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地方志
2022-02-0803-45-07来源:中国方志网

官不修衙而修志

  1960年10月,毛泽东在武昌与湖北省副秘书长兼荆门县委书记梅白谈话时谈到地方志,他指出:“领导者要尊重历史。不懂历史的人,就不能理解现实。你去荆门当县委书记,至少先要知道荆门县志。”后来,毛泽东读了乾隆和光绪年间分别编修的两部《荆门州志》后又对梅白说:“我发现了这么几个问题。第一,乾隆年间修的《荆门州志》是最好的一本。这说明中央政府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好坏。……‘官不修衙而修志’,我们党现在有的地方修大楼,讲阔气。中央最积极主张修志的是董必武。你到荆门以后,要修县志。”

  (杨希杰:《毛泽东关于〈荆门州志〉的一席谈话》,《荆门日报》2001年9月30日)


借阅无锡地方志

  1954年一次。3月15日,毛泽东入住无锡大箕山畔的华东疗养院作短暂休息。在毛泽东带来的行李中,除了一个铺盖卷外,其它全是书籍和文件,其中有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有古今中外的图书。随行卫士按照毛泽东的习惯,靠床里头几乎一半地方都堆放了书。此外,桌上、凳上、沙发旁边的茶几上,也都摆满了书籍、文件,以便毛泽东随时翻阅。就连卫生间里,也根据毛泽东的习惯,摆了一张小茶几,上面也放了几本书,其中包括刚借来的无锡地方志《金匮县志》。毛泽东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读书既是他的一项工作,又是他的一种休息,已成为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毛泽东在锡期间,除了接见前来探望的上海市长陈毅、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和南京、苏州、无锡、镇江几个地、市委负责同志,和他们谈当前工作以外,其余时间就读书、批阅文件。

  (曹晋杰:《毛泽东亲临江苏视察工作》,《档案建设》2013年第12期)


读《冕宁县志》

  1950年某次会议上见到毛主席,他问:你的家乡是何时开发的?我说不知道。主席说:是唐朝开发的。我又问:你怎么知道的?毛主席说:是看你们的县志。毛主席到什么地方就找那里的县志看,所以他的见识很渊博。

  (廖志高:《回忆毛泽东同志二、三事》,载《缅怀毛泽东》编辑组编《缅怀毛泽东》(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第247页)


编乡土教材要大家懂得本地的地理和历史、过去和现在

  1957年,毛泽东在杭州提出编乡土教材,要大家懂得本地的地理和历史、过去和现在,要由近及远。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浙江》,1977年8月调查资料,转引自魏桥《毛泽东和地方志》,《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全国各地要修地方志

  一九五八年三月,毛泽东同志在成都会议上倡议:全国各地要修地方志。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当代中国方志重要文献汇编》,1990年,第1页)


借阅地方志

  一九五八年三月,毛泽东首次到成都,主持中央工作会议。三月四日下午,一到这个蜀汉古都,立即要来《四川省志》、《蜀本纪》、《华阳国志》阅读。以后,又要来《都江堰水利述要》、《灌县志》等地方志书籍,还在书上批、划、圈、点。会议期间,他亲自挑选唐、宋两代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十五人写的有关四川的诗词四十七首,明代杨基、杨慎等十二人写的十八首,连同《华阳国志》,一并印发给与会同志。……毛泽东生前多次到杭州,工作之余,常常借阅当地的地方志、当地古人的文集和诗集。

  (逄先知:《博览群书的革命家——毛泽东读书生活我见我闻》,载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著《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7页)


这部续志对现代历史有参考价值

  195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庐山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期间,借阅了吴宗慈编纂的民国《庐山志》和续志稿(《庐山志续志稿》)。他认为“这部续志很好,对现代历史有参考价值”,还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了朱熹到南康军上任时“下轿伊始问志书”的典故。

  (《方志通鉴》198页,参考赵庚奇《毛泽东爱读地方志》,载《赵庚奇志鉴论稿》,北京出版社,2003年7月,第4-5页)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