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堡自古多传奇
2021-12-0910-56-46来源:《​福州晚报·海外版》

  作者:郑培华

1.jpg

棋盘堂。

2.jpg

郑思肖画像。

  透堡位于罗源湾畔,物产丰饶,历史悠久,建于南朝的净安寺是连江境内最古老的寺庙。透堡还是连江历史上唯一状元、南宋郑鉴的故里。但要说政治影响深远、最具传奇色彩的还是“一心中国梦”的郑思肖、勇士血洒黄花岗的连江辛亥革命策源地“棋盘堂”以及打响闽东土地革命第一枪的连江首任县委书记杨而菖。

  铁函存心史

  孤忠明大义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离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用这样的诗句,表明忠贞高洁的爱国情操。郑思肖(1241-1318年),字忆翁,号所南,南宋淳祐元年生于临安,系状元郑鉴的玄侄孙。他14岁中秀才,20岁以太学优等生,授苏州和靖书院山长。当元军南侵时,南宋朝廷却毫无抵抗准备,依旧歌舞升平。他怒斥当权者误国,赶往临安,叩击宫门上疏,呼吁奋起抗击侵略,可惜奏书被扣压。

  南宋灭亡后,郑思肖铁骨铮铮,晚年隐居苏州承天寺。临终前,他把一生所写诗文6卷,共诗250首、文40篇、序5篇,编成《心史》,铁盒装封沉入承天寺古井中,直到300多年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才被发现。《心史》由血泪凝就,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后人评价极高。

  秘密结社棋盘堂

  丹心碧血黄花岗

  棋盘堂位于透堡西门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嘉庆年间重修,为砖石木构架建筑,单层二进式,6扇5间约450平方米的庙宇。清末朝廷腐败,百姓啼饥号寒,郑思肖族裔郑瑞声、拳师曾守辉和黄忠炳、王灿登、吴适等人在这里歃血盟誓,秘密组织广福会(后改光复会),定期聚会,切磋武艺,共商反清大计。

  1911年春,中国同盟会决定在广州起义。林觉民回闽招募爱国之士,连江光复会积极响应。在吴适率领下,26名武艺高强的会员从棋盘堂出发,到马尾乘船,经香港抵广州,编入黄兴领导的第一路“先锋队”。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的“先锋队”直扑两广总督署,与清军血战。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险收殓烈士尸骨合葬于广州东北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其中,连江就占了10名,牺牲的黄忠炳、王灿登为透堡西门村人。黄忠炳变卖祖传田产、房屋捐助光复会。这些革命志士,以生命诠释了在棋盘堂发出的“报国为革命,舍身拯危亡”的誓言,孙中山褒赞“闽之连江,粤之花县”。这是载入史册的一件大事,也是透堡的光荣。

  首任县委书记献身革命

  1929年,共产党员杨而菖(1913-1934年)回家乡透堡任教秘密发展党员。1930年成立农夫会,当年杨而菖任连江第一任县委书记。1931年10月,杨而菖开展“减租二成”取得胜利后,引起当地地主的惧怕和仇视。同年12月21日下半夜,地主黄福成纠集民团武装和流氓200多人攻打农夫会,杨而菖领导农民自卫队和农夫会员举行武装暴动,激战三昼夜,终因寡不敌众,2人牺牲7人被捕,杨而菖带领30多名骨干分子突围。透堡农民暴动虽然失败,但打响了闽东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1932年6月,杨而菖主持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东游击第十三支队”(即连罗游击队),武装队伍很快发展到160多人。解放透堡,成立连江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游击队驰骋于连江、罗源一带,令反动势力闻风丧胆。连江、罗源143个乡村开展轰轰烈烈土地革命,10万多贫苦农民分到了土地。透堡革命的星星之火,迅速燃遍宁德、福安、福鼎等县,掀起闽东地区土地革命高潮。1934年1月2日,游击队打败马鼻民团,不幸的是,杨而菖在这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1岁。

  《福州晚报·海外版》 2021年11月15日 007版 闽都文化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