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人卢少洲与福州“爱尔登”
2021-07-1210-58-43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韦希成

  寿宁斜滩是闽东四大文明古镇之一,这里人才辈出,诗文书画成就异彩纷呈,历史文化底蕴深沉厚重。

  卢少洲,名觉斯,号趣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出生于寿宁县斜滩镇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曾祖父卢金锜、祖父卢赞虞、父亲卢鸿祖孙一门三知县,在当时当地实属罕见。旧时卢氏的大厅堂上贴有这样一副对联:“一经旧业承科第,两世家风宦晋阳。”

  卢少洲自幼天资聪颖,十龄始就学,不及两载即读毕“四书五经”,十三岁随父到福州苍霞中学(现为福建工业学校)就读,毕业于工专土木科。民国四年(1915年)应福建省经界局招考获第一名的好成绩。翌年赴京担任交通部主事,继任福建洲田委员、三沙海关关长等职。

  卢少洲博学多才,诗思敏捷,精于韵律,诗文造诣颇深,当时负有盛名。1927年,31岁的卢少洲在福州省政府履行福建洲田委员职务。初秋的一天傍晚,他邀约几位相别多年的乡友来到福州城内黄巷口爱尔登酒楼欢聚茶叙饮酒。酒过三巡,卢少洲席间乘兴题壁七绝诗一首:“衫履飘潇近野僧,三层阁子九华灯;当垆应解临邛意,爱尔才登爱尔登”,被广为传颂,名盛一时。此诗用卓文君当垆,临邛县令代撮合的故事来咏酒家,含意独特新颖。好事者见之,录登报端,一时和者如林,酒家声名顿噪,人们亦以“爱尔登”三字直呼卢少洲,以至掩其真名。

  “爱尔登”一诗见报后,不但酒家生意大好,甚至连外地乃至海外新加坡、马来西亚的菜馆旅社,也有以此三字命名,用以招徕顾客。《星州日报》更以“爱尔登”三字为副刊之名。

  1937年,卢少洲受新加坡致用中学之聘,出任该校校长。他办学成绩卓著,屡受表彰。在南洋任教期间,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联络爱国华侨,广结文教界名流,倡组诗文社团,扩大中外文化交流。

  卢少洲是一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当得悉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民族危机深重,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他奋笔疾书发表《九一八》《国难》《闻祖国战讯》《筹账宣言》等抗战诗篇,愤怒声讨日本侵略者行径,呼吁全民奋起抵御外侮,留下了一段保家爱国的佳话。

  抗战时期,萨镇冰、郁达夫等出访南洋时,皆与卢少洲有诗唱酬,共抒爱国抗日之情,以此激发侨胞的抗敌热情,声援祖国人民抗战。

  《福州晚报》2021年7月11日 A07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