个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这个党的根本路线,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方面起的决定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还要重视如何建立和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要重视如何形成鼓励人们创造的社会氛围,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定要使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完全正确的,但也出现了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人群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现象,这种局部差距扩大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地域性、资源性、政策性等要素造成的,并反映在就业、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社会矛盾上,不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也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局。修志者要高度重视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兼顾各阶层群众的利益,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同时要搞好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问题,努力做到共同发展、共同享有、共同富裕,使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
在首轮志书编纂中,大部分修志者是重视人是志书记述主体的,但也有不少志书在反映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状况的资料方面比较单薄。较多依靠现成档案材料和现成统计数据,较少深入基层中去作第一手的调查研究。梁启超曾说过,方志之著述,非如哲学家、文学家之可以闭户瞑目其理想遂自创获也,其主要之工作在调查事实、搜集资料。当代编纂志书的资料除了充分运用年鉴、档案、统计资料外,要更多依靠社会调查。要投入一定财力和人力,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要详细调查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家庭婚姻和衣食住行等变化。根据需要,有的可全面调查、有的可抽样调查,特别要注意家庭统计调查。以此,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比如,上海市嘉定区《钱桥村志》是一部反映村民生产、生活状况资料全面、系统、翔实的志书。“《钱桥村志》是大调查的产物。2000年3月开始,在区志办指导下,该村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以户为单位,将1949、1953、1957、1963、1972、1978、1992、1999年8个年份中的人口、职业、文化、婚姻、农业生产、经济收入、房产、生活用品等列表作了详细的调查,至2002年5月,资料经电脑处理完毕,历时二年余。为村志的编纂打下了扎实的资料基础。”[7]上海市闵行区《华一村志》在附录中收录了大队长、大队会计、队长兼华一胶木厂厂长、招商办负责人、调解员兼治安委员、大队接生员、生产队会计、村民、插队知青等的口述资料。[8]其时间跨度从1961年至1999年,口述人身份各异,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华一村民近40年的生产、生活状况。这种注重调查研究、深入采访,用大调查方法收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资料的精神值得借鉴。
3.就是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修志者要注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现实条件的制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超越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实现。要从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做到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取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充分考虑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不能一下子把胃口吊得过高。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要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五个统筹”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是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志书要反映本区域的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就要从充分反映实现五个统筹发展的过程着手,而要记好实现“五个统筹”的发展过程,就要充分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出路。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动全区各镇编写镇志,13个镇中已有5部镇志出版,8部镇志成稿。在镇志中,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成为志书的重要内容。该区《严桥镇志》把加快实现城市化、改变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收录在全志相关篇章和专门的调查专记中,就8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1)境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不同时期农地和非农地的结构变化和用途;(2)境内人口及其劳动力的结构变化和不同时期农业劳动力与非农劳动力的结构变化;(3)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水平、经济总量的发展变化及不同时期一、二、三产业的比例;(4)境内非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该镇全部土地被国家级开发区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征用后的实际开发情况;(5)境内城镇建设主要是房屋建设、道路交通设施、公用事业、能源应用、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包括大桥、地铁、隧道等发展程度;(6)境内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变化;(7)农民就业比率、收入分配水平、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平、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文化生活、精神生活、价值取向等状况的发展变化,境内人口从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进而转为城市市民的身份演变过程;(8)政府有关城市化重大决策及不同时期政府管理的体制、职能、管理形式的转变和财政安排、税赋征收对城市化的影响。保存了大量史料,总结了近郊区类型乡镇城市化发展轨迹,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统筹区域发展,就全国范围讲,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就一省、一市、一县讲,也有继续发挥各下属政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之间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当代志书编纂,务必增强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辩证思维能力。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努力实现局部利益和全部利益的良性互动。坚决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三是要正确处理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不同的地域、群体、行业和领域,因发展起点、资源条件和自然环境以及资金、人力、知识等方面的差异,不平衡发展是必然的,一刀切、齐步走是不可能的。要坚持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既巩固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又着力加强薄弱环节,努力实现发展的均衡性。四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的作用,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不足,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充分反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极为重要的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
当代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者首先要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实质,特别要深刻领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决定》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当代志书编纂,必须广泛搜集当地党和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情况和材料,重点记述以下五个方面:
1.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包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2.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包括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3.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4.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环境。
包括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
5.增强社会团结和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广泛力量。
包括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对当代编纂志书,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极大启迪。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全局性的任务,也是志书编纂的整体性问题,涉及地方志总体结构和各个门类的设计编排、资料的搜集整理、内容的调整和充实等,需要深入研究。首轮新方志无论大编结构、中编结构、小编结构,除了总述、大事记和自然地理卷以外,均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大类。由于地方志在编纂过程中,采用广义的“社会”内涵,即在论述方志性质和对象时常认为方志是记述一地全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全社会内容,属于“一方之全书”;而在分门别类记述具体内容时,则又使用狭义的“社会”概念,仅把“民俗”、“方言”等少数篇章放在文化大类后面,有的称“社会”大类,有的不称“社会”大类。原本属于社会大类的内容,如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分化、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社会的城市化进程、现代化进程及人口问题、社会性群众组织、家庭和婚姻、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社会福利等已分别记入经济、政治、文化大类的相关篇章中去。“剩余”的少数内容,即使放在文化大类之后。称之为“社会大类”,也是十分不完整的,不能与经济、政治、文化大类相提并论。现在总体布局变为“四位一体”后,如何设置“社会大类”篇目,以及它与经济、政治、文化大类相关篇章的分工安排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在二轮志书编纂实践中认真研究,逐步解决。但是不管怎样,当代志书编纂必须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武器,大大加强对社会门类的记述,这是必须坚定不移的。
注释:
[1]邓小平:《解放思想,独立思考》,《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0页。
[2]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3]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4]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3页。
[5]邓小平:《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1、114页。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373页。
[7]《钱桥村志·序二》,《钱桥村志》,2003年印制。
[8]参见《华一村志》,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221~2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