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显利,1932年4月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第一区林浦乡福濂村(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福濂村)。一家4口,栖身在一叶扁舟之中,终年漂泊在江河上,靠捕捞鱼虾或小蚬子换点钱粮维持生活。遇上风大浪高,不但打不到鱼虾,捞不到小蚬子,还会有被风浪掀翻小船葬身鱼腹的危险。每遇刮风下雨。一家人提心吊胆祈盼快些风平浪静,平安渡过难关。为了练习江显利的水性,在他婴幼儿时期,父亲就用绳子把他捆绑起来,扔到水里学习游泳,所以江显利“先会游泳后会走路”。靠着这只小船,生活没有着落,生命安全也没有保障,在万般无奈之下,一家人只好上岸用芒草和竹子搭建了一个简陋的窝棚作为栖身之所,然后向地主租地耕种。一家人披星戴月,起早摸黑地干活,可还是照样挨饿受冻。母亲常把别人扔掉的菜帮子、发黄的萝卜叶子、地瓜叶子捡回来,煮熟给一家人充饥。由于没有什么水利设施,江显利家耕的地不是旱、就是涝,总是歉收,交不上租。父亲和江显利兄弟常常被地主抓去逼租,每次都被打得遍体鳞伤。一天晚上,江显利被饥饿和寒冷折腾得辗转难眠,躺在摇摇晃晃的床上,从破漏的草棚里看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对母亲说:“我不信我们穷人永远都要被地主欺压,我长大以后要为家里争口气,报仇雪恨!”
1949年8月17日,家乡解放了。这真是穷人扬眉吐气的好日子。江显利从来没有这样兴奋和激动,他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已经搁置多年的那只小木船,经他修补后又可以下水了,他撑船为解放军运送军粮和作战物资,运送解放军渡江过河。还把家里仅有的几块床板送去给解放军架床。17岁的江显利积极参加农会或人民政府组织召开的各种会议,主动刻苦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并到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向群众宣传,发动广大贫苦农民起来斗争地主恶霸、封建官僚,还配合土改工作队丈量土地,清查人口。由于他表现突出,被乡政府任命为民兵小队长。他带领民兵斗地主恶霸,组织民兵在村里日夜巡逻站岗放哨,保卫土改胜利果实,维护社会治安,防止不法分子的破坏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江显利得到了锻炼,阶级觉悟不断提高,政治思想逐渐成熟。
就在江显利等翻身农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幸福家园的时候,美国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并把战火燃烧到中国鸭绿江边。面对美帝国主义的挑衅,党中央、毛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1950年10月19日,由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奔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国侵略者。
1951年6月,福州地区、闽侯县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捐钱捐物支援前线打仗,号召适龄青年参军参战抗击美国侵略者。19岁的江显利义无反顾,带头报名。林浦、潘墩、黄山、连坂等附近乡村的适龄青年也纷纷响应,报名应征入伍。6月中旬,经过政审、体检,江显利被批准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兵训练结束后,他被分配到25军75师224团3营9连当战士。
根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江显利所在部队驻防闽南沿海,严防美国海军和蒋介石军队窜犯大陆。由于战备需要,战士们除了日夜在海边巡逻站岗放哨之外,还经常进行武装泅渡、渡海登陆等演习。东海风大浪高,水流湍急。为了保证战士们的安全,部队用很多杉木钉成排,等涨潮海水淹没木排后,战士们才下海练习。练习时,战士们穿着军装,身上背着枪枝、子弹,游泳前进。每3位一小组,由一位水性较好、一位水性一般、一位不大谙水性的战士组成,水性好的负责把不谙水性的带到目的地。在江河里生、江河里长的江显利,游泳是他的强项,在海里练习时,他要求把最不谙水性的战友编在他的小组里。他常常一只手划水,一只手推着战友一起前进,在风里浪里如履平地,战友们戏称他为“浪里白条”。他在渡海登陆演习中表现突出,曾受营里嘉奖一次。
1952年夏,江显利所在部队奉命入朝参战。部队日夜兼程,到达东北辽宁省安东(今丹东)市集结。江显利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74师221团3营9连步兵班当战士。集结期间,部队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和入朝的政策纪律教育,以及行军露营、防空防冻、战场救护等战前训练。在政治动员时,部队首长向战士们讲述了入朝作战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还要求战士们入朝后要尊重朝鲜的民俗民情,爱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爱朝鲜人民。江显利和其他战友一样,彻夜难眠,迫切希望到战争第一线去与美国侵略者厮杀。他们咬破手指,用鲜血写请战书、决心书,要求立刻上前线与美国侵略者决战,不打败美国侵略者决不回国。
