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博探秘·镇馆之宝”系列之③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染印和刺绣的国家,并以“丝国”闻名于世。宋元时期,以福州、泉州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已经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产品大量销往海外。
“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让南宋大诗人陆游吟诗赞美的,便是丝织物中的一种名为“纱”的材质。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襌(音dān)衣“一醒惊天下”,足以称为“国宝”,谁能想到,在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1000多年的岁月中,没有再发现类似素纱襌衣的文物。1986年,在福州茶园山宋墓发现的宋纱罗对襟女上衣终于打破了这千年的沉寂,这件珍藏于福州市博物馆、堪与“素纱襌衣”相媲美的稀世精品又有怎样的“身世”呢?
跨越八百年的旷世绝恋
1986年8月,福州市文物部门在福州北郊茶园山发掘并清理了一座南宋古墓。该墓建造于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开棺时,男女古尸依然保存完好,全身关节灵活,服饰色泽鲜艳,并出土了各类精美丝织品400多件,轰动当时中国考古界。
考古专家判断这是宋朝典型的夫妻合葬墓穴。根据男墓主棺椁中发现的帛幡上的文字、腰间玉带和历史记载等资料,专家们推测男墓主生前可能为朝廷三品以上的高级武官,并死于公元1235年蒙古大规模攻击南宋的西线战场,距离福州1200千米之外的长江夔门(瞿塘关)一带。
为了让将军有尊严并完整地回到在福州的妻子身边,将军的部下用水银对尸体进行了防腐处理,这在后续的检测中得到了证实。然而最让考古专家们费解的是,两具棺木的封土一样,说明是同时下葬,那女墓主的死因又是什么?水银是湿尸保存近800年的关键,可是女尸的体内和棺液里不仅没有水银,连普通的防腐措施都没有,造成女墓主的不腐之身又有什么原因?
带着种种困惑,不少坊间百姓自然就萌生了缱绻旖旎的猜测:会不会是面对逝去的挚爱悲怆心伤而死?是不是忠贞不渝的爱情才让他们生死相随、共同携手跨越了八百年的时空?直到今天,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女墓主棺椁里发现的精美丝织品、别致的包金月牙形角梳、弦纹葵口铜镜、錾花银盖罐等物什,便能想象到这对将军夫妻在生前是有多么恩爱!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件镇馆之宝,正是这当中最令人惊叹的一件丝织品——纱罗对襟女上衣。
堪与长沙马王堆“素纱襌衣”相媲美
这件珍贵的纱罗对襟女上衣,色浅黄,丝织的纤维较挺,采用粗经丝和细纬丝织成,腰宽45厘米,袖宽24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45厘米。
福州市博物馆馆长张振玉介绍,这件丝织品的珍贵之处在于三方面:第一,重量轻。薄如蝉翼,轻若烟雾,轻柔秀亮。古诗形容“轻纱薄如空”大概就是这样子。第二,制作工艺精巧。这件纱罗对襟女上衣轻盈精湛,孔眼均匀清晰,充分体现了古代高超的纺织技艺。其轻柔稀疏程度,可与现代轻薄透明的乔其纱织物相媲美。第三,用途特殊。因纱罗的经线和纬丝纤细,交织成的孔眼很大,透明性能好,因此这种轻薄透明的衣服是无法遮体的,那么古代先民是怎样穿着这种纱衣呢?据考,原来古代妇女喜欢轻细的丝织品,她们就在锦衣的外面罩上襌衣。这样既能显示出锦衣的华贵,又不失淑女风范,的确是美丽曼妙。
为什么许多学者都将这件纱罗对襟女上衣与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襌衣相媲美呢?张振玉馆长也给出了解释:第一,马王堆汉墓距今2000多年,而福州茶园山宋墓距今787年,虽然时间相差1000多年,但全国至今只有出土这两件,在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1000多年的岁月中,没有再发现有类似素纱襌衣的文物。这从一个侧面推测,在这1000多年期间,是否制作素纱襌衣的工艺没有传承下去,到了宋代,该纺织工艺又得以延承,并加以恢复和提高。第二,对比这两件纺织品,其质地、工艺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以纱为质地。茶园村宋墓出土的纱罗对襟女上衣在使用纱这一材料基础上,又加上罗材料,纱罗结合,制作出来的纺织品,柔韧性、透气性更好,质地更轻。这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技术的发展和提升,故它是继素纱襌衣之后,又一件堪称“国宝”的文物。
“丝城”福州丝织品远销海外
上文提到过,福州茶园山宋墓出土了400多件丝织品。这些丝织品品种丰富、款式多样、质地各异,同时还有混金、描金、印金、贴金等多种先进的印花技术。它与1975年福州黄昇墓出土的纺织品一道,不仅实物佐证了福州丝织业在宋代已接近于江浙、四川等地的发展水平,而且许多花样和工艺别具特色,为一方独有,是研究福州纺织品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为什么是从宋朝开始福州的丝织业迎来了空前大发展?两晋时期,中原战乱,大批士族南迁入闽。“衣冠南渡”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带到了福州地区;隋唐五代,随着福州港的开辟和缫丝纺织技术的提高,福州丝织业已进入了发展时期。到了宋朝,特别是南宋在东南立国之后,随着政治经济重心南移,皇族大量聚居福建,对福州手工业品有较大需求,刺激了福州等地丝织业的快速发展。当时福州等地已经拥有了规模很大的丝绸纺织绣制作坊,位于今福州安泰中心附近的织缎巷,便是著名的丝绸纺织绣制作坊区。同时,伴随着丝织业的蓬勃发展,福州也有了“丝城”的美誉。
元代,朝廷在福州设文绣局,管理纺纱、织布手工业工场,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推动了福州丝织业的发展。文绣局所在的今天鼓楼区的织缎巷,以及锦巷、横锦巷、花巷等地正是因此而得名。宋元时期丝织业的大发展,也为福州在明代成为全国三大丝织中心之一奠定了基础。
在宋朝,福州丝织业发展的另一个原因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这些制作精美的丝绸织品,除了满足贵族阶层的需求外,另外一个行销途径,就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向海外。
据日本古籍记载,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泉州海商李充当时已经带着福建生产的80匹生绢、白绫等丝织品到日本贸易。此后,宋元古籍《诸蕃志》《岛夷志略》等,对此类丝绸织品的海外贸易,都有连篇累牍的记述。宋代中国丝绸外销达到11个国家或地区,远至印度、斯里兰卡。这些外销的丝绸,得益于福建造丝绸的质量和众多的港口优势,主要为福建地区生产的。因此,茶园山宋墓留下的这批精美丝织品,不但彰显当时福建丝绸织制的高超水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为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卓越贡献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物证。
□专家品宝
轻盈雅逸的审美趣味
■特邀专家: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张玲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服饰文化、影视服饰文化,电视剧《大宋宫词》服装造型顾问)
这款对襟纱衫子是宋代女性的时世装,表现为简约、轻盈、雅逸的审美趣味。其峭窄化的风格带有几分清新的现代气息,体现了自南宋而兴的汉民族上层女装“轻装化”的潮流。沈从文先生曾将此类宋服赞为“类似现代小袖对襟褂子式样的流行款式”,这件镇馆之宝正可谓是鲜活的明证。
(记者 管澍)
《福州晚报》(2022年3月7日 A08版 榕博探秘 镇馆之宝)