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左图:山腰炮台。中为红夷大炮。
上右图:闽江口炮台群示意图
中图:亭江炮台公园全景
亭江炮台公园
山巅炮台。中为仿制的克虏伯大炮。
从鸦片战争抗击英军的闽安防线,到甲申海战抵抗法国军舰的闽江口防线,再到抗日战争期间作为“闽海前线指挥部”防御日寇入侵的闽江要塞,亭江炮台是百余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志士不屈不挠反抗外强入侵的历史见证,是中国近代海防史的缩影。
前世传奇
闽江古炮台与中国近代海防
讲述人 蔡喜鹏(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队员) 闽水泱泱从西北来,自洪塘分为两支,北港绕城而过,至马尾与南港复合,稍南折而从罗星塔下东北出闽安峡谷,又分南北航道从梅花及五虎门出海。千百年来,这百里水道给予“海丝”重镇的福州以发展海外贸易的良好条件,又为作为东南门户的福州谱写出多少中国海防发展史与反殖民侵略史的重要篇章!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神光寺事件”发生,从云贵总督任上告老回居福州的林则徐组织了这场反英国传教士入城的斗争。以自己在广州的经验,他不能不担心英国会派炮船入侵海口,于是“数乘扁舟至虎门闽安诸海口,阅视形势”。
已是风烛残年的林则徐,感慨:“天险设虎门,大炮森相向。海口虽通商,当关资上将。唇亡恐齿寒,闽安孰保障!”
明末清初,随着火炮技术的发展,明朝政府开始于闽江两岸江流狭束处布设铳城、炮台。清顺治年间,郑成功曾短暂据有闽安,清军收复后便于黄霞寨、长门及闽安南北岸等处设炮台。已是鸦片战争后的第10个年头了,仍是这些几个世纪前残旧的旧式炮台在勉强支撑着帝国东南的海上防务,林则徐着手对它们进行重修。多年以后,当左宗棠巡视福建时,“亲历各海口,见公所建炮台,形势扼要”,表现出对林则徐的极大钦佩。
1871年日本意在侵略台湾的“牡丹社事件”,引发了清政府内部一场关于海防战略的大讨论。由此,清政府加紧了在闽江口的设防,兴办近代海防,筹建新式水师。光绪二年(1876年)以后,何璟及之后的闽督疆吏开始大量购置西方火炮,修筑近代化炮台式要塞,逐渐形成多重布防、互为犄角的海防体系。
然而,随后发生的中法马江海战却以一种极为残酷的方式,宣告了晚清近代化海防力量的首次对外作战的失败。那些在战前被委以重任的炮台竟因炮口向外,“不能环击”,以至几乎全被法军从上游方向进行占领摧毁,仅有长门炮台击伤法军主舰拉加厘松尼埃号,成功阻挡住了法军的进攻,算是这场惨败中唯一的亮色。战后的清政府迅速启动了炮台的修复工作,并吸取战败教训进行大规模改造,新建了长门电光山炮台等。
1937年抗战爆发,国民政府构建以炮台为主要组成的闽江防线,有效地防御日军从水路进犯福州。但因陆路的两次失守,各炮台或弃守自毁,或遭日军攻占破坏。抗战胜利后,部分炮台得到重修。
如今,这些古炮台仍兀自散落矗立于闽江出海水道上,出省会福州以东至闽江口,绵延近百里,层层锁钥、重关叠嶂,保存着近现代完整的炮台式要塞体系。虽多已倾圮荒废,但部分炮台如长门炮台、亭江炮台等,保存状况完好,布局完整,各项设施一应俱全,且周边地势开阔,未有大的构筑物遮挡,基本维持着历史环境特征。因亭江炮台保存最为完整,始建年代较早,地位也较为重要,可视为诸炮台文物中的代表,以其来追溯和了解闽江口近代炮台的选址、布局和沿革。
亭头炮台始建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台周十二丈”,彼时与亮相于鸦片战争的中国沿海旧式炮台并无不同,露天式城墙形式,长墙高台,架设前装滑膛炮,即点火式常规铸炮,其炮身固定,转动不灵,缺乏机动性,且射程近、威力弱、准确性有限。
光绪六年(1880年),何璟接任闽浙总督后,对北岸炮台进行重修,建成近代炮台式要塞。“建造新式铁炮门暗台一座、铁口暗台一座并兵房、药库、围墙、通壕”,至中法海战前夕,配置多门产于20年前的“英土旧炮”,即现马尾昭忠祠门口所展的英国福赛特-普利斯敦公司生产的前装线膛炮。
光绪十一年(1885年)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曾两次重修了中法战争被毁的炮台。萨承钰的《南北洋炮台图说》一书,详尽记述了他巡查所看到的情况,“建成洋式明炮台一座……又建成洋式暗炮台一座……又迤东凿炮洞六门”。
现存的炮台与该文献记载殊无二致,由山巅的主炮台、山边的前沿炮台、临江的岸炮台群及山后的弹药库组成,可知现存的炮台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光绪年间时重修的形制。2013年,因其明确纪年、完整性及突出价值,亭江炮台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名片
闽江口炮台群
闽江入海口地势险要,扼江控海,素有“省府门户”之称,自古是海防的重点。自宋伊始,先后建有南雁山寨、石龙寨、员山水寨、塘下黄霞寨、大溪寨、长福寨等兵寨,构成城池式防御体系。明初伊始,从烟台山到闽江入海口纵深80多公里的水道两岸共设有4道防线,有壶江炮台、黄霞寨炮台、长门山炮台、金牌炮台、闽安炮台、南岸炮台、文石炮台、田螺湾炮台、圆山炮台、琴江炮台、罗星炮台和马限山炮台等炮台群,构成炮垒要塞防御体系,林则徐曾手书“海国屏藩”以称赞。
