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岫云
青年会外景。
福州解放大桥(万寿桥)北的闽江畔,屹立着一座民国气息浓厚的青年会红砖大楼。这里,不仅是曾经的潮流地、宣传抗日的平台,还演绎着红色谍影的传奇。
一
领头筹建福州青年会大楼的是为福州光复立下功绩的著名爱国侨领黄乃裳。黄乃裳亲自捐款45000银圆购置地皮,福州商务总会总理(会长)张秋舫、罗筱坡等也都捐款相助。时任美国第32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把他成功调停日俄战争所获得诺贝尔奖的12万美元奖金,全部捐献给福州青年会。民国五年(1916年),青年会这一福州近代最时尚的地标建筑落成。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青年会大楼地板全用上等楠木铺设,天井将大楼分为前楼与后楼。前楼3层,右边二至三层为青年会的教室和学生宿舍,一层为西餐厅、学生会部、理发厅和淋浴室;左边一层为总干事办公室、女青年会部、会议室、电影院;后楼4层,地下室为游泳池,中间是大舞厅,楼上还有图书馆和阅览室、乒乓球室、室内灯光篮排球两用场、台球厅。
1950年后,大楼归福州市十三中(福州市金融职业中专)。2008年,十三中搬离,改造后焕然一新,外部拱形的欧式门窗、青色瓦片、红色砖墙等20世纪初的建筑元素风格依然保留,内部依稀可见原建筑的中庭、走廊、拼砖花饰等。
青年会大门口的青石碑刻“基督教青年会”,但社会各界青年均可入内参加活动。笔者的父母亲都不是基督教徒,20世纪40年代,父亲是三牧中学(福州一中)学生篮球队员,常在大楼内当时福州唯一的室内灯光篮排球两用场打球,母亲也是三牧中学学生,曾在可容纳数百观众的球场二层观众席观看比赛。
青年会聚集了当时福州的“新潮青年”,民国十五年(1926年),女作家庐隐是这家会所的常客,她的散文《灵海潮汐致梅姊》中,提到在青年会看无声电影《月宫宝盒》。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当红影后胡蝶,陪丈夫、原籍福建兴化的茶叶富豪潘有声到青年会,轰动福州城。
二
青年会大楼也成为教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的平台。
民国十年(1921年)4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福州访问10天,在青年会讲演6次。著名作家郁达夫民国十五年(1926年)12月在青年会寓居半年之久;十年之后的1936年2月,郁达夫在福建省政府任职期间居住在青年会,在青年会发表《中国新文学展望》公开讲演,提出新文学趋向应以民族解放为中心,继承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爱国精神。
抗战期间,福州青年会是宣传抗日的重要平台。福州一大批进步青年,在青年会组织读书会,指导阅读进步书刊,宣传救亡文化,传播抗日教亡思想。《福州市志》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中共福州地下组织派党员林大琪、高力夫在青年会组建民众抗日歌咏团“福州青年会民众歌咏团”,团员有教员、学生、学徒、店员等50多人,歌咏团教唱《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黄河恋》等抗日救亡歌曲,团员学会了就上街教民众唱,并演出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等。
三
抗战胜利后,美国在青年会401号房设新闻处驻榕特派员办公室,美新闻处是美国务院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海外宣传的一个机构,驻榕办有先进的电讯设备,可获得世界各大通讯社的大量英文电讯,以及美国空军飞机从重庆美新处捎来的美国出版的主要报刊。
据《福建党史》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中共闽浙赣省委在美国新闻处驻榕特派员办公室,设立了地下秘密交通站,同时成立特别支部,书记由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孙道华兼任,成员有傅孙焕、蔡龙冈。任务是掩护省委在福州的各种活动,同时收集情报。
身体消瘦的“文弱书生”孙道华,高度近视,平时总戴着眼镜,1935年进入英华预科,以优异成绩考入英华中学,在英华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中共英华支部委员。1942年春,接任英华中学支部书记职务,1946年任福州第一市委书记,领导福州地下党组织和福清、平潭城工部。
尤溪人蔡龙冈,1944年考试录用设在南平的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东南分处,当抄写员,1945年7月被派任美国新闻处驻榕特派员。1946年在福州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地下交通员、联络员,以美国驻福州新闻处(简称美新处)员工宿舍的名义,租用青年会403号房间,作为中共地下据点,时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曾镜冰暂住该房间。
璞园。
傅孙焕,1943年在英华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考入福建农学院。1945年傅孙焕任中共福州第一市委委员,离开农学院和孙道华一起在仓山的复园里、朴园等处设立党的秘密据点。
由于工作需要,精通英语的陈文相接替了傅孙焕。陈文相1937年入英华中学读书,高中便能阅读英文书籍,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善后救济总署任英文秘书,后又考入福州海关任英文秘书兼仓管员。
曾在青年会403号住过一段时间的省委书记曾镜冰,考虑到青年会人杂,不大安全,孙道华与特别支部成员讨论商量后,让陈文相利用海关的上司、老共青团员洪履权的关系,以美新处职工宿舍名义,租下洪家“璞园”别墅(今复园路25号)。
璞园是一座二层砖木结构的院落,该建筑1950年后为福州茶厂职工宿舍,叫“茶厂新村”。1946年6月到1947年8月,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市工作部(简称城工部)的机关便设在璞园。房东洪履权及夫人陈淑敏参与保卫工作,地下党员方碧珍以女佣身份,协助蔡龙冈安排来往人员的生活兼保卫。省委常委左丰美、省委城工部长庄征等常在此住宿、开会、领导革命斗争。陈文相的家是茶行,也是地下党组织的活动据点。
美新处的“职工”,全部化名报户口并取得了“国民身份证”。曾镜冰进出福州指导工作的次数比较多,特别印制“美国新闻处驻榕特派员助理林一深”的假名片,随身携带作为掩护。地下秘密交通站人员常用美新处驻榕特派员的身份进出政府部门、警察局、通讯社,获取高级情报。
1947年8月,美国新闻处驻榕特派机构被撤销,地下秘密交通站与特别支部活动结束,组织分配蔡龙冈回到尤溪中学。
《福州晚报》2015年5月17日 A06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