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山
闽侯县白沙镇有个地方,叫“沙白头”。《闽侯地名录》说,在“白沙镇”下,有自然村名“沙白头”,属“大濑”行政村。
这是闽江下游的北岸,有一大片白沙滩。在约七千年前,东海的海潮是能够拍打到这里的。《福建地理志》说,因为“气候转暖,海面不断上升,到中全新世后半叶,海浸全盛,海面上升到最高位置,福州盆地变成一个较大的山地海湾——福州古湾。”据说在“福州古湾”时代,“海水西达甘蔗,闽江古河口退至白沙镇附近”。后来,河道严重淤塞导致河口潮流界点逐年下移。
据有关资料介绍。宋淳熙十年(1183年),涨潮流可上溯至大箬,距20世纪后期河口顶点以上约42公里。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大潮仍可达竹崎村,700年间,河口顶点下移34.5公里。而20世纪80年代,枯水大潮只能达到白头村,又下移7.5公里。现在潮水又可到闽清水口电站坝址,相当于宋代水位。
因为是古河口,沉积了大量的沙子。白沙、白沙湾、沙白头的名称或都与此有关。
我在鸿尾中学读书时,当时山区的木材不能随便砍伐,木材运输受到管制,不能随便运到山外。木材运输要有许可证件,也称木材运输证,就是从林区运出木材的合法凭证,执法单位凭证放行。在林区设立木材检查站,负责检查木材运输。对未取得运输证件或者物资主管部门发给的调拨通知书运输木材的,木材检查站可以扣留。
有一天,在鸿尾公社听到公社的一个管理人员在打电话,说上游的木材下来了,叫对方赶快截住。如果截不住,就到沙白头截住。那是我第一次听说有个叫“沙白头”的地方。
沙白头又叫沙坝头,是沙子积筑成的一个坝。应该是像当年福州台江上下杭那个上痕下痕的沙痕。沙坝头实际是闽江水携带泥沙,沉积而成的沙痕,然后用于控制水流,往往也成为一个坝,也是一处码头。
从书面语说,铁路部门称这里是南昌铁路局福州工务段“沙白头道口”;地方交通部门称这里是闽侯县白沙“西坝头码头”;从省地方海事局设在对岸尾湖港渡口标识,则称这里是“西坝头”渡口;公路交通部门称这里为福州603路支线公交线路“沙坝头渡口站”。
《福州晚报》2021年7月9日 A14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