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山
小时候,住在闽侯螺洲,就听说福州城里有个地方叫“南门兜”,是个标志性的地方。
其实,每一个城市,如果有城墙和城楼,大多有南门。如西安有南门,天津有南门,苏州也有南门。南门,是福州古城的南大门。
兜,原来是指古代作战时将士所戴的盔。后来指跟头盔似的,能够把东西拢住的兜形物,如网兜。福州人会把某个标志物的周边那一块、那一带地方,约定俗成地称为“某兜”,如“峡兜”“树兜”等。所以人们就把南门所在的那个区域称作“南门兜”。
南门兜位于鼓楼区八一七路上,东接古田路,西接乌山路,中心环岛处,有一棵大榕树,郁郁葱葱,榕荫如盖,成为市标级的树木。
福州先后有七次筑城,自北往南拓展。最早是因功被汉高祖刘邦御封为闽越王的无诸,在福州建了座狭小的土城,称“冶城”。晋太康三年(282年),郡守严高建“子城”,有五个城门,南门扩至今虎节路口。唐天复元年(901年),闽王王审知筑“罗城”,南门扩至利涉门,就是现今安泰桥北。后梁开平二年(908年),王审知嫌城区太小,复筑南北“夹城”,南门已扩至今南门兜,叫“登庸门”。后唐长兴二年(931年)改为“闽光门”。宋开宝七年(974年)刺史钱昱又增筑东南“外城”,南门已扩至今茶亭洗马桥北,叫“合沙门”。宋景德四年(1007年)改为“宁越门”。明洪武四年(1371年)福州卫指挥使、驸马都尉王恭在夹城、外城基础上重建城垣,这次修筑,不用砖,当然更不是挖土筑,而是砌石墙,后人称作“府城”,南门是当时的七城门(东、西、南、北、汤、井、水)之一。民国八年(1919年),福州开始建马路,城墙陆续被毁,如今只能看到于山南麓保护下来的一小段古城墙。
千年沧桑的南城门,因为福州是河口盆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众多城门中名气最大。福州古城北门靠山,东西面也是山环,只有南面水抱。除了居住在“城里”(主要指鼓楼区)的外,大部分“进城”的是从南台来的。所以,古人有“登南城翘望,有台临江。”看到南门,就是看到福州城了。
福建省交通厅公路局1963年5月1日印的《福建省公路里程表》中里程表的第一格为“福州(南门兜)”,说明那时福州公路的“零公里”,是从南门兜,也就是那棵大榕树开始算起的。
据说,最早南门兜的榕树是两棵金钱榕,称“母子榕”,是宋太守张伯玉“编户植榕”时期的成果。现在的榕树是从法海路的福州警备区内移来的。
福州俗语“关在瓮城中——进退两难”跟南门兜有关。据说明朝时,为了抵御倭寇的侵犯,在南门石城之外再修一重半圆形的“瓮城”,就是现在的南门兜。由于城门和瓮城门晚上同时关闭,常出现有些人出了城门出不了瓮城,只好在瓮城中过夜,故有了这句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