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亨源(1901—1950年)
2021-09-2305-23-31来源:福州市委党史方志室

陈亨源.jpeg

陈亨源,又名亨姐,祖居福建省长乐县(今长乐市)江田乡南阳村,1901年出生。其父是个肩挑小贩。他幼时喜好读书,白天帮父亲干活,晚上到村里夜校读书,家庭信基督教,他曾就读于教会学校培青中学,因生活所迫,一年后辍学。生活的艰辛,并未熄灭他求知的欲望,鉴于村民缺医少药的痛苦,他立下了学医的志向。1927年,他一边在长乐城关一家私人诊所当助理,一边参加上海医学院的函授学习。1931年函授毕业后,他便在松下村挂牌行医。1933年又在福清县海口镇开了一所名叫复苏的医院。他医道精良,有求必应,加上收费低廉,热心为穷苦人治病,从福清到长乐江田,方圆百余里内,人皆称道。

陈亨源行医多年,由于心向穷人,博得了广大农民的信任。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缓解穷苦人的痛苦,为此他感到迷惘。正当此时,他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陈金来,马列主义真理使他心明眼亮,他很快就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6年9月,陈亨源由陈金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面行医,一面秘密传播马列主义真理,做统战工作。

1936年底,他接受党的派遣回到故乡南阳村,乡亲们在他的教育和感召下纷纷参加革命。南阳村因此成为红色据点。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亨源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利用行医之便,广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宣传“头可断、血可流,亡国奴不可当”的民族气节。由于陈亨源做了大量工作,他与上中下各阶层人士的关系都很好,国民党的所长、县长、乡镇长、联保主任,各地乡绅、知名人士以及普通农民、渔民、轿夫等,他都有来往,这为日后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党的工作和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38年秋,闽中工委在长乐南阳鸟嘴举办政治、军事学习班,陈亭源参与筹备工作,培养抗日骨干。

1940年1月,陈亨源奉命赴武夷山干校学习。通过学习,他进一步坚定了革命的信心,这时他是福清中心县委委员。同年9月,福长平县委成立,他任书记。

1941年4月,日军侵犯福建,闽海各地相继沦陷,国民党驻军溃败,形势紧迫,福清中心县委根据省委指示,把隐蔽在海上的武装人员调回,组建了一支一百多人的抗日游击队,陈亨源为大队长,活动于福清、龙田、高山和长乐南阳、梨洞、首祉一带。5月间陈亨源带领一支武器装备很差、不足50人的农民队伍,首先在七社、梨洞一带击溃日军利用海匪组成的汉奸队伍——和平救国军王克部。接着他们又在长乐三溪村附近打了一仗,开始时,敌强我弱,游击队甚为不利。陈亨源发动江田乡群众一千多人,赶来增援,战局顿时改变,再次重创王克部,击毙30余人,活捉并镇压了王克的参谋长,还镇压了当地伪维持会首要人物。游击队旗开得胜,汉奸队伍再也不敢到江田一带活动,游击队的威名震慑了敌伪军。

由于陈亨源两次打击伪军,日军十分恼怒与惊惶,1941年5月,便派了100多名日军侵驻三溪。陈亨源得悉后便派出突击队摸到三溪后山趁日军在三溪小学吃午饭不备之时,突然袭击,当场毙敌3人。这是陈亨源率领游击队第一次正面与日军作战,日军猝不及防,慌忙向县城撤退。

其后,陈亨源奉省委指示,率队编入由当时长乐代县长、地下党员刘润世领导的长乐游击队,刘任总队长,下设两个大队,陈亨源任第一大队长,同时编入的还有陈金来率领的福清游击队。由于供养、装备充实,游击队实力大大加强。

1941年6月,日军又派出200余人,驮马7匹,重机枪4挺,骑炮3门,对江田地区进行“扫荡”。陈亨源指挥这次反“扫荡”战斗,先在三溪砖窑阻击敌人,后又发动江田、古槐等地群众千余人呐喊助阵以为疑兵,日军不明底细,狼狈败退,这样就挫败了日军第二次“扫荡”。从此,日军不敢冒犯江田地区。

日军接连失利,害怕游击队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便在玉田与罗都大道上挖了一条壕沟,上架铁丝网,山头上架设大炮,企图限制游击队的活动。事后,日酋马营守备司令中岛中佐便带了100多名日军分乘两艘汽艇前往玉田视察,中午这伙日军在车渡汉奸家宴饮,大吃大喝,拟在傍晚趁潮回到驻地。