9月初,部队举行入朝参战誓师大会,指战员们雄壮的誓言像火山爆发,震天动地。9月11日中午,江显利和战友们在嘹亮的《志愿军战歌》歌声中,整装出发,跨过鸭绿江大桥,傍晚进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的天空笼罩着战争的乌云,处处硝烟弥漫,遍地焦土覆盖,满目残垣断壁,荒草覆盖良田沃土……面对着美帝国主义对朝鲜的践踏、摧残,怒火在指战员们的胸中燃烧。
指战员们负重65多斤在夜间行军,每晚要翻越数座千米以上云绕雾罩、坡陡崖险的高山,趟过数重水流湍急、波翻浪涌的河流溪涧。遇到开阔地或渡口、桥梁等敌人重点封锁的地方,指战员们常常要绕道跑步前进20多里通过封锁线。进入山林隐蔽地段时,有时还会遭遇敌机低空扫射。江显利用步枪做扁担,帮助体弱的伤病员挑枪支弹药干粮袋,让战友轻装跑步前进通过封锁线。他拿出自己的急救包帮助战友包扎伤口,让战友不掉队。整个行军过程,他始终斗志昂扬地走在队伍的前头,他爱战友、爱朝鲜人民、爱朝鲜的一草一木,受到战友们的一致好评。9月18日,部队按规定时间抵达目的地阳德郡。
阳德郡是当时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所在地,它四面环山,东边是新成川,东南面是元山,南面直通平壤,西北面直达新义州,再过去就是丹东了。它是志愿军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都有火车运来成千上万吨军需装备和作战物资,数百辆汽车从这里往返前线。江显利所在连队进驻阳德郡后,一面休整、一面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同时还进行战前的军事演习。战士们在行军途中亲身经历美国侵略者屠杀朝鲜人民的血腥罪行,更加深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打败美国侵略者,挽救朝鲜危局,保卫祖国安全。
1952年10月14至11月25日,敌人发起“金化攻势”即上甘岭战役。在此期间,江显利所在74师作为军的预备队随时准备替补到战斗的第一线去。上甘岭战役刚结束,江显利所在24军受命接替15军在上甘岭、平康和金化地域的阵地。江显利和战友们决心“接好英雄阵地、巩固和发展老大哥部队的胜利”。
1953年初,全军各部陆续进入阵地,接下防务。24军所接阵地东起牙沈里,西至粟木洞,正面宽42.5千米、纵深40千米,是中部战线原金化、平康之间的战略要地。东邻为67军,西邻为23军。24军的主要作战方向在西翼,任务是与23军协同,阻止敌向平康方向移动,保障结合部安全。江显利所在连队接到命令,立刻进入前沿阵地。上甘岭战役后,绝大部分工事已被摧毁,无法使用。江显利和战友们在与敌对峙的状态下,日以继夜地修筑工事,挖掘坑道,很快便完成了以坑道为骨干、结合野战工事为主体的防御体系。
按照志愿军司令部“积极防御”的作战指导思想,江显利和战友们有计划地组织精干小分队,选准目标,出其不意地消灭敌人。只要有战斗小分队活动,江显利生病也要参加。他们常常选择刮风下雨的深夜,摸到敌人阵地,把敌人的武器装备、火力点配置、兵力分布、工事结构等情况侦察清楚。连队根据侦察到的情况制定作战计划,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积小胜为大胜,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在敌人的阵地上有时会遇到敌人的巡逻兵,口令答不对,交上火。这时,江显利往往单独机智地与敌人周旋,把敌人的火力引开,让战友后撤,自己最后回到阵地。
由于敌人封锁,后勤人员无法把水送入坑道来,长期的缺水,使战士们嘴唇干裂,咽不下压缩饼干,影响了战斗力。怎么办?必须到山下50米左右的溪涧去取水。但敌人24小时用轻重机枪封锁坑道口至溪涧的地段,许多战士因取水被敌弹击中而牺牲。江显利经常主动要求下山取水。他把战友们的10多个水壶挂在身上,在敌人扫射的间隙飞一样滑下山坡,迅速灌满水,然后,像壁虎一样爬进坑道来。每次,他都能成功地把水取回来。
朝鲜人民组织支前队伍,给前线指战员运送弹药、粮食,有时也送一些苹果。江显利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到坑道外接送朝鲜人民送来的支前物资,把武器弹药、干粮运到坑道里。送到阵地上来的苹果,是非常难得的稀罕物,简直比黄金还珍贵。江显利偶尔分到一个苹果,他珍藏起来舍不得吃。可是当看到战友生病、咽不下干粮时,他就把苹果拿了出来。
1953年4月,江显利所在部队调防281高地。26日,连队奉命攻打高地东北一无名高地,该高地由美3师一个加强连驻守。连长命令组织敢死队,江显利第一位报名参加。晚8时左右,不顾连日下雨,山路泥泞、崎岖,江显利和战友们全副武装,另带火箭筒、手榴弹,高一脚低一脚地向敌人阵地靠拢。当他们越过一道又一道的铁丝网、爬到离敌人碉堡只有2米远的时候,被敌哨兵发觉。敢死队员们一跃而起,冒着敌人的弹雨冲入敌阵,摧毁了一个又一个的火力点,炸毁了一个又一个碉堡,仅用了25分钟,就攻占了敌人大部分地面阵地,大部分守敌被歼灭。
江显利右手臂受了伤,经卫生员包扎后又投入战斗。当连长命令他后撤时,他坚决向连长请求,一定要把他留在阵地上与敌人拼杀。战士们越战越勇猛,冲锋队、预备队,一齐冲入敌阵,战斗更加激烈。江显利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迂回到敌人的碉堡后面,把5枚手榴弹捆在一起,拉开导火线,投入碉堡内,“轰隆”一声巨响,敌人碉堡被炸塌,敌人死伤10多人。28日清晨,当江显利勇敢地追剿逃敌时,不幸被敌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22岁。
(源宝仪 黄吓龙)
(来源:《福建英烈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