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印记|百年古厝里的抗战往事
2021-06-2302-50-26来源:福州日报

1624431201686442.png

16244122673703.jpg

宏琳厝里的《抗日救亡》周刊旧址。本报记者 林奕婷摄

  “相见恨晚,分别恨早,此去不知何时重逢?”“感谢你,我会再来。”

  1939年8月的一个夜晚,闽清溪口宏琳厝内,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送别。为避国民党当局耳目,宏琳厝第六代后裔黄开修在此送地下党员项南离开闽清。两人是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以宏琳厝为根据地在闽清掀起抗日救亡的风暴。

  借助一台收音机

  办起《抗日救亡》周刊

  “1937年,就是在这间屋子里,黄开修、黄开云兄弟二人自刻蜡板,用油印机印刷稿件,办起了影响闽清民众的《抗日救亡》周刊……”走进宏琳厝二进的横厝,讲解员卢书棋指着一间挂有“《抗日救亡》周刊编辑处旧址”门牌的屋子介绍道。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揭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得知此消息,在“八·一三”事变后从江苏淮阴文化馆回到闽清六都的黄开修,立即在家中七拼八凑,组装了一台土收音机,用32个1号干电池串联在一起作为电源。第二天,《抗日救亡》创刊号便正式发行。每当夜深人静,黄开修便与弟弟黄开云一边详细记录电台的抗战新闻,一边刻板印刷,利用《抗日救亡》让群众及时了解抗战动态,激发家乡父老的爱国报国之心。

  1937年9月底的一天夜里,黄开修组织群众在新壶小学操场收听广播,当延安电台播出平型关大捷的消息时,全场沸腾,远近村落接连响起鞭炮声。黄开修在第二天的《抗日救亡》上刊出这一特大喜讯。

  随着抗日题材的稿件越来越多,《抗日救亡》从一开始的旬刊改为周刊,从起初每期只印几十份,到后来印至百份以上,派发寄送的范围也从一开始的闽清各中小学校,扩大到福州、厦门、武汉、长沙和延安解放日报社等地,并与各地抗日刊物交换并请求指导,影响力越来越大。

  “有时因纸张和印刷材料供应不上,延误了刊出,就会有群众写信或直接前来询问。”卢书棋介绍,不少进步青年受这份刊物的鼓舞,参加了八路军,奔赴抗日的最前线,黄开云就是其中的一员。

  创建一支队伍

  把抗战理念送至千家万户

  《抗日救亡》周刊编辑处旧址旁,一间大门敞开的“会议室”里,三名年轻人的塑像正围坐在木桌前激烈地讨论。“在这里,项南常常和战时民教流动工作队(简称‘战工队’)的成员们一同讨论话剧剧本和演唱剧目,研究部署巡演工作。”卢书棋介绍。

  1939年初,中共闽江工委指派地下党员项南、舒诚等到闽清组织领导抗日救亡运动。恰逢黄开修准备筹建战工队,项南的到来犹如及时雨,他把项南等地下党员安排在宏琳厝内居住,一同组建了闽清县“战工队”,项南任队长,黄开修任指导员。

  当年4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宏琳厝第二进大厅灯火通明。厅堂做舞台,天井等处的观众满满当当。“战工队”先后表演了《大刀进行曲》《放下你的鞭子》《菱姑》等节目,最后由项南上台做抗日演讲。观众受到感染,高喊抗日口号,群情激昂,许多人当即摘下手上的金戒指、玉手镯交给“战工队”,请他们转赠给当地的抗日军属和贫苦农民。

  不只是这一个夜晚,当年1月至8月,项南带领“战工队”队员穿着草鞋跋山涉水,夜宿学校、祠堂,打地铺、睡门板,先后在闽清30多个乡村宣传演出,每一场都得到群众的热烈响应。

  群众对“战工队”的欢迎和拥护引起了国民党闽清当局的恐慌,他们秘密下令抓捕项南。8月的一天,党组织事先得到消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决定连夜派船把项南由宏琳厝送离闽清。离开后的项南仍通过书信同“战工队”保持联系,鼓励大家坚持斗争。

  项南离开后,黄开修担任队长。在他的带领下,“战工队”依然把抗日宣传送达闽清各处,一直持续到1940年夏天。

  “宏琳厝是福州一处重要的抗战遗址,当年项南在宏琳厝组建‘闽清县政府战时民教流动工作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带动掀起了闽清全县抗日救亡热潮,在闽清影响深远。宏琳厝这座有200多年历史的古民居见证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一致抗日的烽火岁月,具有重要的党史研究学习价值。”闽清县委党史与地方志研究室主任黎义晖说。

  (记者 林奕婷 林瑞琪)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