陈亨源得到情报,立即与陈金来在大溪乡召开总部紧急会议,选派48名勇士,埋伏在敌艇必经的琅尾港松林中,阻击敌人。傍晚,扶醉上船的日军乘坐一艘汽艇驶进埋击圈,游击队突然发起进攻,当场击毙中岛司令及以下官兵42人,击毁敌舰一艘,在另一艘敌舰驶近救援时,游击队已胜利撤离战场。这是轰动省内外的琅尾港战斗,因为战果辉煌,得到中共华中局和福建省委的嘉奖,连国民党的报纸也大力报导。

1941年9月,日本侵略军从闽海撤退,陈亨源同刘润世率队光复了长乐县城,刘当县长,陈亨源挂名县卫生院院长,其他8位闽南特委委员有的当县府秘书,有的当侦察组长,有的安插在保安队里。他们还在罗都设立模范乡、枪械修理厂,一时形势很好。后来由于发生“江田事件”,局势发生变化,游击队的活动陷入被动。

1942年12月,陈亨源由海岛返回南阳时,被国民党逮捕。游击队虽然组织力量准备在途中营救,但没有成功。陈亨源被关进福州监牢100天,这期间国民党用尽刑罚,都没有使他屈服。国民党无可奈何,准备把他押往三元集中营长期禁锢。陈亨源在监禁过程中,没有放弃党的工作,他对狱警做了大量的工作。押警高健武被他争取过来了,于押解途中将之释放,并跟他投奔了游击队,后成为游击队的骨干,在戴云山突围战斗中不幸牺牲。

陈亨源脱险后,按照省委的指示,到福清、高山、海口等地隐蔽活动。1944年6月省委派出武工队打通长乐路线与陈享源取得联系,8月,省委迁到长乐南阳,在此期间,陈亨源在省委直接领导下,在长乐和福清龙田、高山一带重组抗日武装。

1945年5月,日军退出长乐,国民党军队再度集中力量对革命基点村进行清乡。陈亨源带领一批武装在南阳岩洞中隐蔽,十余天里大家只靠杂粮充饥,陈亨源自己喝汤汁,把干的让给战士们吃。战士们说:“你是指挥员,你要保重身体。”他说:“革命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去战斗,我喝汤只要不会死就可以了。”战士们深受感动,大家团结战斗,依靠群众,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度过了困难的时刻。同年10月,他们冲破重围到福清七社、上垅一带开辟新区,发展党员,成立支部。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又发动内战,白色恐怖再一次笼罩闽中。陈亨源在此期间,历尽磨难,九生一死。1946年5月,陈亨源参加闽中特委召开的“大雾山会议”,会后返回长乐、闽侯一带开展革命工作,为人民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而继续战斗。

1947年8月,省委指示各地游击队改为武工队,陈亨源先率队到闽侯尚干,枕峰、青圃、兰圃等地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后又率队返回长乐,广泛开展“三抗”运动,发动群众抗粮,抗税,抗丁,并镇压了国民党特务和地主恶霸,积极筹粮,筹枪,做好支援大军的准备,还吸收青壮年和知识分子参加革命队伍。

1949年1月,蒋家王朝败局已定。闽中特委决定成立长乐县委,陈亨源兼任书记。2月,闽浙赣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在莆田大洋成立,黄国璋为司令员兼政委,陈享源为副司令员。3月15日,陈亨源派出精干人员夜袭长乐漳港国民党镇公所,镇压了作恶多端的镇长。次日,又捣毁了江田镇公所,缴枪28支,并开仓济贫。17日,又指挥队伍在江田、三溪村交界处,发动江田一带贫农团几千人,一举歼灭了国民党长乐保安队一个大队的4个分队,毙敌30多名,俘虏20余人,缴枪20多支,这一系列的胜利给敌人很大的打击。长乐的敌人龟缩在县城,不敢随意行动。

1949年3月底,陈亨源在长乐首祉祠堂召开县委会议,部署组建主力队伍,输送兵员和武器,加强闽中司令部,开办知识青年训练班,亲自讲解“阶级分析”等革命道理,从队伍中抽调知识青年建立民运队,开展农运和建立农村政权工作,并加强和充实各地党组织,普遍建立乡村政权,筹粮、筹款,为配合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长乐,做了充分准备。4月23日,南京解放,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南下解放全中国。游击队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为迎接新中国的曙光而战。

革命形势发展很快,1949年8月,闽中各县相继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亨源担任了闽侯专员公署专员,管辖闽中八县,还兼任省支前司令部副司令员。由于战争年代环境险恶,生活十分艰苦,病魔已经侵入陈亨源体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大业始创,事务繁忙,疾病和劳累终于压倒了陈亨源。1950年8月28日,他停止了呼吸。

(林得利 陈志忠 陈子熙)

(来源:《福建英烈传略》)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