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罗汉里革命旧址纪念馆了解红色故事。本报记者 邹家骅摄
“两条竹子弯又弯,红军开进罗汉山。老刘老黄是英雄,革命斗争苦万般,苦呀苦万般。三条竹子做扁担,千年奴隶把身翻。斗争地主和恶霸,分田分牛分家产,分呀分家产……”1936年,永泰、福清、莆田三县交界的广大乡村流传着这一首山歌小调,讲述红军在罗汉里的革命故事。
1934年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机关被破坏。之后,中心市委委员黄孝敏和互济会主任刘突军转移到福清,成立了福清中心县委。刘突军看准罗汉里山高林密,且为多个县的交界处、易守难攻,于1935年3月带领福清大队进驻,展开长达3年的游击战争。
持续近3个月的反“清剿”斗争
驻扎在罗汉里革命根据地的游击队伍逐渐壮大,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尤其是1936年2月的河村桥伏击战抓获国民党省银行经理韩疆土等10名国民党官员及宪兵,缴获短枪和钞票200万元,让国民党福建当局恼羞成怒,急调3000多人的武装力量从四面八方向罗汉里扑来,准备围剿红军。
1935年5月,福清和莆田两个中心县委联合成立中共闽中特委,闽中游击队也正式组建。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力量,刘突军临危不乱,紧急召开会议,决定将游击队分成3个小队,分散至大化山各山头与敌人周旋游击。
“这次清剿行动是省政府陈仪主席亲自布置,兵力约30倍于游击队,听说还有专门搞策反的人马,准备在3个月内把游击队彻底消灭。”当时的福清县城到处都流传着这一消息,可见国民党福建当局准备之充分。
然而,仅过了两个多月,国民党消灭闽中游击队的计划就以失败告终,罗汉里的各路武装力量也基本保存下来。敌人围剿计划的破产,正是有赖于人民群众为游击队提供基本的粮食和及时有效的情报。
一都镇后溪村连大妹的房子在“清剿”中被烧毁,儿子郭兴在反“清剿”斗争中不幸牺牲,但她忍住悲痛,依然关心着隐蔽在深山里的游击队员,即使自己食不果腹,也坚持多次穿越敌人的封锁线到外地买粮,避免红军战士们挨饿。交通员棋三妹为游击队送情报返回时不幸被捕,因不愿泄密被敌人残忍杀害。
充分发动群众力量
罗汉里的村民与红军的关系亲如鱼水,正是因为红军知道,革命是为了人民,革命需要人民。
罗汉里的群众平日里受到国民党和土匪的欺压,因此游击队刚进入罗汉里时,不明真相的当地群众立即藏起家里的粮食和家禽,以防受到抢夺。然而,一段时间过去,当地群众发现,这一群操着南腔北调的人,不仅不抢夺老百姓的粮食和家产,反而会主动帮助大家开荒种地,自己天天住草楼、吃粗粮,却为村民扫除匪患。
红军还开办夜校,教村民读书识字,宣传革命精神,告诉他们要向地主恶霸发起斗争,争取自己的权益。渐渐地,红军的精神感染了当地村民,大家将红军当作亲人来看待,腾出房屋、分享粮食,与红军同吃同住,甚至与红军一同参加游击斗争。
由于游击队员都是外来人,把守入山关隘时难以分清当地村民和国民党探子,当地村民主动参与关隘的值守,盘查抓获了两名国民党探子。
争当游击队交通员的村民更是不计其数。在反“清剿”斗争中,他们在国民党的威胁迫害下,冒死上山送军粮、送情报、当向导,147间房屋被捣毁,被抓的无辜群众数以百计,12人惨遭杀害。老区人民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
罗汉里精神历久弥新
“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一心为民、坚定不移”的罗汉里精神从革命时期走来,于福清一都镇的千家万户中传承、与时俱进,成为一都发展强而有力的红色驱动力。
福清一都镇党委书记俞强告诉记者,罗汉里革命遗址已完成软硬件提升,同步推出“七个一”全流程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罗汉里红色文创产品和互动体验活动,让罗汉里的红色精神以更加生动的形式感染每一名参观者。
如今,一都镇在罗汉里精神的引领下,成立党员服务队,以村为单位入户宣传红色精神和乡村振兴。一都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枇杷成为一都产业的金名片。今年,一都镇进一步开启数字化时代,全方位展现“五彩逸都”的宜居宜业景象。
(本报记者 林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