亭江炮台亦称北岸炮台,与南岸炮台(位于长乐象屿)对峙。《重修闽安镇协署碑记》载:“南北岸两山耸峙,其来势各蟠耸百数十里。口门外,敞然洋面。”可见其地势之险要,扼守着闽江下游的咽喉地带,是水道入省(福州)的“内口”,故而其布设也相对较早。亭江炮台的突出价值体现在它的明确纪年和有文字可考,为研究清代以来的我国东南海防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研究我国近代海防体系及其演变的活化石。
专家点评
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刘传标:
闽江口炮台群是重要的军事海防设施,在明代抗击倭寇、在清末抗击法军入侵及抗日战争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成为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
闽江口炮台群是中国海防体系一个缩影,亦是西方侵略者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历史见证,记录和承载福建乃至中国古近代海防建设的实践和抗敌御侮的历史年轮,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具有历史、文化、教育等多重价值。梳理闽江口炮台群的历史脉络,对今后科学保护与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
亭江炮台是标志着古代江海防炮台向近代转变的重要实物遗存。从清代顺治年间设立炮台开始,到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在闽江口一线营造了江海防要塞体系。亭江炮台位于闽江下游咽喉位置,其显著特征是由建要塞、城堡向建炮台转变,由城防向海防转变,由防御来自内陆的游牧民族或内部王朝反叛势力到防御外来的西方列强转变,体现了当时火器在要塞防御运用上的发展,也体现了清代中国海防思想和战略的发展。
亭江炮台还是我国近百年来谋求独立自主的一座丰碑。从鸦片战争抗击英军的闽安防线,到甲申海战抵抗法国军舰的闽江口防线,再到抗日战争期间作为“闽海前线指挥部”防御日寇入侵的闽江要塞,亭江炮台是百余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志士不屈不挠反抗外强入侵的历史见证,是中国近代海防史的缩影。
今生故事
昔日古战场今朝观光园
红夷大炮
□本报记者 郭斌 文/图
出福州市区往闽江入海口行驶,不多久就来到马尾亭江古炮台公园。亭江炮台所处的位置,在马尾区亭江镇南般村闽江北岸的小丘陵上,所以又称北岸炮台、南般炮台,前临闽江背靠群山,左距亭江镇1公里,右距闽安村1.5公里。
“亭江炮台与南岸炮台隔江相望,可形成交叉火力封锁江面,扼守闽江下游的咽喉地带,故亭江炮台又有‘省府门户’之称,是闽江口近代海防体系的重要防线。”福州马尾区文保中心主任张征告诉记者,整个炮台由山巅主炮台、山边前沿炮台、临江岸炮台及山后弹药库组成。
清光绪年间,萨镇冰族叔萨承钰撰写的《南北洋炮台图说》这样描述:“北岸坐西向东,群山拥后,南属闽安镇,北由亭头可达连江,地隶闽安右营,与南岸对峙,有龙盘虎踞之势。”
走进公园,首先看到的是位于主炮台山脚下西侧江岸边的临江岸炮台,面阔49.9米,4个炮位呈一字形,阵地采用三合土棱堡式护墙,由“糯米糊+沙+石灰”等倒模而成,结实耐久。护墙上碗口大小的痕迹是当年炮弹攻击留下来的。
再往上走,是前沿炮台,因该炮台位于主炮台所在小山包的半腰,也叫山腰炮台。前沿炮台是左、右两座相连的暗炮台,属于炮房式炮台,现仅存4个炮位。这些炮位配备小口径火炮,用于定向攻击近距离江面和江边目标,掩护主炮台。
最高处的山巅炮台是亭江炮台的主炮台,设一个露天炮位,炮口朝闽江,可攻击中远距离目标。山巅炮台后下方设有三间营房、一间弹药库,均为三合土墙体。弹药库在主炮台后的山坳里,呈长方形,长7.2米,宽6.6米,高3.1米。炮台与弹药库、炮台与炮台之间有地道相通,地道里设有休息室。当时闽安水师驻守此地时,整座山设有50多座营房供官兵休息,后来因山体坍塌被掩埋,现在的营房是根据当时格局修造的。
2013年马尾区政府启动修缮,2014年完成炮台公园建设,增设停车场并进行园林绿化,公园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其中炮台区域3000平方米,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2014年,福建船政文化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接手对亭江炮台进行统一管理。2017年,前沿炮台、沿江炮台等处坑道出现土块松动、塌方,他们立即进行修缮。去年和今年,为更好保护两尊红夷大炮,一方面原样复制,一方面对古炮进行除锈、上漆等修复保护,修复后的大炮安放在山边前沿炮台上。管理方还聘请测绘师测绘、调查炮台风化程度,用符合文物保护要求的木柱,加固因年代久远而出现了不同程度风化、开裂的临江炮台4个炮位顶部三合土。
“亭江炮台是我国现存少有的近代典型海防岸炮阵地,也是目前闽江下游炮台遗迹中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张征说,数百年间,作为战场和军事要地,以亭江炮台为代表的闽江口炮台群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都存在直接联系,承载着壮怀激烈的国家记忆,激荡着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