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谷忠
山,雄视千古;
山,胸罗风云;
山,气漫乾坤。
也正因如此,山——历来被人们视为迎祥呈瑞、吐故纳新的载体,更是峥嵘跌宕的生命和艺术的升华。因而在许多传说和现实生活里,人们又常常赞叹并记住山带给世间的种种福祉。
长乐,就有这样的一座山,它叫董奉山。
长乐民间传说,董奉山原名奉山,曾有裸身散发之神人在此出没,人见之必获福,故又名福山。后因汉董奉在此炼丹,而改称董奉山。查看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是这样记载的:“(福州)因州西北有福山,故名。”到了宋代,梁克家编撰的福州第一部地方志《三山志》中,更有“(唐)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改为福州都督府……或曰以董奉福山名”之说。随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福州郡守李拔在《福州府志》中明晰地记述:“福山今名董奉山,属长乐县。”据说福州便是因它而得名。民国《福建通志·山经》中,福州府长乐县条目下载:“福山在廉风里。”廉风里即今之古槐。
一座山,有这么多重要的历史记载,确实难得。
董奉山,海拔577.2米,就其于福州地位和作用,称为福山名副其实。因它自西北至东南,有鳌峰山、石岊岭、东阳山、岱峰山,逶迤相连,脉贯全山。此一派气势磅礴、绵延数十里的莽莽大山,恰巧处于旗山、五虎山和鼓山之间,构成一扇天然屏风,遮住府城的东南缺口。这一局势对福州的地理营卫和气候调节,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受益的百姓,称它为福山,理所当然。
看来,董奉山在长乐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因此,长乐的朋友向我介绍这座山时,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是十分理解的。事实上,董奉山也因其景色绝殊,曾被里人黄荣庚标为十景。曰:竹林讲席、董拔丹炉、三台插汉、七星临乡、魁石凌空、建林飞瀑、鬼洞钟灵、仙人留迹、龙井通潮、豹岩俯海。这十景,勾勒岁月损蚀的过往,打捞沉入时间的物象,给人以审思沧桑的禅机。
然而,我却不曾想到,董奉山还是一座很有故事的山。今年入夏,我去叩访董奉山时,是按着当地《古槐》一书记述的方向行进的,首先见到:西向山上,有宋代林良励志之处,书“化龙”二字。原来,林良少不羁,后发愤读书登第。东望,有山形如葫芦倒地者,取定静之义名定山。其峰曰龟峰,昔人勒“化龙豹变”四字。南向,据说还有个葫芦洞,深不知底,传与潮汐相往来,有三司塘仙床仙迹。更稀奇的是还有一块“止潮石,能御咸,里人凿之”。北望,里山形如燕颌,里人陈尚庚书“燕岩”二字,是宋提刑张翀父子的旧庐,又名聚星岩。“聚星岩”三字,系张翀书。看来,董奉山早就以山形地貌的显贵和人物故事的传奇而显扬其名。
不过,欲识董奉山,闽中十子林鸿《董岩诗》是不可不读的:“吾尝慕康乐,爱入名山游。名山不易得,何必谈瀛洲……”还有陈亮《游龟峰》诗:“畴昔过兹乡,驻马望龟石。蹉跎两鬓华,始作登临客……”这两首诗,不但有知景论世的澄明,也有从董奉山引发出的长乐文化内涵与生命智慧。
就这样,山中踏行,心中吟咏,葱茏茂盛的绿树为我们半遮半掩着,阴柔秀丽的泉水为我们回环缠绕着,我觉得我们一行如在画中徜徉,是诗?是梦?莫可名状,真是不亦快哉。行走中,朋友告诉我:如今,董奉山是长乐唯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由董奉山中心景区、竹田岩景区、腊溪景区三个景区构成。这又成了百姓新的福祉。
不过,在长乐,提起董奉山,人们都会说到三国时期与华佗、张仲景齐名的当地名医董奉的经历。原来董奉出生在古槐董厝里村,曾在山上炼丹药为人治病。他给穷人看病不收钱,只要病者愈后在山上植杏,重者五株,轻者一株,因而累有杏树万株。杏熟季节,董奉于树下作草仓,以杏换谷,赈救贫穷,供给行旅。病人和穷人都非常感激他,送与“杏林春暖”的匾额,并尊其为“杏林始祖”;福山也因之易名董奉山,“杏林”也因之成为中医学界的代称。近几年,在距董奉家乡不到一里处的山坡建成董奉草堂,包括杏林始礼堂、南雅堂、百草园等。而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董奉家乡附近还存有长乐设县之初的县治遗址。
20世纪80年代,长乐筹资修建公路12.5公里,从青桥岭头店,经岱岭山、岱边岭、高山顶、青桥山蜿蜒而上,直达董奉山主峰。这就给后来者行旅提供了方便。那天,我们攀登而上,从峰顶向下俯瞰,四下是浑然天成的壮美景观。座座秀丽的山峦,不亚武夷诸峰,难怪有人大胆认定:这里是武夷山余脉东奔追海,到长乐才刹住的一只脚。
这是很有气概的想象。果然,在山顶视线移动时,一览无余铺开的是一幅幅行气如虹又飞红簇翠的滨海巨画。但见那苍茫无际的大海,色彩变幻的云彩,金包银饰的农田,错落棋布的村庄,以及那飞流直下的溪河,纵横有序的路径,还有那一片片的软红稚绿,那一处处的灼灼青青果园菜地,全都萦绕交织在一起,让人尽揽了一种层次高华、彩晕烘托的奇幻仙景。
董奉山,确是一座纳福之山:山高林密,空气清新,苍茫的山岭,遍布着团团簇簇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其中有栲树、青冈、木荷等等,繁茂葳蕤,郁郁葱葱;蓬勃的翠绿、浓绿以及清雅的嫩黄色泽,混杂成一幅幅色彩明艳的油画,古朴中含着俊秀,悠然中透出宁静,叫人过目不忘。不过,最令人感叹的是,这么多茁壮的树木长在一起,却不分富贵卑微,相亲无忤,它们共同站立着,一并追逐着云彩,追逐着太阳,在林鸟的啁啾中向上生长,呈现出一派旺盛的生命力与和谐的景象。
如今的古槐镇以青山村为中心,连接辐射福坊、北湖、湖南、雁塘、龙田等片区的龙眼园,开发建设青山贡果生态园,使之成为集农业、旅游、休闲、健身和文化探源于一体的万亩生态宝地。
《福州晚报》2021年7月25日 A06版 兰花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