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王审知信俗
2021-12-0910-38-28来源:福州晚报

  原标题 :年年歌舞祭闽王 王审知:海丝之路的先驱者

火狐截图_2021-12-09T02-43-04.121Z.png

位于鼓楼区庆城路的闽王祠正殿,门上悬有“功垂闽峤”匾额。

  “闽越之境,江海通津……途经巨浸,山号黄崎,怪石惊涛,覆舟害物。公乃具馨香黍稷,荐祀神祇……则移其艰险,别注平流……仍以公之德化所及,赐名其水为甘棠港……”这是闽王祠里“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的记载。闽王的功绩都藏在德政碑里。

  功垂闽峤

  忠懿闽王王审知

  闽王祠,主祀忠懿闽王王审知(862年—925年),位于福州鼓楼区庆城寺之东,由原闽王府旧宅改建。明代名儒徐熥有诗赞道:“庆城灯烛夜辉煌,照见丰碑字几行。此是先朝汤沐邑,年年歌舞祭闽王。”

  王审知对福建的历史做出划时代的贡献。他奉行“保境安民”,一心一意谋发展,护统拒独;开四门学,广兴教育,传播中原先进文化和农业技术;开甘棠港,拓展海上丝绸之路;扩建福州罗城和南北夹城,奠定福州城市空间格局和里坊制度的基础;整顿吏治,设招贤院,吸引中原人才,传播儒学文化,使福建成为乱世中的一方净土。因而,王审知在福建享有极高声誉,又称“八闽人祖”“绍越开疆”“功垂闽峤”等。

  护统拒独

  治闽功勋彪炳史册

  王审知信俗源于五代后晋、北宋。《福建通志》曾有相关记载:五代晋开运三年(946年)闽地并入吴越国,国王钱弘俶命在闽王旧第立庙。宋开宝七年(974年)刺史钱昱复新之改为“忠懿王祠”。宋太祖赐匾“八闽人祖”赠予“忠懿王祠”。

  据福州市晋安闽台王审知研究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王审知治闽29年,其功勋彪炳史册,最具时代意义的是力排众议坚持“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的开明政策,坚持向中原王朝“后梁”奉表称臣。他知道,一旦称帝则难免招致围攻,而闽地人民又会生灵涂炭。为此,他主动与吴越王钱镠联姻,将自己第三女嫁给钱镠之子为妻;又为次子娶南汉(广东)王刘隐之女,与周边国家结好,稳定了周边环境。王审知的这些“护统拒独”的做法使闽地得以开创“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的局面。

  开辟甘棠港

  海丝之路先驱者

  “王审知第二个时代意义就是:他是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先驱者。”闽台王审知研究会相关负责人说,王审知开辟甘棠港是很有远见的。

  唐代陆上丝绸之路一度阻断,大量外贸由陆向海,王审知利用福州靠江面海的地理优势,开辟甘棠港,拓展对外贸易新航线,奠定了福建“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的格局。

  甘棠港开辟后,港内“帆樯云集,商旅相继”,港外“潮通番舶,地接榕都,连五寨而接二茭,控东瓯而引南粤”。福州港一跃而成为东南大港。当时的福州“船到城添外国人”,随处可见东南亚、阿拉伯、日本、朝鲜等地的外国人。“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福州至此也成为“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阴榕叶中出”的海丝重镇。

  闽台两地

  共祭“八闽人祖”

  1961年,闽王王审知祠和墓皆被列为福建省首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王审知信俗文化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上的“十八姓随王”后裔繁衍发展,多有迁徙至台湾及海外各地。据了解,王审知信俗(包括王氏兄弟)后裔达350万人,其中在台湾就有约100万人。

  闽王庙遍布闽、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地,福州闽王祠则是海峡两岸民众共同祭祀和缅怀王审知的最重要场所之一。至今在闽台两地族人编修的大部分谱牒中,都有着祖先从河南光州随王入闽的记载,闽王祠也因此成为闽台人民寻根谒祖的圣地。多年来,两岸数万王氏宗亲一同参与闽王王审知文化节和闽王金身巡安台湾活动,共祭闽王,继承民族传统,留下了一段段认祖归宗的佳话。

  (记者 管澍)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