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保|严复故居:中西合璧 一如主人的人生基调
2021-06-1310-56-10来源:福州日报

1623541905717.jpg

位于三坊七巷的严复故居。本报记者 邹家骅摄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郎官巷的严复故居,他对严复的思想与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三坊七巷严复故居以中西合璧的外饰以及详尽保存、展示家族思想而独树一帜,成为参访者不容错过的历史“打卡点”。

  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契合人生基调

  离开南后街的喧闹与繁华,转而进入僻静的郎官巷,步行约50米,就能看到一座占地600多平方米的院落,门上匾额有四个鎏金大字——“严复故居”。1920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严复落叶归根,并于次年在此走完了沧桑厚重的一生。

  步入故居主落,率先映入眼帘的是“有王者兴必来取法,虽圣人起不易吾言”这副楹联,笔墨之间彰显着严复在沧桑岁月中的智慧与坚守。厅堂与花厅毗连,穿过主落西侧的小门来到花厅,顿感“时空变换”,一座带有浓郁民国风格的洋派双层小楼赫然眼前。

  “整座故居采用清式结构,在细节处理上有仿西方建筑纹饰的栏杆、宽广的天井等,是中西合璧晚清建筑的典范。”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座建筑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呈现了中国传统民居与西方建筑风格的“融洽结合”,与严复中西合璧的人生基调、学术思想不谋而合。

  备受重视

  保护修缮与学术研究并重

  它是“里坊制度活化石”,晋代的诗赋、唐代的熙攘、明清的兴衰,“睁眼看世界”的风云激荡……白墙黛瓦的古厝,留下了无数岁月风华,却在上世纪80年代如火如荼的城市开发建设中岌岌可危。

  当坐落于三坊七巷北隅的故居即将被“一拆了之”的紧急关头,福州市一位政协委员写信给新任市委书记习近平。习近平同志听闻这一消息,立刻要求暂缓拆迁。时隔半年,故居修缮工程悄然动工。

  1992年,福州市政府对严复故居开展挂牌保护。2001年,故居正式对外开放。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次年在三坊七巷启动保护修复工作,故居正式移交三坊七巷管委会管理,并进行了局部修复。

  早在担任福州市和福建省领导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积极推动严复研究。严复故居墙上的两行字“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是习近平总书记1997年为“严复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的题词。

  近年来,适逢严复诞辰、逝世等纪念日,三坊七巷会举办各类严复思想研讨活动。“学术研讨让严复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传承”福州古厝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展陈详尽

  充分展现爱国精神和文化自信

  如今,严复故居开辟了6个展厅,宣传严复科学和爱国精神,成为三坊七巷的一个游览亮点。多年来,经过福州古厝集团和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展陈不断提升更新。

  目前,故居展厅以严复先生“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人”“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社会改革家和教育家”等不同身份为引线,集中展示了严复少年苦读中西学,留学英伦看世界,天津廿载成栋才,最终成为堪称西学第一人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同时,展馆中还收录了许多后世名人对严复先生的评价与相关文献材料,以图文、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向市民游客生动展现严复先生伟大的一生。

  福州古厝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古厝集团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严复科学、爱国精神的发掘与宣扬,“在对这座古厝本体进行修复的同时,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着力于对严复这一历史人物的精神挖掘,不断提升展示内容和深度,把古建筑承载的故事讲好,坚定文化自信。”

  (记者 钱嘉宜)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