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维新(1911—1932年)
2021-06-0311-07-09来源: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1622690023998186.png

郑维新,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后岭人,1911年出生。他6岁丧父,母亲依靠在培先小学教书的微薄收入抚养他和妹妹。清贫的家庭,艰苦的生活,迫使他在中学时代就要利用课余时间先后在培元小学、三山中学兼课,以增加一点收入弥补家庭生活。

1930—1931年,郑维新在仓山程埔头石岩小学任义务语文教员期间,对学生宣传进步思想。有几位学生受到他的教育,参加了他所组织和领导的儿童团(少先队的前身)。儿童团秘密开展宣传活动,在仓山程埔头写了很多欢迎红军,打倒反动派的标语。

郑维新聪明好学,又很勤奋。他常手不释卷,深夜还在宿舍走廊灯下读书。平时不论走到哪里,总是挤时间学习。他爱读创造社出版的书刊,尤其喜爱郁达夫富有革命浪漫主义的诗文。他的学业成绩优异,在1931夏福州市第一届高中毕业生会考时,他的语文和英语成绩居全市第一,为同学们所仰慕。就在这一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郑维新胆识过人,在协和大学读书时,常常带头对教授不正确的观点提出质疑。当年协和大学文学院长王治心讲授“三民主义”课,著有《三民主义讲授大纲》一书,经国民党中央通令为全国大学标准课本。王既是国民党员又是基督教徒,平时自命不凡,认为福建没有人才,不得不把他请到协和大学来。有一次,他在授课时引用《三民主义》里孙中山的话说:“现在世界潮流到了民权主义了,神权时代过去了。”当时郑维新立即提出疑问说:“王教授,神权时代真的过去了吗?为什么还有教会学校?”还有一次,王治心引用孙中山的话说:“先有事实才有言论,不是先有言论才有事实。”郑维新又问道:“这同先有上帝才有人,先有精神世界才有物质世界有没有矛盾?”王治心由于自己的“双重身份”自然不能自圆其说。这是因为前者是孙中山先生的唯物主义思想,而后者是基督教的唯心主义思想。王治心因此怀恨在心,迁怒于郑维新。当时,郑维新坐在教室前排偏左的座位上。后来,有一次王治心看见郑维新没有带他所编的讲义上课,便借口学生没有带讲义来上课,勃然大怒说:“学生不带讲义上课,就是看不起教授,我就不教算了。”说罢夹起讲义走出课堂。随后,他要求学校开除郑维新,并以“不然的话,我就要卷起铺盖回到浙江去”威胁校方。后来在学生们的严厉谴责下,王治心才不得不让步,以不准郑维新听他的课作为了结条件。1932年7月,校方以私自组织读书会为借口,开除了郑维新的学籍。

郑维新被开除后,由人介绍到独青小学(现麦顶小学前身)任校长。这所小学与三山中学都是同盟会同人办的。郑维新曾在三山中学兼过课,所以由他在这所小学当校长是最合适的。

郑维新在独青小学期间,同陈道(彦祥)一起在藤山建立肃劣联合会(肃清劣货,即日本货),郑维新任联合会筹备会宣传部长。在陈道、郑维新等的积极领导下,肃劣运动在福州广泛地开展起来。

11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决定,进一步扩大肃劣运动来纪念十月革命。9日,台江龙潭肃劣会会员在台江潭尾街楮亭堂纸铺查出了大批日本劣纸,准备焚毁,并将奸商抓来游街。龙潭肃劣会员的行动遭到国民党警察的干涉,他们一面将奸商保护起来,一面企图逮捕肃劣会员。面对国民党当局的无理行径,肃劣会号召当地群众罢市。福州肃劣联合会闻讯派人赶来支援。国民党反动当局对群众的正义行动,采取了镇压手段,调来大批军警,将在场的几百名群众驱散,并逮捕了龙潭及藤山肃劣会会员赵国康、郑文英、林云振、卢国良、高康官、林云钦等6人。

潭尾街事件发生后,中共党员、肃劣联合会筹备会主席陈道,立即将情况通过交通员报告了市委。当晚陈道、郑维新等肃劣会领导人在下渡龙律庵开了紧急碰头会,研究对策,作出了第二天(10日)去国民党公安局请愿的决定。

10日下午,福州肃劣会代表百余人,先在南公园集中,然后手执纸旗,按规定路线向公安局进发。请愿群众一路高呼反日和要求释放被捕群众的口号,郑维新在行进中情绪激昂地向群众讲演。请愿队伍走到南街东南照相馆时,遇到国民党保安队的拦阻。国民党保安队鸣枪威胁群众,请愿群众毫不畏惧,继续前进,直插公安局。

到公安局时,请愿群众要求局长丘兆琛出来接见,丘兆琛则要群众派代表进见。在双方争执时,已包围请愿群众的国民党军警突然冲入请愿队伍,逮捕了郑维新、李展平及肃劣联合会的筹备委员陈书英、张恩官、王钟官、郑姊弟等6人,并以武力驱赶请愿群众。国民党军警威胁说:“手里没有拿旗的可以走开,只抓拿旗的。”拿旗的群众毫不退缩,没有拿旗的群众也不走。军警把请愿群众手上的纸旗撕毁,将群众强行驱散。

国民党军警将被捕的肃劣会领导人押进公安局。丘兆琛问公安局督察长沈觐康:“这些是什么人?”沈觐康答:“这群是下渡藤山的流氓。”丘兆琛蛮横无理地要请愿代表下跪,郑维新挺立不跪,据理力争,并指责丘兆琛镇压抗日运动。丘兆琛恼羞成怒,压住郑维新的头,强制他跪下,郑维新极力反抗。丘兆琛命令士兵用枪托打郑维新后腿,并按着郑维新的头在地下碰击。郑维新的眼镜被打碎,眼睛被刺破,他忍着疼痛,坚持斗争。丘兆琛凶相毕露,命令卫士开枪,郑维新身中数弹,当场壮烈牺牲,时年仅21岁。

丘兆琛枪杀郑维新之后,还布置特务魏勋等伪造共产党证件,放在郑维新的口袋里,捏造说是共产党要夺枪造反。为了掩盖罪责,欺骗群众,丘兆琛还发出布告,无耻捏造事实、诬蔑郑维新等为暴徒、说郑维新等“抢夺卫兵枪支意图行凶,经卫兵开枪自卫,当场枪毙为首郑维新一名……”10日下午3时,公安局将郑维新遗体草草葬于西门外官山。

郑维新被国民党当局残酷枪杀,在广大人民中激起了强烈的愤慨。当天下午,福州有些商店闻讯罢市。12日,一些群众陪同郑维新的母亲在仓前桥头喊冤,控诉国民党反动当局的罪行,同时散发题为“泣告全市同胞书”的传单。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陶铸带人慰问了郑维新的家属。

“郑维新事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报纸都登载了消息。济南、开封等地成立了“郑案后援会”,一些抗日团体和旅居省外的福建同乡会也纷纷通电声援,要求惩办凶手。在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撤销了丘兆琛公安局长的职务,被捕的肃劣会领导人也获得了释放。

1934年4月10日,在英华中学大礼堂召开了郑维新烈士追悼会,又为郑维新刻了碑,并将烈士棺木移葬于仓前磨层山上。1980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郑维新为革命烈士。

(梁超浩)

 (来源:《福建英烈传略》)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