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发生发展的,志书的时间特征就是时代性,历代编修的志书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所以,志书编纂要强化时代特征。
一 突出记述改革成果
第二轮志书的断限,大部分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或21世纪初。20多年来,各行各业的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志书必须重点记述。志书记述改革时,要抓住不同层面,既要记成绩也要记教训;在记述方法上,有分散、集中、分散集中相结合三种,各地可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记好改革开放这一时代主题。
(一)突出记述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民主政治。在第二轮志书中记述好政治体制改革,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记好党政分开、政企分开。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执政方式发生变化,政府的职能也在逐渐转变。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记述党政分开时,要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时的坚定决心,突出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记述党政分开时,要重点记好政府职能的转变,由过去的大政府小社会变为小政府大社会,建立服务型政府,努力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这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第二轮志书中,切忌出现政府包揽一切、统管一切的篇目设置,这与改革开放的现实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相悖。
二是要记好机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机构改革是政府转变职能的具体表现,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在记述历次机构改革中的机构撤并、设立过程和机构职能转变的同时,还要充分体现各次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比如1998年开始的机构改革,就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撤销了一批如石化、煤炭、机械、冶金、轻工、纺织、建材、有色等的主管部门,是历次机构改革中力度最大的一次,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效率提高。当然,在部分地区,机构改革也有越撤越多、机构越减越大,职能不明确、造成管理空白、工作效能难以提高的问题,这些教训也要秉笔直书,如实记载,以资后世。
三是要记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特别是省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较大规模市级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得到加强,出台了一大批地方性法规。普法教育普遍开展,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营造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氛围。第二轮志书要切实体现好依法治国、依法治事的历程。
四是要记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我国先后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及一些反腐倡廉的规定和要求等。这些法律法规,引入了竞争机制,实现了公务员公开招考、民主推荐、择优录用、职务监督等,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志书一定要完整记述,充分反映地区人事制度日益走向透明、民主、监督的过程。
五是要记好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尤其是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实现村民自治直选,取得了重要进展,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入志。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如“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等,彰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新理念,必将在未来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第二轮志书务必记好这一民主进程。
(二)突出记述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是指生产关系各方面的具体形式和制度的总和,包括所有制形式、管理权限、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等。经济体制改革是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改革。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1979年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定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成为这一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这一阶段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基本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责任制的改革是通过对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适当分离,重新调整和确立了集体与农户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即在保持土地所有关系和集体经济形式不变的前提下,确立了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形成了以承包为纽带、以家庭为基础、统分结合的新型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适应了农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城市,这一阶段围绕扩大企业自主权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性改革。国营企业独家经营的局面被打破,流通渠道增多。财政对国有企业先后实行利润留成、盈亏包干、两步利改税及逐步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逐渐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增加了企业财务,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实行“价格双轨制”和有计划地放开部分商品的定价权。
第二阶段:1984~1992年。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改革的中心任务是企业改革,配套进行市场建设和价格改革。基本内容是在坚持国有制基础上,以合同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基本原则是“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补”。推行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实行承包,近半数小型商业企业推行租赁经营责任制,突破了国有企业国家经营的传统方式,直接刺激了企业增产增收的积极性,对当时搞活企业、稳定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及推动其他方面改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价格和市场建设方面推出的主要改革措施是“以放为主,以调为辅”,通过调价和放价相结合,不断扩大由市场决定价格的商品范围;在放开价格的同时,逐步建立和发展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等的市场体系。经济计划内容也从面向国有企业为主,转变为面向全社会,逐步把乡镇企业、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列入计划的服务范围。在财政体制方面,1988年开始对市、县分别实行“递增上交包干,递减补助包干”和“定额上缴递增、定额补助递减”的财政包干办法,三年不变,激发了县级财政超收的积极性。金融管理体制方面,根据国家部署,先后恢复和建立了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分支机构以及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等其他金融机构,并组建了信息调研、稽核和纪检机构,基本形成了分层次的调控体系和经济、金融监管、信息网络。
第三阶段:1993~1997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目标,改革进入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阶段。在金融体制方面,随着1994年金融体制的重大改革及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人民银行基本实现了职能转换,金融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实现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分离,建立起农业发展银行,建行代理国家开发银行委托业务,推行了贷款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国家实行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建立地方税收和中央税收体制,各省相应建立国税局和地税局。在税收制度方面,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建立以增值税为主的统一的流转税制度,健全和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确立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在外贸外汇体制改革方面,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废除了实行多年的双轨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建立银行外汇交易市场,建立省外汇交易分中心。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重点以政企分开为突破口,明确企业投资主体,转变政府职能,划分政府与企业各自的投资范围和责任,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资本金制度、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改革有了重要进展。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第四阶段:1998年以后。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进入攻坚决胜阶段,在优化结构、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开发战略,2001年我国完成“入世”谈判,同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一阶段,除了原有各项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外,改革的重点放在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化进程。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出困境,国有企业深入开展“脱困”、“转轨”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直至2001年,国有企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在农村,继续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粮食、棉花流通体制逐步完善,在农村率先进行费改税的试点,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一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职工养老、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启动,城镇住房货币化分配和医疗制度改革全面展开。
记述改革开放,要结合每个阶段的改革重点进行记述。从篇目设置到内容的选择,都要充分反映改革发展的历程。当然,经济体制改革的编写,既要写改革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也要写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理清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因果联系,证明改革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前进,是在日益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二 突出记述经济开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我国对外开放迈出了更加坚实而快速的步伐,与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具体到各地而言,经济开发有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两个层面,志书在记述时不仅要记好对外开放,还要记好对内开放,要注意宏观背景,也要注意微观背景。
对外开放和宏观背景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对外开放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开放“窗口”而开始,随后逐步扩大到沿海地区、沿边地区、沿江地区,直至内陆省会城市、地区,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中部、西部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据2001年统计,我国已开放一类口岸243个。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加入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等一大批国际公约和条约,并与89个国家签订了双边“保护投资协议”,与160多个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加入了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突破。第一次是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第二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体制基础;第三次是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成为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起点。在记述经济开放时,要把握好宏观背景和对外开放的时代主题,特别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地区,要记述好国家对外经济宏观背景变化对本地的影响,以及本地区落实国家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的具体举措和取得的成就。
在对内开放和微观背景方面:随着区域经济交流的增加,各地区对其他地区的开放程度日益扩大,不断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堡垒,加强各地的交流合作,有些地区还显现出经济的区域互补。在微观方面,比如各省设立了省级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县级也相应设置了特定的区域作为对外经济开放的基地,同时为鼓励当地对外经济交流,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等。这些在志书中都必须着重记述。这里要重点提一下,近几年,出现了开发区志这个新志种,如《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志》、《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志》。开发区并不是一个新的行政区划,能否独立成志?这要因地制宜,如果是具有全面行使行政管理权限,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经济实力,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可以独立成志,如一些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而一些规模较小、影响较小的开发区,建议以篇章记述为宜。
三 突出记述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事物
(一)突出反映信息化社会对人民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信息化全方位地改变了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互联网、电话、手机、数字电视等电子产品,直接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手段。
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通讯方式主要是书信,最快捷的是电报,最保险的是挂号,最昂贵的是长途电话。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摇机械电话被数字电话、移动电话代替,纸质书信被电子邮件代替,通讯方式变得越来越快捷、经济。在新闻传播方面,以前靠电台的方式已一去不复返,特别是互联网出现后,不仅可以传输文字文本、图片等,视频、音频等也可以实现海量传输。过去的新闻传播主要依靠报纸、电台两大媒体,20世纪80年代后,电视、网络媒体迅速崛起,越来越成为人们快捷获取信息的手段。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志书要充分反映。
娱乐休闲方式的改变。20世纪90年代前,居民文化娱乐的最主要方式是看电影、看戏曲、看电视、看书读报等,随着电视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看电视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90年代后,互联网迅猛发展,网上聊天、下棋、打牌等网络休闲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主要娱乐方式。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娱乐休闲方式多种多样,卡拉OK、蹦迪、极限运动、健身等,体现了社会的多元化,志书也要有反映。
交际方式的改变。信息化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随着信息处理和沟通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交际方式产生了改变,例如网上交友,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情趣、不同生活背景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交友热线等宣传推介自己,与人沟通联系。沟通互致问候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从写封信,到打个电话,再到发个邮件、发个短信,改变了人们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方式。交际方式是一种潜在的东西,但却又实实在在反映着时代变迁,志书通过记述交际方式的变化,能够起到由微见著的效果。
经济活动方式的改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改变了人们经济活动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一是网上购物;二是企业间的电子贸易;三是企业与政府间的联系方式,政府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完成宏观调控和对企业商务活动的监督,企业通过电子汇款向政府职能部门缴纳税款、递交企业信息等。企业内部管理现在也运用了许多信息技术。经济活动方式改变了企业管理,改变了贸易方式,改变了经济管理方式,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些都是时代特征,志书应当体现。
(二)记述人民生活要运用新的标准和统计方法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志书记述人民生活必须采用新的记述标准和统计方法,资料来源除了依靠统计和农经部门数据之外,还必须做大量的抽样调查,深层次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居民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1.充分认识和准确划分社会阶层
第二轮志书的“人民生活”与首轮志书反映的对象有着明显的不同。首轮志书“人民生活”一般记述“农民生活”、“职工生活”两大类,这是计划经济时代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员两大社会阶层的基本构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社会阶层。” [1]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一批中产阶层,主要有5种人:(1)科技企业家;(2)金融行业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3)各类专业人员尤其是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员;(4)国外驻华企业中中方管理人员;(5)个体和私营企业主。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特征、心理和习惯。因此,第二轮志书除记述好农民和工人、公务员等群体外,对中产阶层和其他特殊阶层要深入记述,才能反映社会群体全貌。
2.小康与小康标准
第二轮志书断限正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志书在记述小康社会时必须依据和符合小康标准。小康的内涵,是在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使我国人民的生活在温饱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宽余,精神生活比较充实,生活环境改善,人口素质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制订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和《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三套标准,作为衡量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的尺度。总的来说,小康标准包括五个方面共16项指标。第一类为经济发展水平,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个指标组成;第二类为物质生活水平,由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居住使用面积、农村居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城市居民每万人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恩格尔系数8项指标组成;第三类为人口素质,由成人识字率、人均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3项指标组成;第四类为精神生活,由教育娱乐支出比重和电视机普及率2项指标组成;第五类为生活环境,由森林覆盖率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的百分比2项指标组成。在志书篇目拟订上,要总体反映当地小康社会建设水平,应当参照全国标准,围绕各项指标设置篇目。
(三)准确记述新兴节日和外来节日
伴随着社会多元化和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各种新兴节日逐渐兴起,一些外来节日影响日益扩大,这些既是时代产物,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人文因素,志书要准确记述。新兴的节日有的是与部门行业工作紧密结合的,要与该部门、行业的工作联系起来,如电信日、消费者日;有的是与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的,要把握其“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特性,比如黄山旅游文化节、青岛啤酒节、滁州菊花节等。这些节日要与当地的文化、经济建设结合起来记述。对于外来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志书不可忽视。这些节日虽是外来,但其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在年轻人中。这些节日的引进本身也是对外开放、文化交流融合加强的印证,体现了一种人性观念和社会思想的多元,不可漏掉。
注释: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